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觀點New Ideas

谷浩宇×簡翊洪:「台北當代」之於台灣的意義是什麼?
Promotion 觀點

谷浩宇×簡翊洪:「台北當代」之於台灣的意義是什麼?

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在今年5月12至14日登場,每年皆為觀眾精準展示國際當代藝術界的發展動態。此次將有 90 間國際頂尖畫廊的展出,來自台灣的「谷公館」從第一屆便參與至今,代理羅智信、韋嘉、劉安民、蔣勳等人作品,旗下擅長水墨媒材的簡翊洪更是近年最受矚目的藝術家之一。年度藝術盛會開幕在即,谷公館負責人谷浩宇與藝術家簡翊洪此刻坐在自家畫廊內,沖好下午的第一杯咖啡,與我們聊聊對於台北當代的觀察,與對彼此的認識。

Podcast榜上第一名的《只能喝酒的圖書館》到底是關於什麼?——拷問靈魂

Podcast榜上第一名的《只能喝酒的圖書館》到底是關於什麼?——拷問靈魂

在2023年第二季,Podcast《只能喝酒的圖書館》以少見的哲學類節目之姿,在台灣熱門不分類排行榜一步步登上冠軍。這是主持人夫妻檔Ting和Hank開播兩年來,從未想過的事。他們不刻意企畫,用生活哲理交錯幹話,隨心聊日常的困惑和觀察、情感與自我的掙扎。這對夫妻有到底有怎樣的魅力,能讓大家願意打開心和耳朵,一起走入一個「高維度精神世界」?

生態攝影大師梁皆得耗時30年打造《守護黑面琵鷺》,紀錄保育的漫漫長路

生態攝影大師梁皆得耗時30年打造《守護黑面琵鷺》,紀錄保育的漫漫長路

台灣影史首部登上院線上映的黑面琵鷺生態紀錄片《守護黑面琵鷺》,是拍攝《老鷹想飛》、《尋找神話之鳥》的資深生態攝影大師梁皆得,跨越30年、遍歷多國拍攝的最新力作。請來知名導演吳念真詮釋旁白,由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得主林強打造配樂。本片不僅拍鳥也拍人,除了透過黑面琵鷺處境,反思棲地保護、人鳥和平共存等諸多議題,更細膩捕捉多位愛鳥人士,跨越不同國度、鍥而不捨守護黑面琵鷺的真情故事。

「便利永續 你也+1」全家 ✕ 鮮乳坊:一起敢變,鮮食聯名擁抱土地價值
Promotion 永續 飲食

「便利永續 你也+1」全家 ✕ 鮮乳坊:一起敢變,鮮食聯名擁抱土地價值

「永續」是發展蓬勃的世界趨勢,台灣也有越來越多新世代消費者關注永續實踐。全家便利商店始終與趨勢同行,將「永續發展」視為品牌的精神之一,2023年起更以「便利永續 你也+1」作為ESG主軸。包含推動食品少添加的「Clean Label」、減少剩食浪費的「友善食光」,並與理念一致的社會企業品牌「鮮乳坊」合作,開發健康美味的鮮食商品,邀請消費者在一日三餐間就能落實永續消費,響應+1行動。

關公生日如何成為全台最潮慶典?「大溪大禧」專書紀錄一場民俗文化的傳承

關公生日如何成為全台最潮慶典?「大溪大禧」專書紀錄一場民俗文化的傳承

2018年起,來自桃園大溪,出現了一個萬眾矚目的慶典「大溪大禧」,以「一場跨越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的城市祭典」為定位,成為近年台灣具代表性、地域型的台灣文化慶典。本書將五年的實踐過程編集成冊,將深入拆解慶典內容,從博物館學實驗,到策展方法實踐,帶你身歷其境、一探究竟。

「三大吟遊詩人音樂會」策展人鍾適芳:唱自己土地的歌,是數位時代難以招架的純真與溫度
Promotion 人物 觀點 音樂

「三大吟遊詩人音樂會」策展人鍾適芳:唱自己土地的歌,是數位時代難以招架的純真與溫度

我在生命不同的階段,聽見/遇見胡德夫、陳明章及陳永淘。如今因著策劃這場音樂會,重訪他們的音樂人生;又因著合創的執行,親身見證音樂在他們三人生命中的重量。當他們的腰椎、牙齒被歲月鬆動,他們在鍵盤與琴弦上的力道卻依舊飽滿,那是生命之重所驅動的不服從,以繼續追逐各自嚮往的純真,數位時代也難以招架的現場溫度。

投資文化教育,耕耘藝術沃土:中國信託為臺灣藝文環境點亮希望
Promotion 觀點

投資文化教育,耕耘藝術沃土:中國信託為臺灣藝文環境點亮希望

走進國家音樂廳,欣賞來自加拿大的創作者DJ無尾熊小子,用8台即時攝影機、75隻戲偶、20個微型佈景和現場演奏音樂,打造出超現實的童趣世界,這是中國信託新舞臺藝術節所帶來的重量級演出《蚊子爵士夢》。中國信託成立文教基金會已深耕26年,在接軌國際、扶植本土藝文產業上實績豐碩,也屢屢獲得獎項肯定。在計算數字的金融產業裡,無價的文化發展卻是他們堅持不輟的投資標的。

「永續餐桌」與馬爹利自然農法釀造300年不墜的美好風味
Promotion 永續 觀點 飲食

「永續餐桌」與馬爹利自然農法釀造300年不墜的美好風味

深知每一杯干邑都是源自土地的饋贈,馬爹利從葡萄種植開始就以最友善環境的農法栽種,如此悉心延續300年不墜,釀造出最美好的風味。近來,由《VERSE》主辦前所未有的「永續文化節——永續餐桌/派對」,邀請馬爹利與亞洲50大最佳餐廳「永續餐廳獎」的MUME和亞洲50大酒吧獲頒「最佳永續經營酒吧」的Bar Mood Taipei,從美味餐飲再探日常的永續滋味。

走訪貓空,臺北地景公共藝術以永續的里山精神,連結地方產業與藝術的美好
Promotion 地方 永續

走訪貓空,臺北地景公共藝術以永續的里山精神,連結地方產業與藝術的美好

2022年臺北市的地景藝術計畫在文山區的貓空展開,鄰近臺北郊區,山裡古道縱橫,連結深厚的傳統信仰與茶產業歷史。透過環境藝術家李蕢至為打造作品《山水螺旋》,呼應敬重天人的宗教觀與堪輿學,以及紙雕藝術家成若涵設計大型鐵雕地景裝置《一起生活》,連結在地發展脈絡,藉由地景藝術帶領民眾體驗指南山、貓空茶園、木柵宮廟文化,感受豐富的人文、產業與自然生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