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文章結果 Search Result
共找到36篇關於 台北電影節 的文章。
【2024台北電影節】除了《福田村事件》你一定要看的5部劇情片單!
時間帶走的,電影留下了!「台北電影節」形象片:林柏宏與過去的相遇
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神人之家》:叩問信仰,解答卻是家人
走在創新與創作的路上,廖明毅執導2021台北電影節形象廣告
轉動台灣電影的推手: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得主黃建業
1980年,年僅26歲的黃建業出版首本電影著作;2021年,台北電影獎頒發卓越貢獻獎給這位資深影評人,肯定他對電影圈的長年付出。
駐守綠島光火的燈塔世家——燈塔人陳元居、陳議星
這樣的光剛剛好——攝影師李屏賓在鏡頭後的孤影
電影是什麼?千人一面、一面千人,當代攝影大師李屏賓這樣定義它:「電影是魔術和幻術。」、「電影其實是一種催眠,當觀眾被催眠,就算明明是夜晚,光打得燦亮如白晝,照樣能夠接受。」
杰德影音執行長林志杰:娛樂,是酷兒改變世界的一種方式
與動物共同生活的狩獵者——重新看見原住民族狩獵文化
影像創作者Rngrang Hungul(余欣蘭)在紀錄片《我是女人,我是獵人》中,記錄媽媽走入山林狩獵,以女性視角呈現太魯閣族的狩獵文化,原住民族的狩獵文化不僅是生活模式,更是一種與自然山林共處之道。
《模仿犯》出品人陳國富:是時候來做更難的劇了
專訪《查無此心》導演曾英庭:潮濕細雨,落在剜心的悲傷上
《查無此心》在2023年「台北電影獎」共入圍包含劇情長片、導演、編劇等十二獎,著實是入圍名單中的亮眼作品。然而,這其實是曾英庭導演的長片處女作。
催淚片《飯捲男孩乖乖睡》導演沈安東尼Q&A:16釐米的感動
《我心我行》導演姚宏易的自我提問:如何在有形的現實中捕捉藝術的無形?
我們與導演姚宏易進行對話,這位將劇情片、紀錄片、現代舞劇與舞台劇形式合而為一的電影創作者,是如何看待電影與舞蹈之間的藝術性?
當關公的生日趴成為最熱鬧的文化慶典——「大溪大禧」策展人劉真蓉
末路愛情影集《塑膠花》,金馬影帝吳慷仁情牽金鐘女星李沐,共譜亡命虐戀
鬼界生存指南!陰間喜劇《鬼才之道》陳柏霖、王淨挑戰影史上「鬼比人多」劇本
金馬導演楊力州新作《無邊》,紀錄台灣首支南極長征隊的48天、350公里
跨年微醺看,五部奇幻電影甩掉神秘 2020!
2020 年終於要過,希望神秘的、詭譎的、怪誕的事情通通跟著 2020 被帶走,在 2020 的最後一晚(或 2021 的第一晚也可以),一起用五部奇妙國片,向 2020 大聲說再見!
什麼是gaga?——《哈勇家》導演陳潔瑤透過電影尋根
鍾瑶與阮承恩變身吸血族:富二代的《詭祭》佈局 既惡搞又寂寞
近年台灣的奇幻類型片風起雲湧,因疫情延至今(2021)年甫在台北電影節與金馬影展放映的《詭祭》,正是以吸血鬼為主題的奇幻片。
鍾孟宏宇宙加速擴張:難以忽視的台灣後新電影
曾與鍾孟宏合作的影評人塗祥文,帶領我們進入鍾導的電影宇宙,透過導演對台灣電影的瘋狂世界觀,心領神會「中島長雄」式的幽默與深邃。
女性導演「不無聲」: 柯貞年、陳芯宜開創屬於他們的電影新局
通過藍色大門,投入廢棄之城:易智言與青春孤寂共創電影時空
李君慈 ✕ Misc ✕ 森田達子:女性設計綻放自由之光
邱澤演藝圈20年:從偶像男孩到電影中最有魅力的男人
步入40的邱澤,從年輕時演出的青春偶像角色,到《誰先愛上他的》、《當男人戀愛時》兩部電影的成熟演繹,20年的光陰使男孩成為男人。
2021臺北詩歌節:歌手余佩真以靈魂刻畫愛與詩
創作歌手余佩真今年(2021)首度參與「臺北詩歌節」,將於10月9日在臺北市中山堂的開幕式中帶來線上演出「啟動靈魂的歌與詩」。
黃心健 ✕ 陳芯宜 ✕ 蔡明亮:VR會把世界帶到哪裡?
上帝保佑 阿彌陀佛!林強向前走到坎城最佳電影原聲帶
周東彥談VR創作的獨特魅力:抓住空間感與比例
我所知道關於濱口竜介的二三事
《漂浪人生》:無法透過攝影機紀錄的雙重「逃離」
電影《漂浪人生》是一部關於「逃離」與「何處為家」的電影,是影史上首部同時提名最佳動畫長片、最佳紀錄長片和最佳國際影片三獎的電影。
真正改變莫子儀一生的兩件事:戲劇與閱讀
專訪《修行》導演錢翔:守住婚姻到底得到什麼?
相隔7年,導演錢翔再度與演員陳湘琪合作拍攝電影《修行》,男主角則由陳以文擔綱。本片獲入圍第58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改編劇本獎,也在今年台北電影節入圍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及最佳女主角。
電影辯士——上世紀的電影守護者,至今仍該存在的理由
解密!方序中設計的7張電影海報:「我給你線索,但我不講話。」
對方序中而言:「電影海報如果能做到『我給你線索,但我不講話』,是一件最棒的事。」《VERSE》邀請方序中解密他設計的7張電影海報,探索背後的設計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