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燦爛時光:一間為移工而生的書店,用閱讀串起台灣與東南亞的橋樑

vol.27 封面故事〈和移工做朋友〉

燦爛時光:一間為移工而生的書店,用閱讀串起台灣與東南亞的橋樑

燦爛時光書店不僅是書店,更像是座文化橋樑,是許多東南亞移工與台灣社會交流的平台。

張正離開由他擔任總編輯的《四方報》時,萌生了開設一間獨立書店的想法。

那是 2014 年,他正在宣傳自己的新書《外婆家有事:台灣人必修的東南亞學分》,到全台各地宣傳時,發現台灣的書店一直缺少東南亞主題的書——尤其是給東南亞人閱讀、屬於他們語言的書籍。

仔細想想其實很奇怪,自 1989 年首度引進外籍移工以來,台灣已經有七十多萬東南亞常住人口,如果書店裡連一本他們能閱讀的書都沒有,那閱讀的欲望該如何被消解?回想起自己至越南留學時,夜深人靜之時,張正經常感到空虛,唯一能填補的事物只有來自家鄉的文字,不過帶去的幾本小說很快就看完了,最後只好連佛經都拿起來讀。

書店「燦爛時光」在他離職後一年的 4 月 12 日正式開張,當天正好是泰國的潑水節。比起書店,燦爛時光更像是圖書館,九年來秉持「只借不賣」的營運模式:把書帶回家需繳納一筆與書同等定價的押金,但借期無限,若有還書,全額退款。

來自印尼的莉莉(Ririn Arumsari)九年前第一次來到書店時很驚訝,「原來台灣有這樣的店,這裡不只有中文書,還有印尼文、有東南亞的書。」當時她每一、兩周到書店一次,有時候借食譜,有時候拿文學書⋯⋯時間一久,和張正、廖雲章(書店共同創辦人,張正的妻子)自然也就成為了好友,遇到在台灣的疑難雜症都會請教他們;反之,夫妻倆對於印尼有任何困惑,莉莉便是解惑的不二人選。

莉莉從小喜歡寫作,來到台灣後開始以異鄉的生活經驗創作小說。由燦爛時光創立、至今已舉辦九屆的「移民工文學獎」(目前交由「英雄旅程」主辦)成為她的文學舞台。她從第一屆起開始參加,每年陪榜,但創作不懈,直到去(2023)年與今(2024)年終於分別以〈孤獨的故事〉與〈一段記憶〉獲得優選。這位業餘小說家近年因為更換雇主,工作更加忙碌,比較少到書店了。但燦爛時光在她的台灣生活將永遠占據很重要的一部分,不僅協助她完成文學夢,「也讓我覺得,原來在台灣是有人關心我們的。」

燦爛時光每年平均舉辦三百多場講座與活動,台灣的常客智均四、五年前造訪書店,是因為被「泰式綠咖哩」手作活動所吸引。他說,原本自己只是愛吃,對東南亞文化沒多大興趣,但隨著進出書店的次數增加,慢慢明白了燦爛時光必須存在的意義,「當有一個平台讓不同的文化互相接觸、了解的時候,應該可以有『除魅』的功能,降低彼此的誤會。」可惜疫情後,燦爛時光舉辦活動的次數有所調降,智均知道獨立書店經營不易,尤其燦爛時光的營運模式幾乎賺不了錢,能存在這麼久,讓他由衷感到欽佩。

「他們是靠理想在做書店吧。」他說,自己一直記得張正曾經描繪過那份「理想」的面貌,「當我們的社會已經可以很開放、包容,不需要燦爛時光的時候,這就是成功了。」

張正推薦/三本讓你更認識東南亞移工的閱讀書單

1.《草:榮枯有時,復返有時》移民工文學獎作品集

收錄「第八屆移民工文學獎」得獎作品、決審評審觀察與青少年評審評語,作品集裡集結來自越南、印尼、泰國、緬甸、菲律賓等移民工所寫的文學創作,並以作者母語和華文同時呈現。

2.《移工怎麼都在直播》

本書作者走入移工日常生活,以多年的田野訪談書寫移工朋友在台灣發生的故事,邀請讀者一起聽移工朋友們的笑與淚,感受他們真實的情緒與渴望。

3.《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

從 2016 到 2023 年,從台灣到越南,獨立記者簡永達持續跨國追蹤台灣移工議題,除了描繪鮮活的移工故事、在工作中面臨的困境與危機外,也深入制度面,討論職災補償機制與移工寶寶所觸及的人權議題。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整理自《VERSE》027 「跟移工做朋友」,更多關於移民工在台灣的故事請見雜誌。
購書連結:誠品博客來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郭振宇 編輯/Shelley Lai 圖片/ 木馬文化、春山出版社、英雄旅程 提供 攝影/吳昭晨
VERSE VOL. 27 和移工做朋友VERSE VOL. 27 和移工做朋友
  • 文字/郭振宇
  • 編輯/Shelley Lai
  • 圖片/ 木馬文化、春山出版社、英雄旅程 提供
  • 攝影/吳昭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