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文章結果 Search Result
共找到54篇關於 客語 的文章。
米莎的客語歌曲創作如何帶她回家
客語饒舌歌手Yappy:我想用最貼近我本質的方式創作
台灣嘻哈音樂歷經三十餘年的厚積薄發,已逐漸內化為除了青少年流行文化之外,穩固存在的音樂和文化力量。台灣首檔嘻哈選秀節目《大嘻哈時代》則讓世人認識一位以客語為創作核心的年輕饒人——Yappy。
陳明珠×吳奕蓉:用客語聊起來!「文化傳承,先學好語言。」
陳明珠:我從來不覺得講客語是一件俗氣的事情
「客家妹」是很多人對於主持人陳明珠的第一印象,講客語不僅是她的工作所需,更是從小在母語環境成長過程中,自然而然養成的身體記憶。
站在《茶金》肩膀上,客語戲劇繼續開枝散葉綻放潛能
自2003年客家電視台開台後,回顧客語戲劇一路走來的歷程,《茶金》的製作人徐青雲與湯昇榮說,這是一段從荒蕪到綻放的歲月積累。
在懷舊與鄉愁之外的客語音樂:專訪鍾永豐與春麵樂隊
新竹市吹起文化之風:啟動多元閱讀行動,共作城市故事
【VERSE VOL. 18】相見於這條漫長的文化之路
導讀詹冰:在詩裡做實驗
導讀龍瑛宗:人生好美,人生真是美得令人悲哀
導讀鍾理和、鍾鐵民:土地之愛,生活之愛
導讀鍾肇政:攀過語言與政治的絕壁,鍾肇政與他的「大河小說」
攜手同根生重新轉世、為妖怪而唱,柯智豪入圍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
資深音樂人柯智豪憑同根生《邊緣轉生術》專輯,在專輯中混搭傳統、現代的音樂語言與台灣傳統妖怪故事,攜手同根生的音樂「重新轉世」,並獲得第34屆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提名。
浪漫台三線——在奔馳的路上,去追逐風和自由
逃開吵雜的水泥叢林,奔向浪漫台三線,在這條將客庄人文、地理環境、產業特色與美麗自然風光串聯起來的客家夢幻大道,伴隨著 Mercedes-AMG SL 43 融入旖旎風光之中,也成為他人眼中的美麗景色。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花啦嗶啵Falabidbog」:循著公路,一起Becoming Hakka!
依循台三線,跨越北桃竹苗中五縣市、17個鄉鎮市、長達150公里的「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以「花啦嗶啵Falabidbog」,從藝術與設計出發,帶領人們踏上一場盛大的公路旅行,提供更繽紛多元的客家想像。
客家菜的未來式:當柑橘變身法式醬汁、新潮啤酒,當代客家菜的創新可能?
創作歌手黃宇寒:我在交錯的語言之間尋找流行
身為客家與印尼華僑「混血」,黃宇寒能唱的不只是客語,還常以音樂包羅英語、印尼語等多種語言,在多聲道之間轉換,不僅是她創作上的祕密武器,更是平凡不過的家庭日常。
《VERSE》封面插畫藝術家周依:生活就是藝術!
疾駛的高鐵上接通電話,周依(Chou Yi)的聲音顯得有點斷斷續續,但是當通信訊號一回穩,立刻就能清晰地接收到從她而來的電波——「能聽見我嗎?」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十週年!從一顆部落的種子,到山海間綻放藝術之花
第17屆Freshmusic Awards得獎公布,巴奈首張台語專輯《夜婆》勇奪年度專輯!
導讀李喬:他的文學始終志在反抗
2023「Takao Rock 打狗祭」玩全制霸,搶先一窺10月最生猛的音樂宇宙星樂園
登曼波 X 王渝屏:回家鄉創作,本身就是一種行為藝術了
黃連煜:像先民一樣冒險創作 -《滅人山》
破繭而出的新聲——邱淑蟬《繭的形狀》
今(2023)年第14屆金音獎「最佳民謠歌曲」入圍名單中,出現了一個新鮮的名字——邱淑蟬。曾獲得兩屆台灣原創流行音樂大賽、客語組首獎肯定的她是近年備受期待的創作新星。
【金曲獎2023完整名單】你可能不知道的洪佩瑜——消失11年一舉奪金!
2023年,第34屆金曲獎於7月1日在台北小巨蛋熱鬧展開!最佳新人獎眾望所歸由洪佩瑜拿下,她是本屆金曲入圍大贏家,人人都看好她封后!
導讀杜潘芳格:守護母語,灌溉真情與真理
阿爆(阿仍仍):找回母親的舌頭,也重新創造自己的新聲音
2019 年底,阿爆在台灣以排灣語載道的創作專輯《kinakaian 母親的舌頭》,滿貫入圍八項金曲獎,台灣與世界同樣思考族群。
「亻厓庄文學季」開幕——翻開客家文學的七種想像
縣道184:抵達卻未完成的音樂地圖
白色恐怖的掘墓人:曾梅蘭尋兄墓塚數十年
黃子軒的新竹舊城夢:東門市場就是我的跨界音樂實驗室
《歌唱臺灣》:臺語流行歌曲與流行樂的文化殖民
匯聚多元族群文化的樟之細路:踏訪台灣樟樹開採史
2017年台灣參考德國「浪漫之路」,打造台三線客庄浪漫大道,振興台三線沿線的經濟。而台三線沿線古道網的形成,即台灣樟樹開採史。
【VERSE VOL. 07】寫時代的歌:From Verse to Chorus
阿泰&呆呆走入山野:從太平洋屋脊到台灣綠道
經營社群平台「TaiTai LIVE WILD」、熱愛山野活動的夫妻檔阿泰與呆呆,分享他們從登山的人變成走路的人,以及走路如何滋養其生命。
《斯卡羅》導演曹瑞原:影集只是起點,盼台灣人繼續探尋土地的故事
《斯卡羅》既然改編自小說,很難避免討論原著和改編劇本之間的差異。例如關於認同,及對族裔身分的質疑比較具文字性,在影像媒材中並不易表達。
黃崇凱 VS. 拍謝少年(下):乘著「新台風運動」 飛向有夢的未來
客家影視音新潮流:從《星星知我心》、《寒夜》到《茶金》
自1988年還我母語運動以來,客語不再是大眾媒體中缺席的語言。客家影視音類型與內容越來越百花齊放,並在當今跨語文化潮流中,碰撞出嶄新的火花。
2021台劇新浪潮:更真實、更非主流、更有共鳴
即將改變台灣的音樂座標:高雄流行音樂中心
高流從2014年動工到2021年10月31日正式盛大開幕,除了是南台灣的音樂中心,更是激勵許多音樂創作者的流行音樂產業園區。
吳慷仁——在疲憊的路途上,有些事情開始對了
在文學創作裡解謎、理解、再次回家——詞人作家鍾永豐
1964年出生的鍾永豐,是作詞人、反水庫運動者、文化行政工作者,多年之後,他終於在台灣首次發表散文著作《菊花如何夜行軍》。
以鐵道為起點重新認識富岡
電影辯士——上世紀的電影守護者,至今仍該存在的理由
同根生全新專輯《邊緣轉生術》 :為妖怪發起的「轉型正義」
三大吟遊詩人音樂會:胡德夫、陳永淘、陳明章首次同台共演,記寫島嶼土地之聲
由三位臺灣音樂史上的代表人物——胡德夫、陳永淘、陳明章共同演出的「三大吟遊詩人音樂會」,即將在 12 月 30 日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表演廳登場,售票於9月26日正式啟動。
新竹北埔:古樂、舊道、老聚落,在時代洪流固守家鄉記憶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一處即將改變台灣的音樂座標
胡德夫:震撼土地的聲響,以來自山谷的聲音歌詠觸動靈魂
被譽為「台灣民歌之父」的胡德夫,父親是卑南族,母親是排灣族,成長於台東大武山下的部落,70 年代於哥倫比亞大使館咖啡廳駐唱,以母語吟唱家鄉曲調,就此開啟民歌時代的濫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