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 × VERSE 〈春遊賞花:30個賞花提案〉
如何守護台北之肺?專訪楊平世執行長:在花開的季節,大安森林公園的一場春日饗宴
想在台北市中心,覓得最適合野餐賞花的地方,大安森林公園——是許多人不假思索提出的答案,透過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執行長楊平世的分享,我們探入台北之肺的育成之路。
每年春天,大安森林公園總是花團錦簇,杜鵑花盛開、繡球花綻放、鳶尾花搖曳,是賞花、野餐的好去處。其實,大安森林公園的綠意美景並非與生俱來,是經過長年努力,才逐漸蛻變而成。
「以前這裡的樹木長不高,土壤硬得像石頭,颱風一來,樹就倒了一片。」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的執行長楊平世回憶道,「現在你看到的大樹、花海、甚至螢火蟲,都是一步步復育回來的。」
與大安森林公園「杜鵑花心心」同樣受歡迎的繡球花園
從土壤開始,讓森林真正成長
儘管今日大安森林公園中的樹木已相當高大,但過去這些樹有很長一段時間都長不高。「我們發現,當年公園開園趕工種樹時,地底下埋了很多建築廢棄物,讓土壤變得異常堅硬。樹的根系無法深入,樹自然也長不好。」楊平世執行長解釋。
於是自2015年開始,基金會密切地與國內外專家合作,邀請日本的樹木醫生、美國與新加坡的樹藝師參與研討會,集思廣益診斷公園樹木的健康狀況,同時進行土壤改良,才逐步改善了土壤透水性,也開始以更科學的方法修剪樹木,讓樹冠透光、根系能夠發展得更穩固。楊平世執行長補充,「現在來到公園,你會發現這裡的樹比以前茂密、高大,強烈颱風過後,樹木也比較不會被吹倒了。」
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楊平世執行長
春天最美的角落
除了森林的復育,基金會也致力於讓公園的花卉多元綻放,尤其每年春天的「杜鵑花心心」與繡球花園,儼然成為遊客拍照與散步的熱門景點。三月時,可見各地民眾專程前來賞花,楊平世執行長得意地說,「我們甚至看到有遊覽車載著整團的遊客,來這裡專門拍杜鵑花。」
「這裡以前也有種杜鵑,但效果沒有現在這麼好。」他分享,基金會想創造一個真正可以遊玩的花園,而不只是零星、點綴性的種植。於是從2019年開始,他們重新規劃公園內的花卉景觀,歷經無數次試驗,終於讓三月的春天都有數百盆杜鵑花綻放,從白色、粉色到桃紅色交織成層層花海,再加上繡球花、櫻花、鳶尾花等其他花種,整座公園色彩明豔動人。
北市首座生態廁所
不用化學噴藥,100%友善環境的「生態防蚊」
然而,要讓遊客能夠真正自在享受園中景致,杜絕蚊蟲干擾是相當重要的挑戰。
「以前很多人來這裡賞花、野餐,常常被蚊子叮得滿身包。」楊平世執行長苦笑著說,「尤其是小黑蚊,真的讓很多人對公園又愛又怕。」思量了許久,曾任台大昆蟲系教授的他,捨棄噴灑化學藥劑驅蚊的做法,決定實踐最天然的「生態防蚊」。
「我們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從源頭控制蚊子孳生的環境。」他解釋,為了降低蚊蟲密度,基金會的志工們清理竹林、疏通水溝,修剪樹木提高透光度,讓風能夠吹進來,進而減少蚊子的繁殖機會。此外,還利用蘇力菌、草木灰與黑殭菌等防治法,來抑制蚊蟲數量。結果證明,這種生態防蚊方式真的有效,大安森林公園成為台北少數「幾乎沒有蚊子的公園」。
獲獎連連的活水飛輪
若經常路過大安森林公園,還能發現各個入口架設著免費的天然防蚊液,任何民眾都能免費使用,讓無論從事日常的休閒活動,甚至特定時節的野餐、賞花活動,心境都更加舒適自在。
全球首創,在市中心看見螢火蟲
早春的花讓公園生機盎然,而暮春時節的螢火蟲,則為公園增添了平靜與浪漫。
「沒有人相信,可以在台北市中心搭捷運就能看到螢火蟲。」楊平世執行長自豪地說,「但我們做到了!」從基金會甫成立的2015開始,他們就持續在公園內復育螢火蟲,從生態池的水質改善做起,並引入螢火蟲幼蟲的食物田螺與川蜷,同時調整園區內的燈光,減少光害對螢火蟲的影響。
2016年的某天夜晚,基金會成員在巡視時,驚喜地發現第一隻發光的螢火蟲。「那一瞬間,真的非常感動!」這些螢火蟲不僅回來了,數量還逐年增加,如今每到五、六月,螢火蟲生態池邊便閃爍點點螢光,走近生態池就彷彿踏入一片小星空。
成立十年,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凝聚著熱愛自然生態的產官學民,為提升公園的環境品質、多元生態不遺餘力,因為有著這群人的守護,大家不必千里迢迢,在市中心便能探見自然生態最美的模樣。
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
全聯福利中心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於2014年成立「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致力於守護生態環境,展望美好共榮未來。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