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魚池紅茶復興之路:從產業再造到品牌形塑

魚池紅茶復興之路:從產業再造到品牌形塑

南投魚池是台灣紅茶的發祥地,在其間致力耕耘紅茶產業的人們,以充滿開放精神的嘗試與創新,為台灣寫就一段跌宕起落的百年紅茶史。

南投魚池是台灣紅茶的故鄉,過去是紅茶第一大產地,現在是滋育台灣香的所在。

以高山烏龍茶聞名的台灣,近年因台茶18號讓「紅茶」得以受到矚目。回溯過去,才驚覺台灣紅茶早在1930年代就在世界發光,究竟什麼原因讓台灣的紅茶產業發展斷裂?又為什麼921大地震後,魚池瞬間成了紅茶的故鄉?魚池鄉的公所、農會、茶農在打造品牌、振興產業過程中,又分別扮演了什麼角色?

南投魚池是台灣紅茶的發祥地,那長年浸潤在湖光山色與濛濛雨霧的內山風土,滋育了台灣紅茶特有的台灣香,在其間致力耕耘紅茶產業的人們,以充滿開放精神的嘗試與創新,寫就一段跌宕起落的百年紅茶史。

回溯1920年代,彼時紅茶風潮席捲世界,英國以立頓(Lipton)稱霸國際紅茶市場。日本有心仿效,在台灣打造紅茶外銷產業,然而台灣既有小葉種茶樹所製成的紅茶,風味與主流的大葉種紅茶迥異,並不受市場青睞。

1925年,三井合名會社自北印阿薩姆省引進大葉種阿薩姆茶籽,依總督府農業技師新井耕吉郎的考察選址,先於蓮華池藥用植物栽培試驗地育苗、設母樹園,再試植於魚池、水里、埔里等地。因魚池風土與阿薩姆省相近,茶樹生長狀況最佳,便開始大規模種植,正式開展魚池的紅茶產業。

被譽為台灣紅茶之父的新井耕吉郎(前排左)。(圖╱國家文化記憶庫,提供者:林金池;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1930年代堪稱台灣紅茶的黃金年代。三井合名會社成立日本最初的國產紅茶品牌「日東紅茶」(Nittoh Tea),將在倫敦茶葉拍賣所深受好評的「福爾摩沙紅茶」透過三井物產的海外營業所熱銷全世界,並獲選為優良國產品進獻天皇。日東紅茶的成功,吸引同業競相赴魚池拓園設廠,紅茶產量躍升主要出口品項;1937年出口量達最高峰580萬公斤;1938年魚池紅茶生產面積達3000公頃,是魚池紅茶史上最輝煌的紀錄。

魚池是台灣第一的紅茶產區,也是紅茶研究中心所在。1936年台灣總督府命新井耕吉郎在日月潭貓囒山設立「中央研究院魚池紅茶試驗支所」並在1938年設立錫蘭式機械製茶工廠,進行品種選育、栽培及製茶技術的研究試驗,為台灣紅茶產業奠下堅實的發展基礎。

總督府派人赴錫蘭考察後建造作為機械製茶示範的「紅茶工廠」,2004年登錄南投縣歷史建築。

從震災重建區再起的魚池紅茶

戰後,紅茶外銷依舊是魚池產業重心,然而漸漸不敵印度與斯里蘭卡紅茶低人力成本的價量競爭。1975年爆發世界能源危機,台灣茶外銷中斷轉為內銷,走精緻路線的高山烏龍茶崛起,高海拔茶區氣候所培育的「水甜高香」成為市場主流,過去以外銷為主的碎形紅茶則淪為末等品項。

跟其他中低海拔茶區一樣,魚池大部分茶園轉作檳榔,茶業青壯人口外流,紅茶產業一度被公認絕無可能再起。沒想到一場世紀末的大地震,震倒了魚池屋厝,卻意外振興了魚池紅茶。

1999年921大地震重創中台灣,魚池是重災區之一。2002年,社區營造員葉瑞美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黃世輝師生團隊進駐魚池鄉大雁村山楂腳社區,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以在地居民提議的「紅茶」為地方產業再造的主軸。

在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前身為日治時期的魚池紅茶試驗支所)與社造團隊號召下,成立魚池鄉紅茶產銷班第六班,早年從事茶業工作的鄰長葉金龍出任班長,以社造經費起造簡易製茶廠,並由魚池茶改場提供茶園管理與製茶的輔導。

葉金龍與劉鳴升夫婦為重建家鄉山楂腳而投入製茶,撐起振興台灣紅茶的「森林紅茶」。

初期葉金龍嘗試重新製作過去外銷路線的碎形阿薩姆紅茶,經評估在台灣並無市場競爭力,於是魚池茶改場決定主推適製紅茶的茶樹新品種「台茶18號」──恰巧在921震災的同年6月發表,歷經從日治時代末期至戰後五十餘年不間斷的研究,以台灣野生山茶與緬甸大葉種雜交選育而成,擁有特色鮮明的薄荷、肉桂品種香,茶湯金紅透亮如寶石。

為翻轉紅茶在台灣的市場定位並與國際紅茶區隔,魚池茶改場比照高山烏龍茶,為台茶18號設定手採一心二葉、條索狀工夫紅茶的精緻路線。葉金龍並堅持以野放、友善農法管理和傳統製茶工藝,做出風味和口感最佳的高品質紅茶,他認為:「魚池紅茶要起來的關鍵在品質,如果沒有對品質的堅持,幾年後就沒人要喝了。」

魚池紅茶產銷班專注紅茶產製,行銷推廣則由公部門及在地組織分頭進行:山楂腳社區創立第一個地方自有品牌「森林紅茶」,並由雲科大協助包裝設計、媒合企業認養支持;魚池鄉農會開始實施紅茶評鑑和分級包裝,比照高山烏龍茶的產業模式;魚池鄉公所農經課課長莊志堅規劃紅茶文化季進行銷售推廣;茶改場發起民眾票選活動,將台茶18號命名為展現品種特色又好記的「紅玉」。

魚池紅茶產業再起至品牌化的重要推手──魚池鄉公所農經課長莊志堅。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以台茶18號為主的魚池紅茶漸漸打開知名度,市場定位直追高山茶,成功帶動地方產業振興、茶園復耕及青年返鄉。魚池茶改場也有機會重啟更多擱置的紅茶育種計畫,再推新品種台茶21號「紅韻」及台茶23號「祈韻」,讓台灣紅茶有更多樣的風味。

「山楂腳社區的森林紅茶,可以說是魚池紅茶再起的原點,也是台灣紅茶重振的起點。」莊志堅說。

台茶18號「紅玉」一躍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台灣紅茶,國際紅茶專家盛讚為「台灣香」。魚池茶改場助理研究員簡靖華認為,紅玉是台灣紅茶的轉折點,要在國際紅茶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擁有特殊品種香將是關鍵,也是茶改場未來選育研究的方向。

以咖啡啟發的日月潭紅茶品牌形塑

台灣紅茶再起,其他茶區也紛紛推小葉種紅茶競逐市場。南投縣政府以「日月潭紅茶」一名推廣,專指魚池、埔里的四支大葉種紅茶(紅玉、紅韻、阿薩姆與原生藏芽山茶),並在2011年將推廣活動更名為「日月潭紅茶文化季」。

但日月潭紅茶品牌化的真正契機,卻是源自魚池新興的咖啡產業。2011年日本虹吸世界盃大賽亞軍選用的魚池產咖啡豆備受國際矚目,讓魚池農民萌生發展咖啡的念頭。於是由魚池鄉公所課長莊志堅為農民規劃咖啡產製和品飲的輔導,並舉辦日月潭精品咖啡評鑑、率全台之先實施咖啡生豆的精品認證;2016年起連三年舉辦的「台灣咖啡12強+1-日月潭邀請賽」更邀集頂尖的咖啡莊園、咖啡師及餐飲界名人共襄盛舉,讓新興的日月潭咖啡產區一下成為全台灣咖啡愛好者矚目的焦點。

在咖啡推廣的過程中,莊志堅獲得不少啟發,並聚集起一批志同道合的夥伴:以設計協助理念溝通的種籽設計、為農民開課和烘豆的魚池唯一專業杯測師兼蠻荒咖啡創辦人黃嘉宏、擔任賽事評審的COFE喫茶咖啡創辦人顧瑋及魚池新世代特等茶王莊鎔璞等,持續協助他自魚池紅茶振興之初即承接的推廣任務,將咖啡經驗應用在日月潭紅茶的品牌形塑。

咖啡有一套從磨豆到萃取的精準系統與學問,莊志堅認為這是咖啡吸引年輕人的關鍵,所以有必要為紅茶建立系統。他邀請黃嘉宏細緻地拆解紅茶風味,在2017年領先全台製作「日月潭紅茶風味輪」(即紅茶品飲輔助系統),由種籽設計繪製視覺,再邀顧瑋代言推廣。

引導紅茶品飲者賞鑑水色、風味與滋味的「日月潭紅茶風味輪」,這是世界第一個紅茶風味輪。

「風味輪是品飲依據,是新手消費者探索紅茶的基礎,也讓茶農更容易與消費者對話。我們以更具體、與日常的味覺記憶更有連結的描述,幫助消費者找到自己的偏好及探索不同風味。」莊志堅說:「風味輪將味譜拉得更廣,不同品種的紅茶,其風味在不同季節、受不同天候影響會有豐富表現,像葡萄酒一樣,紅茶也是一種風土的品飲。」

莊志堅的另一個創舉,即是打破傳統的評鑑模式,2018年先試辦「日月潭愛樂壓紅茶沖煮大賽」,2019年舉辦第一屆「日月潭紅茶沖煮賽」至今,不限器具與沖煮手法,邀請各界好手挑戰紅茶最佳風味。

莊志堅笑說:「這可以激發紅茶沖煮的各種可能性與創意,活化紅茶文化並創新體驗,讓大家覺得紅茶可以簡單融入生活。沖煮更方便、自由、有趣,更有利於紅茶對年輕人的推廣。」藉由比賽,不僅傳達紅茶沖煮知識,也讓消費者更認識日月潭紅茶。同時舉辦沖煮賽期間限定的快閃「向山飲食書坊」,透過風土物產的閱讀,讓日月潭紅茶更有文化內涵。

日月潭紅茶風味輪與日月潭紅茶沖煮賽的最終目的,都是在讓紅茶「生活化」。黃嘉宏從咖啡杯測師的角度觀察,認為傳統茶文化與一般消費者太有距離,唯有生活化才能讓茶文化延續。顧瑋也說,紅茶必須進入生活,提升感官覺知以及對風土的理解,才能開始積累屬於紅茶的生活品味、文化與美感。

讓人一次嚐遍不同產地紅茶、認識台灣紅茶輪廓的「台灣紅茶十二味」。

從咖啡經驗,莊志堅意識到「共好」的重要性,不僅推日月潭紅茶,也要推台灣紅茶,以提升整體紅茶飲用市場為目標。2020年即與魚池茶改場、種籽設計合作推出「台灣紅茶12味」,除了日月潭的四支大葉種紅茶,還精選了各產區不同品種紅茶,並以日月潭紅茶風味輪系統標註其水色、滋味與風味,讓消費者認識台灣紅茶的整體輪廓。同時透過與小葉種紅茶的對比,讓人感受大葉種紅茶獨有的「收斂性」。

「嘗試、交流、共好是我們的信念。」莊志堅說:「魚池鄉公所可以說是先行者,不管在紅茶領域或台灣茶領域,一直在做不在規範和框架內的各種嘗試。」

黃嘉宏以其專業咖啡杯測師的所見所學,協助規劃紅茶風味輪並導入不同沖煮方式。

以「開放」驅動的活化創新

除了魚池鄉公所,魚池鄉農會推廣日月潭紅茶亦是不遺餘力,除了發展國內通路、直營台灣唯一的農會手搖飲、開設展示在地物產到在地體驗的「日月潭紅茶館」,近年也積極瞄準海外紅茶市場,並選擇以日本做為前進海外的第一站,比其他茶區的農會更多了突破傳統的設計力。

魚池鄉農會參加台灣設計研究院的「TGA農產外銷業者品牌輔導專案」,邀請日本北海道地方農產品設計工作室Farmstead負責人長岡淳一實地考察,依日月潭紅茶的定位及日本的消費文化,設計禮盒「PURE WHITE粹白系列」:品牌形象融入產地日月潭雨霧濛濛的意象;以「Sun Moon Lake Black Tea Since 1938」為商品名,強調日月潭紅茶的歷史、魚池紅茶最巔峰的1938年以及台日覊絆;以日、月兩字發展的象形logo,材質做工講究的直角禮盒,讓設計質感一下躍升國際級,至此魚池鄉農會不再只扮演農民對茶改場及消費市場的溝通平台。

農會總幹事王威文說:「想把這個獨一無二的台灣香推向世界,農會要帶頭,為我們的產地做更多事。」

導入日本的設計力,魚池鄉農會突破傳統打造禮盒「PURE WHITE 粹白系列」。

另外可以看到新世代特等茶王莊鎔璞,與COFE顧瑋在茶巧克力系列商品「COTE Bar喫茶吧」的跨界合作—這是顧瑋以台灣茶為題的風土味蕾實驗──莊鎔璞手製紅玉的台灣香,成為其中一支紅玉巧克力的風味主體,在2019年世界巧克力大賞亞太區比賽奪下銀獎和特別獎。

莊鎔璞稱自己更偏好與不同領域和產業交流,這與一般茶業工作者非常不同,他不讓自己的思考模式定型在茶產業中,同時也非常注重餐飲及生活風格產業的趨勢動向。對日月潭紅茶的品牌發展,莊鎔璞認為一個產業的文化最重要,而文化就是對美感與品味的講究:「要創造一個產業,一定要有品質、品牌、品味,才能將產業發展到極致。」

非茶產業背景出身,讓莊鎔璞在初入行時遇到許多困難,如今卻成為他最大的優勢所在,讓他可以有更多像COFE茶巧克力這樣的異業合作機會。他說:「這讓我可以更天馬行空自由發揮,開放各種可能性,跟不同領域的人對話。」

非製茶世家出身的莊鎔璞是魚池最年輕的特等茶王,認為「文化」是紅茶推廣的重要關鍵。

出湯後,紅玉紅茶的葉底呈現鮮豔美麗的赭紅。

綜觀魚池紅茶產業與日月潭紅茶品牌的發展史,「開放」可以說是最好的註解──日治時期,總督府基於明治維新改革開放的國策,創建魚池紅茶產業並行銷全世界;921震災後,魚池茶改場與森林紅茶勇於嘗試全新品種台茶18號,以及不同以往的手採一心二葉工夫紅茶路線,振興魚池紅茶產業的創立與再造。

開放也驅動了日月潭紅茶文化的活化與創新:魚池鄉公所推廣活動嘗試不同的可能性、與不同領域交流、與全台灣紅茶產地共好;農會在包裝設計與海外行銷的突破,顧瑋以巧克力呈現的台灣茶品飲、黃嘉宏大玩不同形式的紅茶沖煮、莊鎔璞不局限在茶產業的思考模式,都是開放精神的最佳展現。

一個文化必須在日常生活中為人們所需、被時常實踐,以開放的態度與生活和時代同在,才能挺過時代的更迭與動盪延續下去。立基於開放的台灣紅茶文化,也將作為台灣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啟發更多充滿活力的想像與全新體驗。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09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林蔚靜
  • 攝影/張晋瑞
  • 圖片/國家文化記憶庫
  • 編輯/林蔚靜
  • 核稿/梁雯晶
林蔚靜

林蔚靜

喜歡山、攝影、台灣茶,以及用文字說故事。曾任《VERSE》資深採訪編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