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曼:食物設計通識課
陳小曼專欄:厭食心理學 《艾蜜莉在巴黎》的真實處境
演出當紅影集《艾蜜莉在巴黎》的主角Lily Collins,戲外的他曾在2008年時患上厭食症,當時甚至未滿20歲⋯⋯厭食症嚴重影響了當今世界。
似乎不得不從最近引起世界波瀾的那位勇闖巴黎的艾蜜莉女士【註1】說起⋯⋯別急著轉台。我要說的是這位女孩的前世——噢不,我意思是,飾演她的Lily Collins。
這位當今炙手可熱的演員,在劇中精湛地傻、精湛地理直氣壯、精湛地讓全世界暫時移轉了愁雲慘霧,不論是忙著挑剔巴黎太乾淨不像巴黎、包包放那麼遠怎麼沒被偷,或者看穿劇本的諷刺幽默,你是否徹底相信這個向前衝的呆呆美少女本就那麼天真爛漫?
Lily Collins在2017年由Marti Noxon執導的電影《深刻入骨》中飾演罹患厭食症的20歲少女Ellen。劇情發展如你可以預料的那樣,人生原先看似順遂的Ellen隨著劇情開展,生活陷入了低潮,瘦到皮包骨卻無法下嚥,最終被家人強制送醫;在醫生的幫助之下,才漸漸復原,對自我重拾認同,也恢復體重,脫離生理與心理上的危險處境。
事實上,戲外的Lily Collins,也曾在2008年時患上厭食症,當時的她甚至未滿20歲。
在禁慾主義盛行的16世紀的修道院中,早已因宗教風氣出現厭食情況,但當時被當作神聖、正向的修道成果;「厭食現象」(Anorexia mirabilis)甚至被稱為「奇蹟」的一種。直至1868年,英國醫師William Gull才系統性地針對當時有相關症狀的四位女士病症觀察、研究、治療,並透過論文將導致她們的進食障礙與焦慮行為正式定名為「Anorexia nervosa」。
2010年,法國知名模特兒Isabelle Caro因厭食症過世時震驚世界。事實上,現在法國有60萬年輕人患有飲食失調症,其中就有四萬人是厭食症。飲食障礙是在15至24歲人口中第二大死因,僅次於車禍。為此,法國政府在2017年通過法令,規定該國境內所有職業模特兒都必須透過醫生檢驗維持BMI不低於標準值。
這些在真實上演的境遇,呼應《艾蜜莉在巴黎》中艾蜜莉的處境——似乎所有人都告訴她應該要怎麼做才是對的。
「認知心理學」是在研究個人如何獲得生活裡的各種訊息,然而,當今我們獲得訊息的管道是人類史上繁雜程度的巔峰,對於認知自我、社會的感官經驗、判斷、理解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混亂。美國社會心理學家Solomon E. Asch提出「從眾」(conformity)的概念,並透過實驗證實多數人們會因群體標準改變自身行為。
根據2018年的資料,台灣的Instagram用戶高達七百多萬人,其中15至34歲的使用者占六成。在社群媒體追求空泛的肯定,已成為一種成癮症,加上演算法的作用,我們時常處在合法但危險的資訊環境中。鄭芬蘭在《教育大辭書》提到,布羅本(Donald Broadbent)在應用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類並非被動地等待刺激,相反地,會主動地搜尋刺激。
我們面對的問題明明顯而易見,卻很少受到關注。情緒像是溫度,是連續性的狀態——醫學認定38度為發燒,但37.5度時並非「沒事」。厭食症患者居高不下,令人擔憂的並不只是其根源憂鬱症,而是被整個社會忽視的群體失落,以及對之習以為常的事實。
「認知行為治療」被認為是當今最顯著的心理治療方式,其中很重要、也很困難的部分在於「覺知」(awareness);然而,若非達到需要治療的標準,如足以被稱為「發燒」的38度,我們如何透過自我對話調整焦慮、失落、傷心、憤怒?
在《情緒之書》中,作者Tiffany Watt Smith明確指出,「痛苦」的相反並非快樂,而是平靜。而「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之父」塞利格曼的暢銷書《邁向圓滿》中亦揭露,社會普遍追求快樂的風潮是目的性的、且當中包含許多矛盾;在這本書中,知名的「快樂計算公式」終也受到「平衡報導」,被批評像是披上糖衣的功利主義。
我們必須理解,就像日出之於海平面,矛盾總是存在於快樂當中,平靜也可能出現在洶湧的情緒後面。但要記得,夜晚再長,海浪再翻騰,遠方總會有光冉冉升起。世界究竟荒謬或夢幻?我們何嘗不也是活在瘋狂裡的艾蜜莉。
Face some hard facts and you could have an incredible life.
——《深刻入骨》(To the Bone,2017)
【註1】自Michael Pollan於2013年出版的著作《Cooked:A Natural History of Transformation》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03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陳小曼
食物設計師。實踐大學建築系學士、米蘭工業設計學院食物設計碩士,現居於台灣。從建築、食物造型發展到食物設計,擅長以文本發展概念並打造感官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