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CNFlower創辦人凌宗湧:在億萬年火山口下打造一座實驗花園

CNFlower創辦人凌宗湧:在億萬年火山口下打造一座實驗花園

CNFlower創辦人凌宗湧,曾出版《花藝大師到你家》、《每日美日》等書,其專業不只在花藝,更致力於探索植物、自然環境與生活的關係。

凌宗湧|1973年生,CNFlower西恩花藝創辦人暨設計總監,帶領一支從美學出發的國際花藝設計團隊,傳遞「讓花草進入生活」的理念,作品可見於杭州富春山居、西貢柏悅、W Hotel Taipei、上海璞麗與安縵等奢華旅宿,擔任品牌活動「跟著花開去旅行」花藝導師。同時是精品花藝品牌CNFlower創辦人、美好關係活動發起人。

CNFlower創辦人凌宗湧對於花藝美學的追求,從來都不只是局限在花藝,更致力於探索植物、自然環境與生活的關係。繼汐止「食養山房」前身與九份「數樹·私房」的荒地改造計畫之後,2018年凌宗湧再一次展開全新計畫,在陽明山竹子湖一方農地,開啟「與自然共生」的花園實驗。

通往花園的入口是一方簡陋窄小的木柵欄,低調嵌於樹籬之中,任誰都不知道內裡竟是台灣花藝大師凌宗湧一手打造的花園祕境。

自木柵欄入園,生機勃勃的自然氣息在眼前豁然開展,與一般常見規整的花團錦簇大不相同—開闢自山坡的園圃一梯梯向上層遞,以針柏覆蔽邊界,境內則錯落散植了聚叢成簇的花草與矮灌木;草木疏密有致,姿態舒徐,或簇擁小徑兩側,或蓬據梯田一隅,看似散漫奔放卻毫不蕪亂,恰到好處地掌握了設計與天然之間的平衡。

花卉的色彩是細碎而柔美的,輕快地綴於繁茂綠意之間;坐落高處的一幢農舍是整座花園的最佳展望點,黑壁板黑瓦,形制充滿簡樸之美;四下是不斷吹拂的微涼山風,若有似無地浮動了香草與花的氣味,偶得幾聲蟬鳴鳥音此起彼落的悠悠應和。整座花園洋溢著安靜而美好的生命力,與七星山主東峰的山色天光遙遙相對。拾階而上,越是靠近農舍所在的花園中心,景致越是令人屏息的壯美開闊。

農舍前方的大片梯田是綠意盎然的「野花園」,毗鄰農舍廚房的是「藥草香料花園」,後方則是種植了蔬果的「廚房花園」,圍繞農舍緣廊的則是可聽水音的「苔蘚庭園」。凌宗湧說:「這是一座億萬年火山口下的實驗花園,我在這裡體悟與大自然的相處之道,並追尋一隅屬於我的花園生活。」

自我與自然的共融哲學

英國知名電影導演賈曼(Derek Jarman)曾經說過:「如果一座花園不是草木叢生,那就算了吧。」(If a garden isn't shaggy, forget it.)這是凌宗湧非常喜愛的一句話,而他也一直夢想擁有一座表現自然之美的花園。

但台灣地處副熱帶與熱帶,四季並不分明,想擁有四季分明的花園有一定難度。海拔高度600公尺左右的陽明山竹子湖,因地處台灣北部,氣候環境近似海拔1000公尺,有台灣難得的四季分明。得知竹子湖有花農要出租農地,再度激起了凌宗湧的花園夢。

入手農地之後,凌宗湧便開始著手進行「改造」,實踐自己理想的花園樣貌,但在改造過程中遭遇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土地原有的花木面臨保留或移除的兩難,移植進來的花草不適應當地氣候環境,歐美園藝書的作法不適用等,促使他不得不調整原有的構想。

「很多失敗的嘗試,像是沒有存活下來的毛地黃和蜀葵,種下去後沒開過花的日本牡丹,或者被雨水淋壞了的西班牙馬鞭草。」凌宗湧笑說:「我想以自己想法詮釋大自然的自以為是,在這兩、三年來被大自然慢慢改變了。現在我知道『順應自然』才是真理,讓自我與自然共融。在放下完全掌控的那一刻,真正的園藝之路才開始。」

CNFlower創辦人凌宗湧,從在陽明山竹子湖的農地上,實踐他與自然共生的態度。

凌宗湧有一個「70—30」法則,70%是他依自己愛好與想法掌控的部份,30%則交予大自然決定;70%掌控度又以農舍為中心向外遞減:「我的主張就這樣跟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前地主遺留下來的植物,並不十分符合凌宗湧的喜好,但他認為全部推翻是最粗暴也最狹隘的方式,應該要找到它們跟自然的共融性。

「我以前不太能接受山櫻的桃粉色,但如果我一來就把山櫻都砍掉,改種不適合在台灣生長的日本吉野櫻,這種自以為是的美學,對大自然是一種更大破壞,」他說:「我應該為台灣原生植物找出最好的景觀搭配。」為彰顯對台灣原生植物的重視,凌宗湧也特別將冇骨消、燈稱等台灣原生植物植於花園的顯眼位置,一大盆的石蓮甚至就擺設在農舍的門口。

實驗一種新的生活態度

入主花園的兩、三年來,凌宗湧投入時間在花園生活,以眼觀察,用心感悟,經過不斷的嘗試與調整,慢慢摸索出與花園和諧共生的相處之道,一座理想中的山上花園逐漸成形。野花園的小徑兩側滿植香草,隨手摘了芳香萬壽菊與薄荷置入水杯,一邊品飲草香,一邊看冇骨消引來蝶舞紛紛與燈稱的柔美枝葉。

品嚐了現擷的紫蘇與燈籠果,農圃採來的蔬果及香草就在農舍的開放式廚房料理,剪來的花材成為妝點空間的花藝作品;在疊蓆和室旁的緣廊一人獨處,看苔蕨、筆筒樹與金狗毛等台灣原生植物齊聚一庭,一彎細流潺潺入池;樸質的農舍在他改造下成為品味卓越的山居小屋,資深露營愛好者的他在露台擺設了天幕和露營椅,營造愜意的戶外時光。他最愛的景致,當屬七星山的壯美大景。

「在現階段的人生,我更在乎的是可以在生活中擁有這樣的景致,」凌宗湧說:「這是我個人對奢華體驗的定義,就是在大自然中悠閒享受屬於自己的時間。」

回歸自然是世界生活趨勢,凌宗湧希望藉著這座花園,實驗一種順應自然的生活態度,融入園藝的生活方式,以及台灣園藝的可能性──他發現,台灣的所謂「園藝」以生產為主,並不是真正的人與植物的關係,也非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設計庭園的人不擁有一座庭園,也就不能從生活體驗發展真正屬於在地的設計美學。

屬於台灣的花園應該是怎樣的風格?凌宗湧認為,英國的「草木叢生」也適用台灣,因為這正是台灣大自然的樣貌。雖然生活在台灣,卻崇尚歐美日的花園風格,是因為台灣人一直沒有好好正視過自己土地的樣貌—因此他希望持續探索台灣原生植物以及屬於台灣的花園美學,從自身體驗出發,重新詮釋屬於台灣的農具與園藝工具,並討論如何讓大自然與台灣人的生活產生更多連結。

而在這座花園的下一步,凌宗湧希望到中高海拔地區延伸他的花園實驗,更分明的氣候,可以讓他探索並感受更多樣性的植物。

「我是逐花草而居的生活家,」凌宗湧笑道,「花在哪裡開,我就去哪裡生活。」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07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林蔚靜
  • 攝影/Kris Kang
  • 編輯/游千慧
  • 核稿/吳哲夫
林蔚靜

林蔚靜

喜歡山、攝影、台灣茶,以及用文字說故事。曾任《VERSE》資深採訪編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