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從《七夜怪談》到《咒》,當恐懼的意識在戲院外蔓延

❍ VERSE 2022|第59屆金馬獎系列專題 ❍

從《七夜怪談》到《咒》,當恐懼的意識在戲院外蔓延

恐怖電影《咒》成功地將當年《七夜怪談》的恐懼氛圍再次帶起,並掀起熱絡話題。

恐怖電影《》劇照。(圖/牽猴子提供)

恐怖電影《》票房日前突破1.6億,成為2022年至今最賣座的國片。電影中的主要角色「大黑佛母」也成了繼貞子、紅衣小女孩之後,眾人心中恐懼的形象。有人表示觀賞之後彷彿受了詛咒,衰事纏身、身體不適;也有部分宗教民俗信仰工作者告誡不要隨著電影隨意誦唸咒語、比劃手勢。長年研究靈異事件與超自然現象的往櫺,透過本文從電影《七夜怪談》說起,探討《咒》的恐懼何以締造。

1999年,《七夜怪談》在台灣上映,海報中貞子的長髮蓋過臉龐,從古井穿透電視機緩緩爬出,詭譎的身影至今仍是許多人心中最經典的噩夢場景。當年更造成不少人對電視機、錄影帶、電話等居家生活用品產生恐懼。

如今在網路上搜尋「貞子」,出現的已不再只是《七夜怪談》資訊,還包含大量角色探討、二次創作、迷因、新版作品及延伸內容。貞子已然成為一種文化符號,不斷地在網路世界裡徘徊流傳。

從電視機裡爬出來的噩夢

2017年,我以《七夜怪談》為文本,用宗教學及超心理學的角度,調查大學及高中學生族群,分析觀影者看恐怖片的心理狀態,試圖去了解當代的年輕人是否依然對近二十年前的貞子感到恐懼,而這份恐懼是否受到上一代家長與社會氛圍的影響。

1999年,《七夜怪談》在台灣上映,貞子詭譎的身影至今仍是許多人心中最經典的噩夢場景。(圖/車庫娛樂提供)

1600份的有效樣本當中,有看過《七夜怪談》的人——無論全片或片段,均能回答出貞子出場過程,而沒有看過卻有印象的人,答案則分別為「從古井裡」和「從電視裡」兩項。

深入訪談之後,發現「害怕」的學生縱使知道《七夜怪談》只是虛構作品,卻依然害怕古井,即便在城市中已不再常見,但若在特定景點看到,便會選擇遠敬而遠之;亦有學生說只要看到電視雜訊,都會馬上關掉、轉台,甚至拔掉電視插頭。

「不害怕」的學生中,部分認為當代的科技及生活已經離傳統電視機、錄影帶、家用電話遠去,因此不再害怕;部分清楚認知《七夜怪談》為電影創作,並且與當代更精緻詭譎的恐怖片相比,驚駭感略顯遜色;也有部分學生因當代價值觀改變,比起害怕的觀感,更多的是好奇與關懷——究竟發生什麼事情,讓貞子化作詛咒。

至此會發現,如今貞子雖仍家喻戶曉,但不同世代的「意識」則大幅影響對她的看法。觀眾不再片面的籠罩在古井及家用電器的恐懼之中,而是隨著貞子的續作、二次創作、迷因,甚至YouTube頻道,有了更立體的想像。

恐懼的意識

我們對於貞子產生恐懼或不再恐懼的「意識」從何而來?

現可於 GP+ 觀賞《七夜怪談》。(圖/車庫娛樂提供)

至今尚未有有足夠證據或學科能解釋「意識」,但它有沒有可能是個維度呢?19世紀威廉馮特(Wilhelm Maximilian Wundt)及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等心理學家便曾以此提問,而我也在2018年時開始整理並撰寫超心理個人研究理論「意識維度猜想」,進而嘗試解開其各種超自然現象。

我假定「意識維度」是涵蓋了任何人事時地物之總集,包含體認、感受、知覺、象徵、以及心理狀態、價值觀、思維方法,最後統整當下所呈現之狀態。而「意識維度猜想」則設想可以把所有人事時地物,均視作為一個獨立的意識維度,且所有人都處在多重又無限性的意識維度重合狀態當中交互著,進而形塑出當代世界。

以《七夜怪談》為例,貞子原本僅為作家鈴木光司創造的角色,漸進地被導演、劇組、演員、相關人士所知悉,延伸到電影宣傳、電視圈、報章雜誌,一路傳播到看過電影的觀眾,在當時網路尚不發達、資訊不夠透明的情況下,甚至會有人誤以為《七夜怪談》是真的。

如今藉由網路,貞子的形象擴散到全世界,也在集體意識推波助瀾下成長,成為「貞子宇宙」,也就是貞子的獨立意識維度。只要貞子的任一概念,無論名稱、影像、資訊,被個人所接收之後,則個人意識維度當中便有了貞子元素,亦代表個人與貞子的意識維度開始重疊。

這樣的描述似乎可用來解釋一個人的思維模式、行事風格、知識能力等,除了先天條件以外,其餘都是在後天成長過程中,與不同獨立意識維度接觸並加以整合後所呈現的結果。

意識維度理論猜想雖然仍在發展,但已能解釋宗教信仰、身心靈狀態等現象,更可以說明「邪教」與《咒》之關係。

邪教模糊了意識領域

影評者對於《咒》的神祕宗教信仰討論,大多以「邪教」定義——大量奉獻、出席隱密集會,甚至有脫離後卻受到威脅等劇情。但現代宗教研究者普遍不再以「邪教」稱呼宗教行為或運動,而是直接觀察宗教單位、信徒、與社會環境之交互關係;至於社會學者則在宗教信仰發生人權、環境或社會性等危害時,才可能將其歸類於「邪教」。

我在數年前進行宗教經驗相關研究之田野調查時,訪談過幾位普遍被認定歸屬於「邪教」團體的人士。

有些人表明,在該宗教內確實有過「宗教經驗」,包括感受到光霧壟罩、看見特定形體、情緒改變、如被電流般刺激;「非宗教經驗」上,則有著群體歸屬感、被重視感,以及人格受到肯定等正向體驗。同時,絕大部分受訪者都知道外界對於他們所信奉宗教有所批判。 

《咒》電影中的大黑佛母。(圖/牽猴子提供)

《咒》的女主角李若男在「事件」過後產生恐懼與騷靈現象等徵狀,被外界視為集體或個人產生認知錯誤、心理影響、行為妄想等而導致的「宗教經驗」,若以上內容出現不符合現代社會價值觀與道德期待,就容易被歸類為邪教。

「非宗教經驗」則可從心理動力學模型(psychodynamic model)來理解,信徒或許是為了潛意識的心理需求加入新興宗教團體,不單是因宗教經驗之結果,他人、空間、團體、地緣、環境等因素均有影響。

在歷史發展和多元文化交織之下,台灣的宗教形式有著大量的融合與變體。對信仰的需求也不再只是家庭、種族等傳統因素,不少人在乎的,是能否透過參拜而獲取協助和利益。

「靈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代價,如供奉、捐贈、持續參拜、傳播信仰等。當需求增長,代價隨著槓桿變大,無法被證實的神機散布,吸引更多人朝聖,便逐漸形成我們所認為的「邪教」。

在宗教自由前提下,我們難以從他人的信仰辨明真假虛實,僅能以是否合乎當代社會道德來做初步判斷。隨著宗教相關的社會新聞及作品不時出現,也有人為避免誤信或濫用,乾脆拉起防線,盡力遠離宗教信仰,認為科學與科技才是真實不虛,使得信與不信之間出現一道牆。

電影中之手勢皆為虛構。(圖/牽猴子提供)

這也讓女主角李若男被圈於這道牆內,當她的狀態已被認定為怪力亂神,她個人的意志便不再被採信,周遭的人只會遠遠地以科學思維,解釋她身上發生的一切。

但在李若男個人意識維度當中,已然認定大黑佛母信仰所產生的宗教經驗為真實,對她而言這一切便是「真實存在」,且已然走進並影響她的人生。歷史上某些宗教會利用此心理模式去強化經驗感受,包含實質生活影響、情緒反應,甚至掌握生死,進而達到操控與限制目的。

 當「咒」蔓延

你相信祝福嗎?

《咒》預告片裡的這句話,加上「意念可以改變世界」的操作安排,透過懷疑問句和心理引導,讓觀眾踏入戲院之前便先進入沉浸模式,產生不安、不確定、否認的內心狀態,懷疑電影的劇情是否真實、是否即將發生。

若男究竟要做什麼?到底該不該相信她?電影的最後,把坐在影聽內的觀眾攬入若男的意識維度之中,共同承擔若男造成之業果。這些混合內容成功地構築起觀眾複雜內心,讓觀影過程中持續加深恐懼情緒,縱使散場後也久久不能退去。

《咒》中的邪教儀式。(圖/牽猴子提供)

影廳外,除了各種手法宣傳、互動,導演亦親自表示在製作過程,有超自然現象之發生;網路上則有觀眾表示受到《咒》的影響,在觀影後做了噩夢、衰事連連、身體不適;甚至有部分宗教民俗信仰工作者或身心靈老師表示不要觀看此部電影,告誡就算看了也不要隨意誦唸咒語和比劃手勢——種種言論,都讓這部片疊加起神秘又懸疑的濾鏡。

大黑佛母的詛咒是真是假?李若男的訴求是善是惡?從前置的宣傳散播、戲院裡的實際體驗,到網路上的各式探討,都在建構、增長大黑佛母的自體意識維度。即便是未曾看過《咒》的觀眾,都有可能聽聞它的恐怖,甚至受其影響。

《咒》成功地將當年《七夜怪談》的恐懼氛圍再次帶起,並掀起熱絡話題。至於那些「狀況」是否屬實,在個人宗教經驗的立場下,見仁見智,但呼應電影本身,我也認同意念可以改變許多事情。觀影完畢,再次看見這句話時,你是否也聽見了咒語聲音呢?

火佛修一,心薩嘸哞。

TEXT by 往櫺|台北人,超心理學研究者,現為臺灣靈異研究學會研究員。嘗試以宗教信仰與當代學科,來理解超自然現象,並持續關注人權、社會、生命,和靈魂最終的樣態。

|延伸閱讀|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往櫺 圖片/牽猴子、車庫娛樂提供 編輯/Mion 核稿/梁雯晶

回到專題:❍ VERSE 2022|第59屆金馬獎系列專題 ❍

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
  • 文字/往櫺
  • 圖片/牽猴子、車庫娛樂提供
  • 編輯/Mion
  • 核稿/梁雯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