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SE封面人物
在步道上書寫、放空,有時也歌唱——和劉克襄與9m88一起上山走路
走在山上的步道,可以觀察自然生態、認識土地的歷史、也可以放空思慮。走步道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對話的開啟,更是一種反抗。請跟著我們與最熟悉島嶼上不同步道的作家劉克襄,以及創作音樂人9m88,一起走上步道。
走在山上的步道,可以觀察自然生態、認識土地的歷史、也可以放空思慮。走步道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對話的開啟,更是一種反抗。請跟著我們與最熟悉島嶼上不同步道的作家劉克襄,以及創作音樂人9m88,一起走上步道。
身著健行裝備的劉克襄與打扮俏麗的9m88,一同走在淡蘭古道北路的貂山古道。
劉克襄的衣著一如往常,是隨時隨地準備出發上路的模樣:排汗衣、機能褲、登山鞋、登山杖、背包,以及可以賞鳥的望遠鏡;前陣子才走完司馬庫斯的9m88,目前還在熟悉爬山和走步道,她和劉克襄聊到戶外用品如何挑選,以及就讀實踐大學時走後山上課時被狗追的回憶,勾起劉克襄過往遇到野狗的應對方法,以及他所寫過關於社區小山野狗的作品《野狗之丘》,兩人邊走邊聊。
日頭炎炎,劉克襄和9m88,上山走路。
享受走路的方法
作家劉克襄在社群臉書的自我介紹,第一欄寫的就是「喜歡走路」,他不僅書寫鐵道、自然、步道、生態、動物,也身體力行地踏足島嶼各個角落。總想著將自然野外的所見所聞帶回城市的他,過去出版的作品如《溪澗的旅次》寫台灣各地生態觀察,《快樂綠背包》則以更貼近日常的生活筆記方式,書寫社區生態環境和自然步道。「山林給我很多衝擊,不只是自然的孤獨神祕,還有貼近人類的歷史文化。」
走在貂山古道上,每走幾步路,劉克襄便會停下腳步,拿手機拍下植物或風景,告訴9m88他觀察到的植物,步道的過往,或是遠方小鎮的故事,「這些故事都是要走進來、和人聊天、與在地居民接觸,才能了解的。」
相比於劉克襄向大自然取材,9m88則是將走路視為一種療癒自己的方法,從都市叢林走向自然森林。她的走路哲學,是一旦開始,就要好好完成。今年7月,9m88和一群朋友前往司馬庫斯,她們走進山裡,一路走、一路放空。
對9m88來說,走路是屬於個人旅程而非工作演出,這也是為什麼過去大眾媒體上,很少聽聞9m88喜愛山林或走路的紀錄。放下工作的她,會褪下平日光鮮亮麗的形象,將自己沉澱放空,獨自走上旅程,一步一步走,最終抵達終點。「走路爬山對我來說不是去取材、想獲得什麼,而是用五感去體驗平常缺乏和環境互動的機會。」
走路是與自我對話,也是反抗
劉克襄和9m88享受走路的方式不同,但他們都將走路視為一種與自我對話,甚至是對一成不變日常的反抗。
劉克襄認為,透過走路在城市緩慢移動,也走慢了城市快速移動的氛圍,「走路代表想要用一種比較慢的方式抵達目的地,當行動速度變慢,思考或想要處理的事也會慢起來。」
住在文山區的劉克襄,即使身在城市,也抱持著隨時上路的心情。一次在信義區的工作結束後,他不急著回家,就往虎山前進,翻山越嶺地走三、四個小時回家吃晚餐;或是一次早晨,心想著出門走走,走著走著就到了象山。
9m88則是在紐約讀書時養成走路的習慣。在台北生活,大眾運輸系統到哪裡都方便,但到了紐約,不想等待地鐵時,她就會選擇步行移動,有時候一走就是一個小時。回到台灣後,有時工作結束,評估距離沒問題,她便會在城市街頭邁開腳步,觀察路人,或僅僅是放空。
當行走不再只有既定的路線與交通工具一種選項時,人就可以主動選擇移動方式,或筆直往前、或轉往岔路,掌握著自身前進的方向及步調,步道和馬路就不再只是連結點與點的路線,而是開啟整理心情、和自己對話的一種方式。
生活在一座有步道的城市裡
貂山古道位於新北市瑞芳區,從台北開車一個小時左右就能抵達。位處盆地的台北市,四周圍繞著高矮、大小不一的山林,步道資源豐沛,包括城市內的四獸山、陽明山國家公園,稍遠一些則可往新北市金山、瑞芳、福隆探索。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幾乎只要走出去,坐上銜接城市與群山的交通工具,就能置身於山林步道中。
這樣的現象也不限於在台北市,台灣城市交通便捷,無論身在何處,都能用很短的時間移動到大自然。
劉克襄認為,擁有山和步道的城市,才是一座值得生活的城市。過去他曾在香港生活一段時日,城市周邊山景資源豐富,令劉克襄深深著迷,讓他提筆寫下《四分之三的香港:行山‧穿村‧遇見風水林》一書,描繪四分之三皆為郊野的香港,當中不被一般人熟悉卻迷人的魅力,這本書在香港引起很大的迴響。「一座城市如果沒有山、沒有步道,它的存在完全沒有辦法吸引我。」
郊山靠近城市,是市民的日常生活場域之一,人們在小山步道上泡茶、運動、唱卡拉OK,充滿著世俗生活氣息,小山雖然感受不到高山的寂寥神聖,卻更多了一份親近感,「小山每天都在,就好像是你的親人,我覺得比起高山,反而更需要我們細心去對待與感受。」劉克襄說。
自由的山,多元的參與者
近年來戶外運動風氣日盛,有越來越多像9m88一樣的年輕女性,開始出現在步道上,這讓劉克襄想起另一個觀察:「這幾年我在爬山時,發現有越來越多『山女孩』出現。」日文「山女」(山ガール)一詞,意指喜好登山、同時注重穿著搭配的女性,2010年自日本出現,後來陸續傳到香港和台灣,形成獨特的文化現象。劉克襄認為,山女孩的出現讓登山者群像開始轉變,甚至提升登山者的穿著美學。這其實也不限於爬山,溯溪、攀岩,甚至是背工,都可以是山女孩不囿於傳統穿搭定義的延伸。
早年台灣登山社團以男性為主,女性是少數,原因可能是女性生理上的限制,例如無法負擔重裝行李、月經生理期等。然而隨著登山及生理用品的發展,越來越多女性能夠以自由舒適的姿態登山健行。9m88也觀察到,女性在城市都會中養成自信、大方態度,讓她們勇於以自己喜歡的模樣走向自然,或是清楚表達自身需求。「以前女性生理期會不方便講,但現在就會理直氣壯地講出來。」劉克襄補充。
在台灣的大山小山步道上,有越來越不同的行走者,他們將走路視為生活態度的展現,如同台灣步道有著多彩多姿的地景生態、人文歷史。走路的人,有像劉克襄這樣向自然學習、書寫植物與動物的人,也有像9m88把自己放空交給大自然的人。
他們都一起在步道上,走出自己的道路與哲學。
STYLING by Kris Lin
MAKEUP by 硯婷
HAIR by Odye
ASSISTED by 陳宥菘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14封面故事「在步道上,丈量台灣的尺度」,更多關於步道的故事請見雜誌。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陳湘瑾
畢業於台灣大學新聞所。寫文章、做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