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Issue 12今天,我想來點蔬食 »
Jul.03
專文 Articles
專欄 Columns
影像 Pictures & Video
雜誌 Magazine
商鋪 Shop
資訊 Info
搜尋
0
陳湘瑾
畢業於台灣大學新聞所,寫文章、做podcast。
所有文章All articles
人物. 生活
寫作的目的是什麼?李屏瑤開了一堂給「成人」的寫作課,將成人定義為「持續成長的人」,將寫作化為認識自己、整理內心的方式。讓你我在快速的資訊流中,按下暫停,留點時間面對自己。
地方. 觀念. 重磅
近年,社會大眾看待精神疾病的視角,逐漸從過往的標籤化轉變為中性的描述。位於台大溫州商圈的「書屋花甲X而立書店」,除了延續書屋花甲倡議續食、關懷地方等議題,去年更嘗試以書店形式搭建一個對精神疾病更友善的平台,陪伴每一個在生命路上跌倒的人。
文化. 電影
本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以下簡稱:TIDF)於固定單元「時光台灣」中,播映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以下簡稱:廣電基金)的系列紀錄片「百工圖」。策展團隊從中挑選出15部作品,帶領觀眾看見時代的變動如何映照在每位勞動者身上。
觀念
茶籽堂於2021年底推出新一代瓶身,這不只是一款品牌新包裝,更是台灣永續設計的一次突破嘗試。
人物. 地方. 觀念
曾兩度被林務局評選為「年度傑出護管員」的賴伯書,守護山林將近30年,這份工作是他永遠學不完的有趣志業。
中山北路至林森北路之間的小巷,座落日式酒店、日式餐廳和卡拉OK,走進條通,有如走進另一個世界,這裡便是為人所知的「條通區」。
人物. 商業
金融世界的遊戲規則,一定只能是由傳統金融機構來主導嗎?當NFT和虛擬貨幣等去中心化的金融工具崛起,讓一般人重新掌握金融自主權。
商業. 觀念
2021年是NFT的關鍵年,文化銀行共同發起人及美感細胞教科書推動者陳慕天,也因此從文化教育領域跨足金融科技領域,展開NFT的探險。
人物. 文化. 音樂
遇到喜歡的人卻躊躇不前?歌手陳忻玥的〈You Like Me〉或許能給你一點主動追愛的勇氣。
吳汶芳發行最新創作專輯《生存法則》,疫情的大浪讓她體認到人生的無常與荒謬,也讓她重新思考生存在社會的法則。
人物. 文化. 電影
阮鳳儀導演笑稱自己是電影界實習生,待在林書宇身邊學習,她尤其感謝林書宇讓《美國女孩》裡的母親莉莉突顯出來。
VERSE和KKFARM合作,聯手推出全新Podcast《Music and Verse》,第一集邀請Kimberley陳芳語分享其創作理念。
閱讀設定
夜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