
地方Local


南美春室The POOL:在美術館頂樓打造結合餐飲體驗的「天空公園」
位於台南市美術館2館5樓的「南美春室The POOL」,集結台灣頂尖設計與餐飲團隊,在美術館打造融合咖啡、甜點、餐飲、選物的嶄新空間。

福山植物園:隱藏在山林祕境的生態方舟

魚池紅茶復興之路:從產業再造到品牌形塑
南投魚池是台灣紅茶的發祥地,在其間致力耕耘紅茶產業的人們,以充滿開放精神的嘗試與創新,為台灣寫就一段跌宕起落的百年紅茶史。

台北植物園:景觀與文化疊加的城市森林
身為歷史最悠久、位處都市核心的台北植物園,在更迭的政權下、研究與推廣的使命中,打造以植物為主角的空間,讓市民與自然、人與環境得以長久共存,

嘉義樹木園:從帝國熱帶林業經營到島嶼原生植物保種
「嘉義樹木園」前身是日治時期的橡膠樹與熱帶經濟樹種的殖育試驗地,是日本帝國發展熱帶林業、經營帝國南進戰略的重要基地,在戰後轉型為植物園。

嘉義就是唱片的B面:「++設計學校」X「RE:嘉義」
2021年台灣設計展,邀請策展人張智舜策展、周榮敬和蘇弘,分享究竟他們從「回嘉」走入「在嘉」的旅途,看見了什麼樣的嘉義?

嘉義文化與產業的再發現:「城美館」✕「ONE WOOD」
2021台灣設計展除了吸引旅人前來,還需做到讓在地人有感,策展人潘岳麟和張伊增分別從嘉義人熟悉的廟宇與林業中,重現家的記憶。

設計一座像家的城市:台灣設計展在嘉義市
承襲腳踏實地的堅持精神,展現新時代的活力。嘉義市將年底正式登場台灣設計展,為期十日的城市熱情盛會「家意 ‧ 以城為家 City as Home」,全城帶你回家。

在歷史沙灘上寫下新文化篇章:基隆沙灣歷史文化園區開幕
基隆市文化局自2017年開始推動「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歷經4年的修整,具豐厚歷史紋理的「沙灣歷史文化園區」於今年10月正式開幕啟用,展現新時代基隆城市的願景與氣度。

迎向智慧城市,桃園,正走在路上!
智慧城市強調在經濟成長與社會文化中取得平衡,以創造各社會階層皆能實現幸福的環境,桃園在市府推動下,已經獲獎無數、在往智慧城市的路上前進。

以藝術為眷村注入新生命:左營建業新村以住代護計畫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自2013年展開眷村「以住代護」計畫,並在2017年啟動升級「全民修屋」計畫,開放左營建業新村接受民眾申請入住,親自修屋整建,並用藝術創作為眷村注入新生命。

苗栗山林美學之旅:看見地方創生與文化觀光潛力
為推動觀光發展,並呈現台灣在地文化與內涵,文化部規劃十條深度體驗的旅遊路線,以學習、體驗進而帶來反思的概念串連各景點,期待旅人打開五感,深度認識在地文化。

在成為太平青鳥書店之前:「太平國小是我的迷宮遊樂場」

走入基隆港都百年繁華夢:東岸摩登繁盛,西岸古典高雅
依海而生的港都基隆,曾是世界第七大貨櫃港,如今推動「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盼透過文化與歷史的探尋,延續其百年繁華夢。

挺萬華,創新生:「萬華好Way」獻上疫情中不滅的傳承與創新
透過「萬華好Way」Impact Hub Taipei執行長陳昱築與在地青年團體、設計師廖小子等人聯手,展現疫情下萬華社群支援彼此的能量。

南進恆春迷人日常:民謠與古城的十字街口
古名「瑯嶠」的恆春,近年吸引不少熱愛品味日常的訪客到來。在此可見東西南北城門和城牆還依存的老城風貌,還有年輕蓬勃的新活力。

踏上恆春深度旅行:用磚牆、藍天和海水砌出的隱世森林
恆春半島接續著中央山脈的尾端,有著三面環海的珍貴資源。在這個過度喧囂的世界裡,或許一個隱世森林才是我們所追尋的極致享受。

「東區」沒落了嗎?美食家 Liz 高琹雯的台北吃食地圖

那年夏天,屏東的海:南國淨土 從此成了另一個心之故鄉
海洋對我來說,早已不只是電影或文學中的想像。遠難忘的海,其實都不在他方異國,而在自己參與《屏東本事》編製所展開的旅途中。

我來自鹿港小鎮:在老街中尋覓我們的歷史與生活

重返恆春「斯卡羅」現場:作家陳耀昌帶你深入牡丹社與羅妹號事件歷史場景

新竹市舊城區:一座三百年老城的嶄新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