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什麼樣的策展要用上三年時間?龔卓軍與「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

什麼樣的策展要用上三年時間?龔卓軍與「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

「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與人們印象裡的在地藝術節慶或這幾年在各地出現的大地藝術節很不同,它更像是策展團隊對曾文溪進行長達三年的考察展現。這個由總策展人龔卓軍所說的「倡議型藝術節」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在鄒族獵人Basuya的帶領下,以龔卓軍為首的田調團隊,越過集水區(普亞汝溪,曾文溪水源之一)溯溪、走過山羊道前往takupuyanʉ。(攝影/陳伯義)

「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與人們印象裡的在地藝術節慶或這幾年在各地出現的大地藝術節很不同,它更像是策展團隊對曾文溪進行長達三年的考察展現。這個由總策展人龔卓軍所說的「倡議型藝術節」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讓我們從哲學開始。古希臘哲學家泰利斯說:「萬物的本原乃是水。」那水的本原呢?

水自天上來,匯成溪流成海,海再孕育出生命。台灣島嶼山巒綿延,河川支流密布,人們常說路是走出來的,但那些通往源頭的路,住在中下游的我們,走不出來。

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教授、同時也是台灣當代重要策展人龔卓軍對曾文溪的源頭感到好奇,當他接手「2019麻豆大地藝術季」後,就希望將原先對糖業文化的探討昇華至對土地的關懷。他在嘉義出生、台南長大,深感自己對這條與自身息息相關的重要流域一知半解。2020年5月,龔卓軍協同陳冠彰、黃瀞瑩、張景泓、陳伯義這幾位藝文工作者,以及美術設計羅文岑、藝術評論者吳牧青與台南社大台江分校執行長吳茂成,在安孝明與Basuya Yugumangana這兩位鄒族獵人的引領下,前往曾文溪源頭探勘。

2020年5月10日,探勘團隊在iskiana的大合照,此地是Toskʉ(杜)與Yakumangana(楊)兩氏族的共同獵場。(攝影/陳伯義)

這組十人小隊以比達邦和特富野部落更深的所在為目標,無關登山健行的娛樂性,也沒有地圖——他們要去的地方地圖找不了。身為總召的龔卓軍目的很單純,或者說,沒有目的,他只希望能更接近曾文溪流域「真實」的樣子,當時他還未料到,這將成為「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的開端。

在進入深山前,安孝明帶領眾人進行一段進入獵場前的祝禱,向動物靈與祖靈稟報。越接近源頭,離資本社會的國家系統越遙遠。一個叫iskiana的地方被稱作「熊鷹之地」,由來自有人在此處看見一隻巨型鷹雕在此捕食;另一個叫kakaemutu的地區,意思為「神打仗的地方」,這裡的天空雲朵經常宛如陣列對峙,偶爾,還有火花,而巫師能夠看得到雲裡神的人形。

左圖:鄒族獵人安孝明。(攝影/龔卓軍);右圖: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總策展人龔卓軍(攝影/PJ Wang)

團隊跟隨安孝明的腳步前往鮮為人知的曾文溪源頭。(攝影/張景泓)

「田調期間,我所走的路、看到的事,都跟我固有的認知不同,我的雙眼開始透過鄒族人的視角看事情,我經歷了過去我們「下游人」、「非鄒人」無法體會的事物⋯⋯我的眼睛像是被換掉了。」

這支田調團隊在2020年5月至9月間經歷多次往返,期間也有不同領域的成員加入替換,其中有三次最為深入,眾人走過危崖峭壁、露宿野外,用傳統的方式搭橋、過河溯溪,與獵人一同度過了幾天幾夜符合自然循環的自給捕獵與飲食。鄒族人感激著這條流域,他們不給曾文溪取名,只稱呼她為「大河」,每個部落只會對領域裡的支流做命名。

「田調期間,我所走的路、看到的事,都跟我固有的認知不同,我的雙眼開始透過鄒族人的視角看事情,我經歷了過去我們『下游人』、『非鄒人』無法體會的事物。」龔卓軍用「下游」、「非鄒」來稱呼自己,明顯以鄒族流域文化為主體,「我的眼睛像是被換掉了。」他說。

安孝明在iskiana的獵寮。(攝影/陳伯義)

位於阿里山山脈的象山。(攝影/張景泓)

策展是一種思考,而思考是用腳走出來的

或許是哲學系出身使然,這位以跨域藝術策展見長的教授,用字遣詞經常耐人尋味。高中時的龔卓軍,受到國文老師的啟蒙,開始翻閱牟宗三、唐君毅等新儒家學派哲學家的著作,這些晦澀的字句他越看越入迷,迷到大學志願選填哲學系;碩、博時期,他以研究莫里斯.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的「身體哲學」與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結構主義式的人類學為大宗,期間因為曾擔任《張老師月刊》編輯,又跨域到生活文化的心理學。

90年代初,政治社會剛迎來解嚴後的自由空氣,關於台灣主體性等相關議題正在發酵,當時24歲的龔卓軍也投身「野百合學運」,並加入絕食團進行抗議。與其他社會科學學科的領導群不同,他以哲學系/文學院的角色參與其中,以一種感性的眼光觀察著群眾力量,他漸漸意識到,面對議題,集合跨領域的群體探討會是一個良好且必要的手段。

總爺藝文中心的其中一處展館,這裡展出30年代由瀨川孝吉與湯淺浩史所拍攝的珍貴照片,以及策展團隊成員對鄒族狩獵文化的實物探討。(攝影/PJ Wang)

隨著民主思潮興起,地域型的藝術節慶在90年代初萌芽,開始倡導環境治理、土地倫理等公民議題。到了2006年左右,更重視公眾參與、介入社區改造的「環境藝術行動」出現。龔卓軍在2013年投入策展,起初是為了在自己的哲學研究上以台灣藝術家舉例,從而進入藝術領域,也由於「身體哲學」本行使然,他向來重視議題的親身實踐,「我們以為人類是用『頭腦』在想事情,但過去很多哲人——例如亞里斯多德,就已告訴我們,思考是從腳開始由下往上到腦的。唯有當你真正走到某個地方,才能看到那個地方所能傳遞的訊息。」

特富野部落與達邦部落之間。(攝影/張景泓)

龔卓軍策展議題多元,從勞資僱傭到民間信仰,尤其關注台灣在地又原始的原生力量。從2015年到2017年,他邀請多位創作者用攝影、裝置、設計等媒介,從台南的宮廟文化和「交陪境」傳統出發,歷經兩年多的田調、編輯與論壇,最後產出「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對當代藝術界產生很大影響,也獲得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這奠定他重要的工作方法,隔年他又以「野根莖」命題,擔任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客座策展人,發掘台灣原始而野性的藝術之美。

對龔卓軍來說,他不想做那種「一開始就知道結果」的展覽,藝術只是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讓參與民眾走入曾文溪孕育的萬物生命裡,所以他與團隊必須先走入現場,否則會聽不到重量的話、看不到重要的事。如果用Hip-Hop的語彙來形容:這樣做出來的東西,才會有punchline。

從上游視角一窺曾文溪真貌

在曾文溪上游,還留有五處早期政府為了攔截下游砂石而興建的人工壩,這些壩早已失去作用,攝影師陳伯義以略帶諷刺的形容這些是下游人的「地質紀念碑」,「這些(壩)都是違反自然又浪費錢的做法,我已經跟他們(水利署)講過很多次了。」龔卓軍轉述當時帶路獵人的憤怒回應,當他們來到一處砂石崩塌的集水區時,安孝明告訴眾人,這裡已經十年沒長草了,「我們都以為『八八風災』(2009年)過了那麼久,大自然應該早已從水災中復原,但其實沒有。」

達邦壩。(攝影/張景泓)

被曾文溪溪流切斷的福山壩,龔卓軍與團隊曾在此舉行「萬物議會:壩之存在——流域萬物迴響」,集結各方角色身份探討水域文化。(攝影/陳伯義)

由於曾文溪流域坐擁四座水庫,境域又橫跨嘉義、台南,在水利署、林務局和農委會等單位來看,都具有不同的意義,「但這是下游人對曾文溪的世界觀,它是破碎、老舊的。」龔卓軍表示,根據鄒族長老的記憶,以前上游甚至有肥美的鰻魚存在,近年曾文水庫容積量逐年下降、下游海岸線則不斷退縮,人為的破壞正在侵蝕這條母親之河,「過去人們看待曾文溪,『自然』跟『文化』是二元對立的,如今我們必須要面對『人類世』(*註)所造成的影響。」

因此「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以「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命題,說的就是一群人在該流域田調的一千多個日子裡所看到的人事物。龔卓軍與團隊在2020年完成了由鄒族獵人帶路的溪流考古,邀請並帶領各界代表前往山野做深度走讀,並集合上、中、下游六所學校的小朋友舉辦《小事報》新聞編輯營;2021年出版的《獵人帶路:曾文溪溯源影像誌》獲得該年金鼎獎肯定;到了今(2022)年3月,團隊在台南官田區拔林設置工作站,以藝術家的駐點行動為下游社區展開社群交流。

「策展其實能夠提醒政府和民眾,有很多人關心著曾文溪,大家可以更勇敢點保護她。」

藝術家陳瑋軒的「渡拔燒」,使用來自曾文溪的泥土,在藝術季展期開展前不定期的燒製、開窯,並邀請民眾共同創作、實驗,探究土壤的可塑性。(攝影/PJ Wang)

陳瑋軒以繪畫日記形式記錄著燒陶過程。(攝影/PJ Wang)

藝術存在於自然之中

與過往大家所認知的藝術季不同,「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是慢慢生長出來的產物,從水文化開始(流域、生態保育),延伸至泥土、植物、農作、原民等子議題,也因為曾文溪流域橫跨台南與嘉義,某種程度上,這場藝術季也算是打破縣市藩籬的一大創舉,龔卓軍也觀察到,其實機關單位內部有很多人對上游攔沙壩的修繕存疑,水利工程的設計過程,實在應該考慮公民參與審議的可能,「策展其實能夠提醒政府和民眾,有很多人關心著曾文溪,大家可以更勇敢點保護她。現在紐西蘭已有河川以『法人』的身分存在,未來曾文溪能否也能跟進?」

2020年6月14日,在獵人安孝明家屋。(攝影/陳伯義)

龔卓軍分享著過去三年所見,他走過接近垂直的山羊道、必須屈身爬行的隧道、伸手不見五指的霧裡路⋯⋯他曾在深山裡一座枯樹林醒來,看著那些死掉的樹展示著生命的形狀,「我們過去對藝術發生的場域有太多執著,思維太過以人為主,且總是理所當然地與自然切割開,但其實大自然早就向我們做了最直接的展示。」

但所謂的倡議,並非要否定既有的藝術體系,而是希望大家更能平等地看待所有事,讓藝術與大自然有更深的對話與連接。龔卓軍說:「這樣才能更容易去想像,一片溪流、一個水圳或一個獵寮,究竟發生過什麼事?」如此似乎更接近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所說的「藝術存在於自然之中,因此誰能把它從中取出,就能擁有了藝術。」

龔卓軍表示,所謂的「倡議型藝術節」並非是要否認現有藝術體系,而是希望大家更能平等地看待所有事,讓藝術與大自然有更深的對話與連接。如此似乎更接近海德格所說的「藝術存在於自然之中,因此誰能把它從中取出,就能擁有了藝術。」(攝影/PJ Wang)

*註|人類世(Anthropocene)是一個尚未公定的地質概念,用以描述地球最晚近的地質年代(Geological Age)。與寒武紀、侏羅紀、白堊紀等單位不同,人類世並無切確的開始時間,目前較為主流的認知是由18世紀末人類工業革命時代(詹姆斯.瓦特於1784年改良蒸汽機)開始算起;或是1945年7月16日人類首次進行原子彈測試的那一刻;亦有學者認為要從人類開始務農時算起。

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

延續2019年第一屆「麻豆大地藝術季」,總策展龔卓軍將地域名修正為西拉雅語的「Mattauw」(麻豆),以「倡議型藝術季」做出發,並將關注議題以曾文溪流域為主體。總場域設置25件藝術裝置,集結沈昭良的「潛行攝影隊」、陳冠彰的「竹材/土壤計畫」、黃瀞瑩的「植生計畫」、蔡郁柔與吳克威的「農計畫」、楊志彬與洪榆橙的「水計畫」、林芳宜的「聲音計畫」、Nakaw Putun的「原計畫」和郭嘉羚的「《小事報》/小計畫」九大主題,另有線上線下的論壇、工作坊與走讀導覽活動,以倡議和藝術進行「人類世」議題的社會溝通,透過探索曾文溪上、中、下游,找出推動近未來的水文永續治理方案。

● 展期|至2023年1月29日
● 地點|台南總爺藝文中心、171市道沿線區域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14封面故事「在步道上,丈量台灣的尺度」,更多關於步道的故事請見雜誌。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郭璈 攝影/PJ Wang 圖片/龔卓軍、《獵人帶路》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郭振宇
文字/郭璈 攝影/PJ Wang 圖片/龔卓軍、《獵人帶路》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郭振宇
文字/郭璈 攝影/PJ Wang 圖片/龔卓軍、《獵人帶路》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郭振宇
文字/郭璈 攝影/PJ Wang 圖片/龔卓軍、《獵人帶路》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郭振宇
文字/郭璈 攝影/PJ Wang 圖片/龔卓軍、《獵人帶路》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郭振宇
文字/郭璈 攝影/PJ Wang 圖片/龔卓軍、《獵人帶路》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郭振宇
文字/郭璈 攝影/PJ Wang 圖片/龔卓軍、《獵人帶路》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郭振宇
文字/郭璈 攝影/PJ Wang 圖片/龔卓軍、《獵人帶路》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郭振宇
文字/郭璈 攝影/PJ Wang 圖片/龔卓軍、《獵人帶路》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郭振宇
文字/郭璈 攝影/PJ Wang 圖片/龔卓軍、《獵人帶路》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郭振宇
文字/郭璈 攝影/PJ Wang 圖片/龔卓軍、《獵人帶路》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郭振宇
大亞能為明日鏈結大亞能為明日鏈結
郭璈

郭璈

在《VERSE》上班、寫作和當編輯;在搖滾樂團裡彈吉他、寫歌和唱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