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料理YouTuber王培仁:因相互尊重而美好的素食之道
位於台北市文山區的仙跡岩山腳,實木日式拱門映入眼簾,氛圍靜謐。石板路一旁,竹籃盛滿春梅,待曬乾後準備拿來做梅乾。隱身於城市的這個空間,是蔬食料理人王培仁的工作室。
位於台北市文山區的仙跡岩山腳,實木日式拱門映入眼簾,氛圍靜謐。石板路一旁,竹籃盛滿春梅,待曬乾後準備拿來做梅乾。隱身於城市的這個空間,是蔬食料理人王培仁的工作室。
年逾70歲的王培仁,過去曾是學校美術老師,退休後開設「培仁烹調工作室」預約私廚,後來為了讓更多人享用蔬食,將私廚改為教學工作室,並從2019年開始在網路上分享蔬食料理的教學影片。其中〈外酥內軟蔥油餅!媽媽的媽媽祖傳〉,從揉麵團到切下厚實蔥油餅的酥脆聲音,療癒的烹飪過程吸引了近650萬人觀看,讓大家關注到這位蔬食料理人。
王培仁自小就因為對肉類氣味敏感而較少吃葷食,記憶中最難忘的一道料理,是冷天裡的一碗白菜麵疙瘩。「小時候因為家裡要省吃儉用,每當天冷,媽媽最常煮一大鍋熱呼呼的麵疙瘩配上白菜,每次我都會吐出長長一口氣,說:『呼⋯⋯好滿足』。」
直到39歲接觸宗教信仰,王培仁才在師父的邀請下,正式奉行純素飲食。
剛開始吃純素其實是件難以適應的事。王培仁曾夢見自己去夜市逛了一圈,發現街頭巷尾都只有葷食,醒來懷著一股沒吃到東西的悵然——夢境似乎也反映著30年前的素食選擇有限,不像現今有蔬食拉麵、蔬食漢堡可以選擇,這也促使她花費更多心思在鑽研料理,從過去吃過的葷菜為靈感,想像製作素菜時可以怎麼發揮食材和料理方式,「吃得健康之餘,開心也是很重要的事。」
王培仁回想自己曾花費整整一年構思「花生豆腐」的食譜,連睡覺時都在思考要怎麼調整醬料的味道。想起這段適應期,王培仁笑說,「我不是會為許多事操心的人,怎麼會為下廚花費這麼多心思?」
原因其實很簡單,「喜歡一件事情,是會一直持續下去的。」她堅定地說,也希望藉由分享這份「喜歡」,讓更多人理解素食並不只是清湯寡水,或需搭配厚重調味料才能入口。而過去15年開設預約私廚、出版食譜,以及拍攝料理教學影片,都是分享的橋梁。
觀察到近幾年人們對蔬食的反應熱烈,及越來越多吃素的倡議,王培仁樂見此狀之餘,認為「相互尊重」將是更重要的事。「有的人是為了動物,有的人心想環保,有的人甚至是為了『趕流行』,每個切入點都很好。」她更不認為「不吃素」是一件錯誤的事。「我常看到宗教中奉行吃素理念的人的排他意識很強烈,但兩種飲食習慣其實都可以設身處地為萬物著想。」
從自身的信仰和飲食習慣出發,透過私廚、教學與影片的形式,使蔬食料理脫離一成不變的印象,王培仁透過蔬食與他人建立連結,也希望讓更多人認識蔬食的美好。
踏出工作室回頭望,只見王培仁笑咪咪地轉身,拾起鍋鏟,煩惱如何料理台面上的食材以迎接盛夏,一如往常。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12封面故事「今天,我想來點蔬食」,更多關於蔬食的故事請見雜誌。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陳葶芸
文字工作者。曾就讀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台大心理所。試圖以寫作,留住生活中賴以過活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