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食物設計師蕭維政的家:家是人生最忠實的倒影

食物設計師蕭維政的家:家是人生最忠實的倒影

廚房始終是這個家、也是食物設計師蕭維政的人生主場景。隨著年歲更迭,他開始修身養性,連帶讓空間氣場一起轉場,在其中越來越靠近自己。

食物設計師蕭維政。

廚房始終是這個家、也是食物設計師蕭維政的人生主場景。十多年來,他把家打造成一展才華的舞台,白天是工作室,晚上是招待親友的公共食堂,以一桌桌好菜創造鬧熱人氣。如今,隨著年歲更迭,他開始修身養性,連帶讓空間氣場一起轉場,在其中越來越靠近自己。

蕭維政家的門一開,一反最著名的風水準則「開門不見灶」,敞亮的開放式廚房裡躺了一排三個爐台,大搖大擺地見客。

畢竟這是他最引以為傲的地盤。設施齊全,料理節目《大叔玩料理》全集、全聯福利中心的《爸爸回家做晚飯》系列都就地取景拍攝;十多年來,愛開伙宴客的他從這裡端出過上千盤菜,不下千人(不誇張)先後圍坐爐台前的木桌——家中不乏留下些星光熠熠的痕跡,像是陳奕迅送的麻將、舒淇捎來的金馬聯名大同電鍋。

15年前,繼母把這間空下來的舊公寓交到蕭維政手上,跟他說:「反正房子三十幾年了,就隨便你弄吧!」再來的時候,她下巴差點掉下來:「牆呢?」

人生中第一次有個地方任自己主宰,當然要「報復式」實現與家人同住時不能滿足的願望。如今方正的45坪空間裡,傳統的四房一廳格局不見蹤影,三分之一都成了廚房加餐廳,剩下大半是客廳,最後的小邊角才留給主臥,「本來也覺得有點怪,但後來想通了,如果外面每個空間都有確實的功用,房間只有純粹睡覺時才想進來,做那麼大要幹什麼?」

現在,客廳兩側的玻璃拉門一拉,環繞音響、落地喇叭一開,蕭維政就能泡在封閉音場裡聽心愛的古典樂,再也不會有要和人搶電視的戲碼,「但這多少也因為客人從來不坐來這裡啦。」他呵呵笑,手指著餐廳,「大家都是來吃飯的,那邊才是我家真正的客廳。」

完全依照個人做菜習性打造的寬敞廚房。比起風格亮麗,蕭維政更在意功能性,十幾年來維持相同動線與配備,卻始終堪用。

人生上半的舞台

畢竟工作和料理緊密相關,把廚房做大是蕭維政一開始就打定的主意,「但其實原本完全不知道自己愛請客,是大家都太愛來這個空間吃飯了。」

能坐下八人的橢圓形大餐桌和廚房之間沒有分隔,蕭維政煮菜時能正對人們,不錯過任何一個話題和享受的表情,「我習慣備十道菜,一樣一樣做,看大家吃不下了我就停。」期間除了有等待燉煮的時間偶爾跑出來坐一下,他多數都站在爐台後,自在又周到地一起邊吃邊聊。

而廚房讓人待得舒服,則多虧開餐廳的經驗,讓蕭維政太了解身為一個廚房重度使用者,怎樣對自己來說最方便。當年他二話不說,全部廚具直接找廚具商訂做:量測過手臂長度、確保切菜時不會聳肩的料理檯面;瓦斯爐、電磁爐、炭烤爐缺一不可,油煙就靠可升降的大型抽油煙機和透明拉門,在必要時即時畫出一條結界。

有許多年,他相信端出的食物最好是沒人吃過的,味道越新鮮越特別、口味越刺激越爆炸越好。他會為了搗出香氣最滿的香料,大老遠從泰國扛回十公斤的石臼;沒事就穿梭大街小巷找尋各種獵奇、罕見的進口食材;當年他擔任「愛丁堡餐廳」主廚,在還只有罐頭肉醬麵的台灣市場率先引進正宗義大利麵,那時參考的原文食譜也都還留著,疊在餐桌旁成為一面書牆。

「就是喜歡炫技跟誇張啊,整排帶骨三排牛肋排要燻烤十小時,但只要聽到大家說:『好好吃喔!怎麼會這樣配,都沒想過!』就覺得好爽,好爽。」他承認餵飽自己的,一度是人們的驚嘆和掌聲。

十多年來,廚房始終堪用,幾無變動——除了牆壁持續在換新。蕭維政覺得刷油漆療癒,每當想轉換氛圍,就會花上幾天、幾百塊,用平板羊毛刷油漆,從最初的亮橘、灰藍,明度一路減,直到變成眼前安靜沉默的深灰,也悄悄揭露了他在心境上的改變。

沒有待在廚房與餐廳時,蕭維政時常走進屋子另一頭的和室冥想靜心。(這種時候,他會拉上門、請貓咪柑仔先自己玩一下)。

從吃到生活,都回到本質

四年前,蕭維政過50歲生日,送自己的禮物是把橘貓柑仔接回家。柑仔卻沒參加過幾場鬧熱的家宴,除了因為疫情,也因為主人開始花越來越多時間走進自己的內心。

這些年蕭維政持續在學習「身心靈」,也逃不開「煮夫」宿命,每當有長達幾天的課程活動,朋友們就請他去幫忙煮飯。為了幫大家減少對食欲的依附,更專心地覺察食材本質,他也用一貫對料理的敬業和耐心,嘗試拋掉自豪的華麗調味,煮素食,甚至練習無油無鹽,「一開始真是災難!好難入口!後來發現只要食材好,加上善用所有部分,刮下的果皮、核啊、芯啊通通拿去熬成高湯……就能提出食材本身最獨特的風味。」

學會在料理的過程裡把自己藏起來後,蕭維政越加對天地感到敬畏,「被土地滋養,被太陽光好好地照射⋯⋯這樣的栽種過程本身就讓人感動,食材不需要我的『photoshop』,我覺得自己的角色好像⋯⋯沒有那麼重要了。」令他享受的,從掌聲變成好好對待每一個食材的過程,人生下半場的自得其樂,不再有觀眾也無妨。


蕭維政依然講究,只是不再鋪張。他仍習慣每天走進廚房,更多時候是簡單煮碗麵餵飽自己,「不覺得口味也會返祖嗎?」他打開冰箱,拿出一罐罐一次煮好分裝的肉燥、紅蔥酥、豬油,方便料理曾經不屑端上桌的家常菜,「還是有朋友來吃飯,但是(餐桌上)沒有爆點了啊,大家也不再覺得是來被『請客』,改叫自己『蹭飯』團。(笑)」

其他時間,他會走進房子另一頭鋪著榻榻米的和室——原本嫌採光不好、待不久的小房間,這幾年逐漸被布置成靜謐的放鬆空間。他冥想、在正午時做艾灸,從瑜伽墊、古琴到頌缽,每新添一個物件,就標示著他對自身又多一分的關照和了解。

「所謂境由心生嘛,外境都是我們心裡的投射。心走到哪邊,外在世界也就會長成相對應的樣子。」如今他這麼想,而眼前的家就是最忠實的倒影。

由心而生的的四個角落

➊ 內嵌式廚具收納槽
這個廚房的料理用具理當多,但毫不凌亂,歸功於這排沿著牆面的筆筒式收納槽。每個槽位都可自由抽起,隨時換位組合,也不用擔心不好清洗。

➋ 鍋子區
蕭維政有三十幾個鍋子,但他偏好一目了然,密閉式收納櫃卻從來不在規劃裡:「找起來很難找啊,尤其我是heavy user,方便性最重要!」

➌ 靈性小物區
《般若心經》、水晶、各地撿回的石頭、線香盒,還有漂亮繡布遮住的一支調頻用古琴……都是他自踏上身心靈探索之旅後搜集而來的寶物。

➍ 書牆
旅行時順便帶回一本當地的食譜書早就是蕭維政的習慣。其中最多本來自他「喜歡到幾乎有鄉愁」的義大利,從帕馬火腿到義大利麵聖經,應有盡有。

PROFIL|蕭維政
人稱老蕭,台大土木系畢業。拍過片,曾任電影《多桑》美術助理、廣告製片;會煮菜,當過愛丁堡餐廳、Dimmer Café Bar主廚。後結合兩項專業,成為台灣第一代食物造型師,拍攝麥當勞、肯德基、摩斯漢堡等知名品牌廣告,並擔任《總鋪師》、《健忘村》、《吃吃的愛》等電影美食顧問,為電影設計食物。最新參與、即將上映的作品是影集《美食無間》、《妮波自由式》。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19封面故事「文化如何創新?」,更多關於台灣文化創新的故事請見雜誌。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李尤 攝影/連思博 編輯/章凱閎
文字/李尤 攝影/連思博 編輯/章凱閎
文字/李尤 攝影/連思博 編輯/章凱閎 核稿/高麗音
文字/李尤 攝影/連思博 編輯/章凱閎 核稿/高麗音
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
  • 文字/李尤
  • 攝影/連思博
  • 編輯/章凱閎
  • 核稿/高麗音
李尤

李尤

1999。張開眼睛打開心,邊寫字邊看世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