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輝專欄:師父,和他的師父
「一代宗師」葉問的出生年份有兩個版本,1893年和1899年,惟可確定他去世於1972年12月2日,距今正好半個世紀;也可以確定,葉問的喪禮,入室弟子李小龍並未現身,而原因,有三個版本。
「一代宗師」葉問的出生年份有兩個版本,1893年和1899年,惟可確定他去世於1972年12月2日,距今正好半個世紀;也可以確定,葉問的喪禮,入室弟子李小龍並未現身,而原因,有三個版本。
一個說法是李小龍那年頭已是國際巨星,不願再跟葉問扯上關係。當時的功夫雜誌《新武林》訪問了他的十多位師兄弟,他們都說了重話,暗示李小龍忘恩負義。另一個說法是,李小龍那時候正在美國進行腰脊手術,人不在港,僅能在醫院病房裡遙祭恩師。至於第三個說法,出自李小龍摯友小麒麟之口,他讀了《新武林》的報道,約記者見面,透露李小龍當時日夜趕拍《死亡遊戲》,連續兩周未跟外界聯絡,就這樣,陰錯陽差,未能親到靈堂。
李小龍從未對此事多所解釋,只在三個星期後,忽然出現在葉問的家祭上,神色哀傷。祭拜結束,他闖出門外,沿著太子道奔向九龍塘方向,記者緊跟在後,眨眼已被擺脫。記者認為李小龍是在迴避採訪,我卻隱隱猜度,李小龍意欲在行疾走的速度裡暫忘師父逝世之悲,奔跑之於他,是療癒,是止痛。
李小龍在1959年離港赴美,此前數年,跟葉問學習詠春,深受肯定。此之所以我想像在離港前夕曾有這麼一幕:葉問叫李小龍陪他散步,兩人走到深水埗碼頭,一片漆黑,路邊騎樓下,暗影幢幢,企街妹在兜攬生意,不絕於耳地飄來笑聲浪語,像海面拂過來的風,有鹹濕的味道。葉問開玩笑道:「到了花旗,別忙著跟鬼婆胡混,糟蹋了一身武功。」小龍調皮地說:「學了詠春,不用在鬼婆身上,太可惜了吧?為國爭光啊。」葉問作勢揮掌打他的後腦勺,啐道:「阿飛!」小龍閃身避開。
葉問忽問:「小龍,你為什麼鍾意打功夫?」這問題難不倒小龍,他從習武當天開始已經有了答案,天地為證,他知道打出每一拳、踢出每一腳的理由。所以小龍篤定地說:「功夫讓我感覺到自己的堅強。我是個強者,我鍾意做個強者。」頓一頓,他反問:「問公呢?為什麼鍾意打功夫?」
葉問聳肩道:「跟你相反。詠春讓我學懂了柔軟,如風,如水。風無形,水無狀,可是無堅不摧。」
兩人並肩慢慢走過幾條街,小龍對葉問說了抵達美國後的許多盤算,葉問沉默聽著,突然,迅雷不及掩耳地輕揮一掌,不偏不倚地拍在小龍胸前。小龍「呀!」了一聲,不解地望著師傅。葉問笑道:「師傅一直想去花旗走一走,可是,老了,走不動。剛才的一掌代表師傅。小龍,你把詠春帶過去,讓鬼佬開開眼界。」
小龍默然無語。明早登船離港,萬水千山,他雖具雄心壯志,心底始終忐忑,不清楚鬼佬的江湖是個怎樣的江湖,但師傅今夜這麼一說,他頓時有了撐持,多了幾分底氣。他要把詠春帶去美國,然後,再把自創的拳術帶回香港。感懷之際,葉問忽然道:「對了,耍兩招你從邵漢生那邊學到的『節拳』俾師傅睇睇。」邵漢生是武打演員,教過李小龍幾招節拳。師傅有命,李小龍照辦,對著空氣打出兩記連環中拳。葉問頷首笑了,勾一下手指,示意李小龍朝他正面進攻。他遵命打出第三拳,不知何故,葉問竟然不閃不避!李小龍硬生生地收住拳頭,葉問卻踏前半步,主動讓左肩吃了拳頭,「嘭!」一聲,雖然力度不大,但打中了就是打中了。
小龍大吃一驚,急道:「問公,沒事吧?」葉問擺一擺手,道:「冇事,師傅捱得起。詠春是寶貝,但詠春有它的局限,你就把這一拳視作打敗了師傅,也替詠春打開了局面。去到花旗,放膽走自己的路、過自己的橋。」小龍領受葉問的好意,心頭一熱,但抿嘴忍住了淚水。他替葉問揉了揉肩膀,跟師父相視一笑,然後陪伴葉問回到門前。道別之際,他向葉問提了最後一個問題:「問公,武林裡你最佩服誰?」
「還會有誰?」葉問哼了一聲,道:「當然是我師父。」小龍道:「理由呢?」「就因為他是我師父。」葉問回答。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猝逝於九龍塘。問公和小龍,陰間重逢,自有一個我們都看不見的江湖。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15封面故事「是男生,是女生,是流動與多元」,更多關於性別流動的故事請見雜誌。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馬家輝
香港土生土長,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畢業後,赴美,取得社會學博士,回港,教學之餘,勤寫作,著有長篇小說《龍頭鳳尾》和《鴛鴦六七四》,另有散文集《死在這裡也不錯》和《中年廢物》等。長篇小說「香港三部曲」最終章《雙天至尊》,正在努力中,有機會完成,但沒把握完成,看著辦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