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藝術

何以用身體逃離後疫情時代的孤寂?——北美館《途中》戶外廣場開展

何以用身體逃離後疫情時代的孤寂?——北美館《途中》戶外廣場開展

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主辦之第10屆「X-site計畫」於5月20日在戶外廣場正式啟動,呈現由聲音藝術家王仲堃、法國藝術團體 hellobastworkshop、空間設計劉佳豪及裝置設計郭仲輔攜手創作的大型體感建築《途中》(Find Your Way Out)。本屆X-site計畫強調跨領域、多元性的創作實驗計畫及公眾參與活動,期待藉由激發對於空間的再想像與關係思維,進而擴大與群眾的交流對話。

近百間世界級畫廊一次逛完——2023「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盛大開幕

近百間世界級畫廊一次逛完——2023「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盛大開幕

由瑞銀集團呈獻,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今日下午2點於台北南港展覽館隆重開幕。首日貴賓預展開放至晚上8點,公眾展期為 5 月 12 至 14 日。回歸至疫情前規模的 2023 台北當代,除了迎來全球共 90 間世界級畫廊的堅強陣容,也將為本地及國際藏家、藝術愛好者呈現豐富的系列節目。作為當代藝術市場的東亞樞紐,台北當代為區域及國際藏家提供了一個絕佳機會,得以探索活躍的台北藝壇及其持續繁榮成長的藝術市場。

谷浩宇×簡翊洪:「台北當代」之於台灣的意義是什麼?
Promotion 展覽 觀點

谷浩宇×簡翊洪:「台北當代」之於台灣的意義是什麼?

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在今年5月12至14日登場,每年皆為觀眾精準展示國際當代藝術界的發展動態。此次將有 90 間國際頂尖畫廊的展出,來自台灣的「谷公館」從第一屆便參與至今,代理羅智信、韋嘉、劉安民、蔣勳等人作品,旗下擅長水墨媒材的簡翊洪更是近年最受矚目的藝術家之一。年度藝術盛會開幕在即,谷公館負責人谷浩宇與藝術家簡翊洪此刻坐在自家畫廊內,沖好下午的第一杯咖啡,與我們聊聊對於台北當代的觀察,與對彼此的認識。

李雅雯:用畫筆與遠行,在無人知曉之地探索自己

李雅雯:用畫筆與遠行,在無人知曉之地探索自己

探險,有可能是對於廣袤世界的探索,也可能是深入內在自我的鑽研;然而,對於插畫家Li Ya Wen而言,兩者或許本為一體。畢竟,若將她的創作脈絡整理成冊,那麼關於身體、性別的探索是大標題;大學時期到瑞士交換、工作後到柏林探險的這兩趟遠行,則是最明顯的章節斷代,述說著她如何在離家近萬里之地,靠近自己的內心與身體。

投資文化教育,耕耘藝術沃土:中國信託為臺灣藝文環境點亮希望
Promotion 觀點

投資文化教育,耕耘藝術沃土:中國信託為臺灣藝文環境點亮希望

走進國家音樂廳,欣賞來自加拿大的創作者DJ無尾熊小子,用8台即時攝影機、75隻戲偶、20個微型佈景和現場演奏音樂,打造出超現實的童趣世界,這是中國信託新舞臺藝術節所帶來的重量級演出《蚊子爵士夢》。中國信託成立文教基金會已深耕26年,在接軌國際、扶植本土藝文產業上實績豐碩,也屢屢獲得獎項肯定。在計算數字的金融產業裡,無價的文化發展卻是他們堅持不輟的投資標的。

走訪貓空,臺北地景公共藝術以永續的里山精神,連結地方產業與藝術的美好
Promotion 地方 展覽 永續

走訪貓空,臺北地景公共藝術以永續的里山精神,連結地方產業與藝術的美好

2022年臺北市的地景藝術計畫在文山區的貓空展開,鄰近臺北郊區,山裡古道縱橫,連結深厚的傳統信仰與茶產業歷史。透過環境藝術家李蕢至為打造作品《山水螺旋》,呼應敬重天人的宗教觀與堪輿學,以及紙雕藝術家成若涵設計大型鐵雕地景裝置《一起生活》,連結在地發展脈絡,藉由地景藝術帶領民眾體驗指南山、貓空茶園、木柵宮廟文化,感受豐富的人文、產業與自然生態。

阿美族藝術家優席夫:我的藝術字典裡沒有低調

阿美族藝術家優席夫:我的藝術字典裡沒有低調

印象中的台灣原民藝術,會想起陶器、竹製物、木雕、編織,或以圖騰為主的彩繪與畫作,傳承自古老工藝技法。又或是與當代藝術的觀念交織,結合批判社會、土地議題,讓作品不只是美麗與實用,更承載歷史、記憶與社會正義的深度內涵。然而,出生於花蓮玉里馬泰林部落的優席夫.卡照(Yosifu Kacaw),透過創作將原民當代藝術特性巧妙融於西方藝術史的經典元素,藉著藝術展覽與商業合作,將台灣阿美族及原民文化故事推向國際舞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