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ʕ •ᴥ•ʔ 484 太可愛:網路可愛文化指南

台灣ㄉ當代字典:裝可愛無罪

ʕ •ᴥ•ʔ 484 太可愛:網路可愛文化指南

如何能夠把可愛運用在日常語言中?以下跟你分享幾個小撇步,讓你講的可愛,用得更可愛,在網路發文時輕鬆提升個人好感,一起成為討喜的網路世代!

《台味誌》兼就曰設計創辦人洪資皓 Ryan Hong 談「裝可愛文化」

說起台灣人的「可愛」文化,除了軟綿溫柔的台灣腔時常被歸類為一種可愛的說話方式,深受日本可愛文化、顏文字文化影響的台灣,也將這些特點融會貫通在我們的網路文化上,留下一道獨特的台式可愛風景。

可愛的發文,拉進螢幕另一端的距離

網路世界中的言語表現,比起面對面說話,缺少了肢體語言跟細微的表情變化,猜測對方文字背後的情緒也演變成一種閱讀空氣的方式,如何將日常生活的常用語透過替換及諧音,讓發文變的更可愛且不具攻擊性,是一門看似容易實則需要下功夫的新興學問。如何能夠把可愛運用在日常語言中?以下跟你分享幾個小撇步,讓你講的可愛,用得更可愛,在網路發文時輕鬆提升個人好感,一起成為討喜的網路世代!

一、句尾語助詞替換

文字借代是最簡單的方法,可以讓嚴肅的話題變得柔軟,刺耳的語句變得舒服。而利用中文或台語的諧音字替換掉句尾的助詞,也可以使整體文句變得可愛也兼具俏皮。以下示例:

1-1.「喔」改成「呦」或「哦」

「喔」帶給人比較乾脆決斷、冷酷的感受,如將結尾助詞「喔」改為較為可愛的「呦」或「哦」,整體感受瞬間變成粉紅色,空氣聞起來都甜甜的。

例:
你白痴喔 → 你白痴呦
不要鬧喔 → 不要鬧呦
我要生氣了喔  →  我要生氣了哦

1-2. 「啊」改成「ㄚ」

「啊」帶給人比較驚訝、情緒起伏較大的感受。如將「啊」改為注音「ㄚ」,情緒瞬間平緩,帶有一點憨厚、呆呆的感受,特別推薦給需要據理力爭、但卻不想起衝突的狀況。

例:
不是我啊 → 不是我ㄚ
我就不是故意的啊 → 我就不是故意的ㄚ
真的啊  →  真的ㄚ

二、善用符號

2-1 符號界的輕柔呵護「~」

波浪符號為緩解情緒的最佳後綴,當你將句點替換為「~」,整個世界都俏皮了起來,嚴肅的場合瞬間變得親切(公關文稿慎用,莫忘蝴蝶姊姊道歉文事件),憤怒的情緒也變得友善!

例:
為什麼又遲到了? → 為什麼又遲到了~
不要再說了,我不要聽。 → 不要再說了~我不要聽~
你在跟我開玩笑嗎?!  →  你在跟我開玩笑嗎~

2-2.✌️('ω'✌️ ) 顏文字 ✌️('ω'✌️ )

自從日本行動電話開始風行顏文字之後,這些用符號打出來的圖型持續流行,可以在日常聊天中表達更多的情緒跟意涵,也能做俏皮的回覆或貼圖使用,甚至發展出更多動漫情境。比起用貼圖的赤裸直接,顏文字需要的是更多的想像力和創意。

例:
翻桌 → (╯°Д°)╯ ┻━┻
小貓 → ₍˄·͈༝·͈˄₎ฅ˒˒
小熊 → ʕ •ᴥ•ʔ
啾咪 → >.^

三、不一樣的文字替換

自從「IG 腥三寶(張藝、敗犬、垃圾文)」開始風靡年輕人之後,除了圍觀限動連載的奇人異事外,流行語也自此發源。最有名就是將「會不會」 改寫為「 慧不慧」,「發瘋」改寫為「發芬」。雖然何時開始已不可考,不過這些文字改寫的用法已經變成粉絲的群體標籤,當你看到某人使用「慧不慧太誇張ㄌ,我要發芬」等此類用語,你就知道他不是「藝家人」(張藝粉絲的自稱)也是「Stupid 垃」(「垃圾文界的一位美少年」粉絲票選出的暱稱)。

可愛不死,只是進化

分享到這裡,「可愛」或可被列為台灣人重要特質之一,是一種極其台式的溝通方式——用對方更容易接受的語句模式,使對方同意原本難以同意的話語、要求。無論溝通方式如何隨著時間、科技不斷進化,不管是從以往大量的口頭溝通還是演進到電腦打字,「可愛不死,只是進化」,帶點可愛的文字除了讓人感到友善,也是搭起友誼橋樑的第一步,當你希望在虛擬的群體裡建立自己的存在感時,除了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外,你的發文也必須有.點.可.愛!ʕ •ᴥ•ʔ



回到專題:台灣ㄉ當代字典:十個呈現台灣新世代的文化關鍵字

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
  • 文字/Ryan Hong
  • 刊頭圖片設計/貓取 陳思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