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文章結果 Search Result
共找到60篇關於 雲門 的文章。
雲門劇場10週年再啟「春鬥」!3部嶄新舞作驚喜再起
雲門舞集「春鬥」睽違五年再啟,鄭宗龍首度嘗試影像創作《身土》
今年是雲門舞集跨越半世紀里程碑的第一年,也是舞團落腳淡水雲門劇場的第十年。在這特別的一年裡,雲門持續散發能量,將有多部作品首次登演國際舞台,並再次啟動啟動歷史悠久的編創平台「春鬥」。
從台北街頭到池上稻田:雲門舞集鄭宗龍談《十三聲》在池上秋收藝術節
台東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鄭宗龍特別將《十三聲》帶出劇場,和流行音樂製作人陳鎮川合作,邀請9m88和一起舞出在地「十三聲」。
獨家開箱「雲門典藏室」,與鄭宗龍走一趟雲門人的精神時光屋
適逢雲門50周年,《VERSE》獨家開箱位於淡水雲門劇場的典藏室,由藝術總監鄭宗龍擔任導覽員,看見這支傳奇舞團在台灣半世紀的精彩。
和AI一起跳舞!雲門舞集新作《波》10月登場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生活更簡單的同時,菸也抽得更多了
三年前的夏天,《VERSE》創刊號封面人物之一是「雲門舞集」藝術總監的鄭宗龍。三年後的此刻,雲門邁入50周年,這些年,鄭宗龍究竟在思考些什麼?
「池上秋收」15年,雲門舞集池上限定《天光・霞》& 林懷民親自指導孩童跳《薪傳》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今年迎來15周年,也適逢雲門舞集50歲生日,舞團特地重返池上,藝術總監鄭宗龍特別呈獻池上專屬版的《天光・霞》,更邀請由林懷民老師親自指導的池上孩童們復刻《薪傳》〈耕種與豐收〉。
921大地震後,誰陪伴孩子25年?雲門舞集、台灣好基金會「藍天教室」舞蹈計畫
921大地震後,柯文昌與林懷民推動「藍天教室」計畫,邀請雲門舞集進入災區,以身體律動課程撫平災區孩童的心靈創傷。如今大地震沉澱成歷史,這項計畫卻延續至今,邁入25周年。
雲門舞集新作《霞》:25位舞者共同創作,映照內心世界
國家影視聽中心攜手雲門舞集,「動靜光影」影展盛大開幕!
雲門50周年《薪傳》全台完售,國泰金控支持免費戶外轉播
鄭宜農專欄:傾聽「無」中的聲響 從雲門舞集《定光》到林強的《娛樂世界》
詹朴:每件服裝都是一個可述說的故事
有人說閱讀是一個人獨自在紙上的旅行,在探索並理解世界的同時也反思自我。而對堪稱最會跨界的設計師詹朴來說,幫別人做衣服,就是他探索、理解世界的方式。
【VERSE VOL. 18】相見於這條漫長的文化之路
史上最完整!楊德昌回顧影展:高規格再現《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與「楊德昌的十大電影」
2024打開台北攻略/8種主題場域推薦一次看,化身城市客廳邀你一起入場
2024國際建築盛事「打開台北 Open House Taipei」將於11月16日至17日登場,今年以「入場:共融」為題,邀請民眾走入建築,體驗其中設計理念與故事。
「逃」來台南的剪紙藝術家楊士毅,寫下《沒有門檻的幸福》分享尋根與藝術的故事
催眠歌單一定有他!The Album Leaf 10月登台開唱
【VERSE VOL. 19】所以我成為了雜誌編輯
我曾經被文化打開過。還是486電腦的年代裡,插入磁碟片,在DOS系統輸入指令, CRT螢幕閃爍著256色遊戲畫面,遊戲開始,帶我進入一個無遠弗屆的世界。
高雄旗山之旅-前往老街尋找文化資產
I型人的派對,首屆《2024後謠景像詩Cloud Music & Art Festival》完美落幕
跳脫既定音樂祭常規,首屆《後謠景像詩Cloud Music & Art Festival》於3/17-3/18完美落幕,廣受各方盛讚,被譽為最佳「I型人派對」。
《後謠景像詩》策展人陶婉玲:我們仍要傳遞那些(或許)偏小眾的事——一場活動如何結合後搖滾、藝術與詩歌?
前所未有的音樂祭體驗,後搖滾+詩=2024 後謠景像詩 Cloud Music & Art Festival
2024金鐘獎主視覺出爐!特邀時裝設計師詹朴任視覺總監,APUJAN十週年後再創里程碑
《2024後謠景像詩》公開第二波重磅名單,探索後搖滾與詩的迷人魅力
以「後搖滾」曲風為策展核心,匯聚音樂、藝術、影像與詩的音樂節《2024後謠景像詩Cloud Music & Art Festival》,近日釋出第二波重磅名單。
板橋府中一日遊必訪「板橋放送所」!日式古蹟華麗轉身,當代傳奇劇場規劃文創市集、讀書會、咖啡餐飲與精彩親子藝文活動
兩地後搖傳奇首度同台!《2024後謠景像詩》暢談音樂與電影、劇場、文學交乘的化學效應
《2024後謠景像詩 Cloud Music & Art Festival》音樂節以「後搖滾」曲風為策展核心,繼出演樂團與平台朗讀後,近期也公佈了「跨域講座」的名單。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文化和藝術,創造的是隱性未來價值
昆蟲白:其實「後搖滾」非我信仰,而像是若即若離的日常
鄭宗龍:從泥裡出生到帶著台灣藝術走向世界
一生懸命的匠人精神:百富一心一藝說來聽聽 ft. 編舞家布拉瑞揚、御鼎興製醬人謝宜哲
藝術家吳耿禎:他剪的不只是紙,而是文化的形貌
耿一偉談城市藝術節:我們不怕慶祝,但不能癱倒路邊
回顧2021年,雖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仍有多個縣市舉辦各式地方藝術季,成為一股文化新氣象。然而,藝術節又能為台灣這座島嶼帶來些什麼?
小曼VS.吳聖雄:一場疫情將馬來西亞「鼓藝」展演推向線上舞台
季風吹拂!專屬台灣的文化造型與島嶼色度
台灣有屬於自己的顏色?何佳興與季風文化造型工作團隊捨棄安全穩當的設計路,深入民間田野調查,發掘你我身邊那些習以為常的色彩。
片庫的典藏機密:按下「再生」鍵,讓電影重新復活
電影膠卷該如何被保存?樹林片庫資深專員鍾國華解釋道,日本的播放鍵漢字為「再生」,意味著經由播放即能讓一部電影再次活起來。
「我們知道自己是誰了」:布拉瑞揚舞團在台東找回初心
歷經百年「臺灣的模樣」: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深入我們的影像故事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推出攝影展「臺灣的模樣」,策展人黃建亮選入日治末期至今日的攝影,跨越庶民生活與藝術性景象,使台灣完整顯現。
藝術家董陽孜:一個人一枝筆,抵抗時代的傾斜
董陽孜不願被稱為是書法家,而是以文字和線條為核心的藝術家,他不斷地不同領域和世代跨界、寫出文字的新生命,要讓人們重新認識中文字的美好。
北美館館長王俊傑深度專訪:跨領域共同去找一個從未發現過的領域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創立50年的下一步 持續探索回應時代需求
秋日到花東參加藝術盛典:看見島東的創作能量
今年深秋推薦大家走入花蓮和台東,一同沈浸於舞蹈、藝術和音樂中。也一同認識花蓮跳浪藝術節、池上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臺東藝穗節。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十周年:保持「馬戲」初衷 商業與藝文價值兼容並蓄
結合傳統、在地、街頭文化與劇場藝術,台灣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透過獨到的肢體語彙轉譯,致力於創造台灣多樣化的當代馬戲藝術。
巡禮「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走訪八景 看藝術在島東遍地綻放
台東池上如何成為一個人人嚮往的美麗小鎮?
VERSE WINTER FESTIVAL 2020
不只為過去,更為「未來」創造一種可能性:復刻《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專輯
1977年由洪建全基金會出版的唱片《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已絕版45年,2022年洪健全基金會計畫復刻這張絕版黑膠唱片。
池上鄉何以成為東台灣的「真實烏托邦」?
台東縣池上鄉是全台灣自我經營最成功的鄉鎮之一,但,池上是如何成為池上?在地人凝聚共識、作出行動,在新時代中面對新挑戰,也為地方帶來新的可能性與想像。
電影劇照如何記錄時代?攝影師劉振祥與他的《戀戀風塵》劇照
甲桂林:用美學打造當代建築文化風景
簡文彬:我最高興就是,讓衛武營成為南方藝文的代名詞
作為台灣最聲譽卓著的指揮家和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藝術總監,簡文彬經常穿著T-shirt,並且帶著非常親切,甚至可愛的笑容。這樣的人格特質其實正是他希望帶給位於高雄的衛武營的精神—接地氣。
半島歌謠:在島嶼最南端,唱出台灣的聲音
北美館「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台灣80年代的文青、知青和憤青都在幹嘛?
簡靜惠和她的讀書會:閱讀是一輩子的事
打造共好生活風格, 首屆「關渡人文藝術週」將於年底登場
關公生日如何成為全台最潮慶典?「大溪大禧」專書紀錄一場民俗文化的傳承
白先勇:從孽子回歸人子,青春鳥們走過的40年
讓我們回到1989年《悲情城市》拿下金獅獎的那一夜
對多數台灣記者而言,1989年9月都是職涯上採訪國際影展的初體驗,只因為侯孝賢執導的《悲情城市》入圍了威尼斯影展競賽,那是台灣電影的第一次,也是台灣媒體的第一次國際大賽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