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ㄉ當代字典:政治成癮的台灣人
吃一口酸甜的芒果乾,聊聊古今政治成癮的台灣人
印象中打從民主化以來,臺灣總會週期性地會被某種神奇的加工食品所包圍,舉國上下爭相取用,甚至互不相讓。論製造者的面貌,「它」大抵分為藍、綠二大色系,雖說橘、白、黃色的品種相對稀少,然而有時卻會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輕忽不得;論食用的口感,「它」不僅酸中帶苦,不時還會漫出嗆辣的刺鼻感。儘管滋味如此奇特,仍舊有許多民眾甘之如飴,甚至吃好道相報,揪集更多夥伴一同沈迷於「它」的刺激感。營養學和心理學的報告早已雙雙指出,這項食品不宜多食,倘若過分攝取者將會有急火攻心、脾氣暴躁、人際關係破裂等症狀。然而在新聞媒體以及網路社群卻反其道而行,不僅增添了「它」的曝光度,甚至也縮短了我們與「它」的距離,一則則的社會事件也就這樣常伴於左右。
印象中打從民主化以來,臺灣總會週期性地會被某種神奇的加工食品所包圍,舉國上下爭相取用,甚至互不相讓。論製造者的面貌,「它」大抵分為藍、綠二大色系,雖說橘、白、黃色的品種相對稀少,然而有時卻會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輕忽不得;論食用的口感,「它」不僅酸中帶苦,不時還會漫出嗆辣的刺鼻感。儘管滋味如此奇特,仍舊有許多民眾甘之如飴,甚至吃好道相報,揪集更多夥伴一同沈迷於「它」的刺激感。營養學和心理學的報告早已雙雙指出,這項食品不宜多食,倘若過分攝取者將會有急火攻心、脾氣暴躁、人際關係破裂等症狀。然而在新聞媒體以及網路社群卻反其道而行,不僅增添了「它」的曝光度,甚至也縮短了我們與「它」的距離,一則則的社會事件也就這樣常伴於左右。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已經推敲猜出這項食品的真面目了吧。「它」正是臺灣特有的產品——「芒果乾」(亡國感)。
然而你知道嗎,過去許多台灣人也和我們一樣,對於前景感到徬徨、面對外來甚感無奈,到底他們除了大嗑「芒果乾」以外還做了什麼,就讓我們看下去。
那些年,台灣史上曾經品嚐芒果乾的人們
一、牡丹社事件
作為東亞海域上的重要節點,台灣面對外力的介入可是經驗老道。然而對於身處在 19 世紀末期台灣南端的民眾而言,「牡丹社事件」卻一場痛不欲生的慘痛經驗。縱使這場戰爭並未造成全島性的死傷,但短短兩個多月內,「瑯嶠」地區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族群關係瞬間瓦解,面對外來者無情的砲火,漢人、客家人以及原住民三大族群被迫陷於相互聯手卻彼此猜忌的詭譎氛圍。數百年後的今日,仍舊有四具族人的頭骨流落海外,而這又是另外一段故事了。
二、乙未戰爭
稍曉台灣史的人應該都不會否認,1895 年是臺灣再次蛻變的一年,也是俗稱「臺灣史上最大戰爭」的乙未年。在那個馬關條約甫簽立、日人隨時有可能大舉入臺的時刻,臺灣人僅能利用有限的資訊,拼湊出那幅無法掌握的未來;再試著同理看看,縱使知道敵我實力懸殊,年輕生命在面臨極端的強權入侵時,依舊選擇以血水和汗水與之拼搏,最終,濕溽的土壤與瀰漫的絕望感,迅速蔓延至全島各地。面對一個時代的劇變,無人不活在驚恐之中。任誰也沒有把握活得過今天,是否就可活得了明天。面對外境勢力節節進逼,孤立無援的臺灣人雖感恐懼,但卻不願為此妥協,總有人在關鍵的時刻挺身而出,浴血奮起。從歷史的後見之明來看,抵抗雖然失敗,但拼搏的場景與精神卻永遠留傳下來,也成為當代文史、影視產業的重要寶庫。
以實際參與來抵禦「芒果乾」
縱使我沒有太多證據來證明上述兩個時期的台灣人是否已經凝聚出「國」的概念,然而前後對比相關史料後,那種對於未來以及死亡的恐懼感,確實令人感到深刻萬千。
反觀文初提到的「芒果乾」。縱使這是 2018 年底總統大選期間興盛的網路流行語,但從台灣戰後政治發展史的觀點而言,這樣的情緒或許可歸因於台灣人民長久以來對於國家主體的不確定性,一方面因為長時間的思想箝制,部分民眾至今仍未能跳脫過往反共抗俄、保家衛國的歷史囹圄,每當遇到國族認同的議題時,看似堅定的論述,其實也隱含不同史觀與立場的衝突,值得被更深刻的討論;另一方面,民主化之後,關於台灣文化、歷史與政治的論述被不斷產生,曾經匱乏的知識底蘊獲得填補,伴隨著網路時代出現的過去十幾年,年輕人開始更多投入社會與政治運動,從野草莓到太陽花,到支持香港反送中議題,以及用選票改變台灣的政治,這些行動與作為,正是害怕「亡」的集體意識所帶來的積極效應,以及尋找「國」的正向途徑。
說到底,真正會讓民眾感到恐慌者,恐怕不單單是「亡」的手段,還有那個始終未定論的「國」。如果真的要抵禦「芒果乾」的誕生,唯有強化個體的能動性,實際參與並理性溝通,我們才有機會逐漸凝聚出當代的集體意識,並向世界證明,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