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既平等卻又歧視?台灣性別的平行時空

台灣ㄉ當代字典:厭女恐同仍未消失

既平等卻又歧視?台灣性別的平行時空

等等!明明我們還是滿常看到「台女不EY」、「母豬母豬,夜裡哭哭」、「女權自助餐」、「臭甲」或是「肛肛好」這類的言論滿網飛,莫非小小的台灣存在著平行世界?到底是什麼導致「既平等卻又歧視」的狀態同時存在呢?

《臺灣沒說你不知道》系列出版作者何昱泓談「厭女恐同仍未消失」

2019 年,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主計總處公佈的《「2019 年性別圖像」》也顯示台灣性別平等程度居亞洲之冠,世界第 8 名。哇!那還真是一個非常性別平等的國家,看來應該沒有什麼性別的問題了吧?(全劇終)。

等等!明明我們還是滿常看到「台女不EY」、「母豬母豬,夜裡哭哭」、「女權自助餐」、「臭甲」或是「肛肛好」這類的言論滿網飛,莫非小小的台灣存在著平行世界?到底是什麼導致「既平等卻又歧視」的狀態同時存在呢?

厭女恐同話從頭

這可得從厭女與恐同是什麼來細細說起。厭女(Misogyny),指的是針對女性的憎恨、厭惡及偏見,或是對女性的害怕,甚至包含女性的自我厭惡;恐同(homophobia),亦稱恐同/反同症,是指對同性戀的排斥,可能是基於恐懼,有時也涉及到受宗教信仰及社會文化的影響。

厭女與恐同當然不是當代社會獨有的問題,在過去傳統的父權體制下,男性需要有「男性的樣子」、女性也得成為「男性價值中的女性樣貌」,在這樣根深蒂固的價值觀之下,不在框架內的行為都是被排斥的,當性別氣質無法符合主流價值的框架時,便或多或少遭受到言論羞辱,公眾人物更是如此,如馬英九就任總統期間,就有曾被暗示與金溥聰擁有「特殊性關係」、馬習會後的「屁眼給中國捅」等語句出現;而於 2016 年順利當選成為台灣第一位女總統的蔡英文,也曾被說過「穿裙子的不能當三軍統帥」,進而被要求承認自己的性向,蔡英文於國際婦女理事會執行委員會致詞時曾說:「台灣不會因為有女總統,就沒有性別不平等的問題。」在 2020 年的今天,使用與性或性別有關的羞辱性詞彙來攻擊不符自己立場的政治人物,依舊是司空見慣之事。

西甲大戰與母豬教的具象化

這幾年,隨著網路的發達,在 PTT、臉書、IG 等平台上發言成本日漸降低,仇女恐同言論更是愈演愈烈。

從 2009 年 LGBT 族群在西斯(SEX)版發同志相關文章引爆的「西甲大戰」、2011 年嘲諷台灣女性與外國人調情與交往的「CCR(Cross Culture Romance)大戰」,一直到 2015 年八卦(Gossiping)版高喊「母豬母豬,夜裡哭哭」的「母豬教」興起。這些逐漸攻佔版面的「玩笑話」至今已成了網路討論區的重大衝突,使得公共討論變得困難。

分離且平等是真平等?

等等,同志可以結婚,女人也可以當總統了,到底大家還在吵什麼?

其實,在這個看起來往前邁進一大步的社會,為數不少的聲音都仍然反映出「只要不是我、反正不是我」之心態,獨立於「男性為主」西斯版的的法西斯女性性版(feminine_sex)與 LGBT-SEX 專版等,乍看之下是給了少數人一塊淨土,但這種做法,是否真有助於不同性別與性向之間互相理解彼此呢?

可能有人會覺得,不過就是網路世界虛擬帳號的留言,關掉回到現實世界不就得了嗎?其實,正是「不就是虛擬世界的留言而已嗎?」的想法,使得許多人在網路留言時,難以同理對方的感受。或許,在法律上我們能逐漸讓所有人都能被看見、被保障,但在自由的網路世界裡,要能更溫柔地理解彼此、尊重每一個個體這個功課中,我們還有一段路需要一起摸索、一同前進。



回到專題:台灣ㄉ當代字典:十個呈現台灣新世代的文化關鍵字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何昱泓
  • 刊頭圖片設計/貓取 陳思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