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中城繁華不是夢!蘇睿弼的街區散策

台中舊城區・小旅行散散步

中城繁華不是夢!蘇睿弼的街區散策

初入台中,也許已經感覺到,舊城即是認識台中發展的華麗序言。

中城再生文化協會發起人蘇睿弼。

日治時代開始都市計畫的台中,隨1908年縱貫線鐵路交軌於此,成為思潮與商機匯聚的培養皿,各色業態與文化活動繁茂增生,即使歷經二戰至戰後的動盪,依然繁榮。而今當旅人走出簇新車站,一旁的鐵道文化園區,收納著明治到大正年間初代與二代的鐵路機關遺構。穿行過綠川之上屹立百年的「新盛橋」即抵達悅樂旅店,短短的路程藏了時代、文化各異的生活片段。初入台中,也許已經感覺到,舊城即是認識台中發展的華麗序言。

因為一場再生研究計畫,蘇睿弼於2012年回到中區,彼時很多大樓都是廢墟,入夜更是宛如死城,連路燈都不大亮,路上行人竟然自備手電筒與頭燈,很超現實。憶起在東海大學念書時的繁華景象,不過三十年光景,中區已是判若兩「城」。

從舊市區調研開始,仰首看高樓如峭壁,曾經百萬人穿行的街口,成了寸毛不生的空蕩漠地,手上七十年代的調查資料寫著「一坪300萬地王在此,台中市區自由路、中正路口角地創天價」 ,曲終人散留下一座鬼魅的空城,所有輝煌歷史都散成了不真實的神話,連他自己都要懷疑起昔日坐巴士到中棉文具行買辦,再晃悠到第二市場吃東西、第一廣場看電影、中央書局看書的親身經歷,究竟是真、還是假?

輸入影像說明舊城裡的美好散步學

由蘇睿弼主持的台灣中城再生文化協會辦公室,占滿一整面牆的輸出地圖從高空冷靜視角分析舊城:那棋盤式規劃融合了二十世紀初考量汽車轉彎切45度轉角的正方形街廓,頗有19世紀巴塞隆納都市規劃的風範,而一個個長寬90公尺的街區單位,創造出車站、市場、公園、州廳等公共設施之間縱軸800公尺、橫軸600公尺的緊湊篇幅,尺度恰好吻合步行距離的最大容忍值。

「從步行的角度來看,中區其實是非常先進的城市。」他細研街區內的一字、T字、十字巷道,可發現地塊皆是以「22公尺X4公尺」為基本單元分割,模具化土地有利於不動產交易,從資本主義演化出的現代城市發展基本原理,早已在中區實驗到成熟。這裡曾遍地開滿百貨公司,最新的商業娛樂設施,歷經二十世紀中期經濟高度發展後消失的無影無蹤。

輸入影像說明匯聚思想的實驗基地

蘇睿弼帶領年輕建築人走入這「全台灣空屋密度最高」的區域,從小街屋、中型建築、轉角建築、到大型的戲院與百貨,慢慢解密中區深埋在時間裡的真相,開始他的「跑廢」人生。街角崢嶸的百貨建築櫥窗早已空蕩,遺留下的空殼硬體卻裝滿了故事,中區成了建築人的平面式建築百貨公司。

籍貫台南、台北長大,大學在台中就讀的他,對比記憶中的府城台南,蘇睿弼身在中區格外感受到不同的台中城市性格。「台中不像台南有傳統包袱,這裡更容易接納創新的東西。」

戰前的中區主要居住社經地位較高的日本人與台灣仕紳,吸納許多知識份子,成為前衛思潮實驗與激盪的海域:台灣第一位女革命家謝雪紅活躍於此,日本天才女作家林芙美子也曾來到中區演講,出身艋舺的台灣首位女醫師蔡阿信更是直接在中區開設分院。

老照片上的中山路「林寫真館」與「助美美容院」並立,攝影師林權助與妻子吳足美聯手經營從新娘化妝到拍照的一條龍包套服務,是婚紗攝影的起源,說台中發明了婚紗攝影也不為過。商人拿這裡做商業實驗,思想家在這裡做文化倡議,有形的無形的潮騷,全都湧入。

兜攏局內人點亮文化城

繁榮的甜引來大量的消費人流,卻也一點一滴驅逐了原有的居住人口,在長期營養不均衡之下,中區在1990年代後逐漸黏滯停止,成了一塊溺死螞蟻的糖蜜。 

蘇睿弼於2012年回到中區整理了150坪的廢棄銀行二樓為據點,想方設法導入不同單位來利用空間。面對中區散布各地的閒置空間,他向屋主提出清理代管交換短期使用權的行動,從分享的角度出發,進而扮演起孵化器角色,帶動年輕人進駐創生。如今,台灣中城再生文化協會串連了好伴社計、TC Time Walk 台中時空漫步、寫作中區、繼光工務所等,那小小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區域內,便有20多個NGO組織聚集,成為中區的新產業。

協會也轉譯日治時期的「鈴蘭通商店街」與戰後台中商會主辦的「納涼會」活動,從2019年自主發起舉辦「鈴蘭通散步納涼會」,結合變裝遊行、啤酒節、市集、店家串連等活動,連結散落各地的關係人口,期盼用更活潑且生活的角度,吸引不同世代的年輕人走進中區,重新找回失落的生活居住功能,把無光漆黑的夜晚點亮,重新創造屬於城市的新璀璨。

|延伸閱讀|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李佳芳 攝影/蔡耀徵 編輯/許羽君 核稿/郭振宇
文字/李佳芳 攝影/蔡耀徵 編輯/許羽君 核稿/郭振宇
文字/李佳芳 攝影/蔡耀徵 編輯/許羽君 核稿/郭振宇
大亞能為明日鏈結大亞能為明日鏈結
  • 文字/李佳芳
  • 攝影/蔡耀徵
  • 編輯/許羽君
  • 核稿/郭振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