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尤

1999。張開眼睛打開心,邊寫字邊看世界。


Promotion
戲劇
原來一齣戲可以如此自由地觀賞——《華燈初上》沉浸式劇場策展人梁浩軒×導演吳定謙

簡靜惠和她的讀書會:閱讀是一輩子的事

台北車站首位女性站長胡詠芝:「我不覺得女性站長有何特別」

【金馬60】最佳動畫長片《八戒》導演邱立偉畫了近30年,始終是少年——無數個1/24秒堆砌的期待

陽明春天:以純淨的永續蔬食,傳遞無聲能量
2007年,陽明春天創辦人陳健宏為不再殺生而茹素,放手建構多年的葷食餐廳版圖,進駐陽明山中的清幽莊園,在台灣的蔬食餐廳仍大量使用加工素料的時期,潛心推廣僅使用原型、時令食材烹煮的天然蔬食料理。

插畫家鄭曉嶸:在嘈雜的社群時代,用安靜的畫筆說話

電影辯士——上世紀的電影守護者,至今仍該存在的理由

「再髒一點」:剪接師廖慶松如何在《少年吔,安啦!》追求台灣色彩的真實?

與細野晴臣、村上春樹合作的新銳漫畫家高妍: 不放過創作慾,也不放過自己

攝影師陳詠華:甘願為攝影,成為有控制欲的工作狂

讓60萬人追蹤的家:Rice & Shine如何用愛砌起美好生活

飛地書店:香港社群的存續地,文化能量的新生場

國家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藏身劇場的知識密室

大東藝術圖書館:藝術與生活的擺渡口

許石音樂圖書館:為眾人敞開的音樂盒

中華飲食文化圖書館:書本疊起的美食寶庫

設計師李宜軒:持續創作才能體現設計師的價值

音樂是無國界的語言:法國音樂人Dorothée Hannequin與Sam Tiba的旅台創作
法國音樂人Dorothée Hannequin及Sam Tiba透過「貴人散步音樂節」的邀請,來到台南駐村,與本地音樂人一同交流、創作。

《黑風箏》:致那些埋在時代創傷中的「成長痛」

「溫事」十年:全是對陶器的任性

虛擬實境,讓人類到達未來:高雄電影節「XR無限幻境」策展人李懷瑾

不只是租屋:「Alife生活提案」為日常選配增添現代風味
Alife透過提供多型態的住辦空間及一系列涵納在租金中的生活服務與資源,讓人們在租下有形空間及傢俱的同時,更是租下一種全新的生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