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2020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同一星球,但我們同住一片海洋

2020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同一星球,但我們同住一片海洋

「海洋是我們共同祖先追尋太陽升起的地方的捷徑,是海洋讓我們認識這個星球。」唯有回到海洋,南島民族才有擺脫殖民霸權邊緣化的可能。

雋·巴爾達扎、皮耶·保茲,《 質量/彌撒》,2020。(錄像截圖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0台北雙年展將各種不同的觀點和對世界、對未來的想像比擬成截然不同的行星,而「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則說明了這些想法之間的巨大分歧和即將演變成的劇烈衝突。

人類對現代化與進步科技的想像造就了需要耗費整整六顆地球資源的「全球化星球/觀點」,和「實地星球」以土地為生活依歸的概念之間,有著強烈的拉扯與反思空間。「實地星球」展覽裡的不少創作,不僅是在回應高速擴張的現代化觀點,也隱藏了殖民暴力的歷史與當下。人類對現代科技的想像和崇拜,帶來了毀滅式的資源掠奪,影響了本來的土地利用與生態循環。

慕尼.瓦希夫以《種子將解放我們》系列創作揭露殖民國家為了創造能獲取更多貨幣價值的世界市場,大量種植經濟作物而造成孟加拉當地的糧食失衡與飢荒。

尤利.奧羅運用影像呈現傳統原住民藥用植物「非洲苦艾」的存在,省思現代醫療科技和全球製藥業在「被殖民領地」上的搜刮榨取,也呈現出西方現代性/傳統生態智慧孰是孰非的疑問。在盲目開發獲取經濟利益的資本主義世界裡,無論是過去,或是現在,全世界的原住民族都承受了最劇烈的衝擊。

慕尼·瓦希夫,《種子將解放我們 II》,2019,藍曬、噴墨輸出、翻攝文件,尺寸視空間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對現代化的全球化觀點而言,土地與地球資源被換算為數字,被區分為有經濟利益和沒有經濟價值的。但對原住民族而言,土地、水源、海洋、森林裡每個存在的生命,不僅是共同呼吸著的日常,也是孕育文化精神的載體,其中所代表的文化意義和價值,遠遠超過貨幣所能計算。

這便是為何北美原住民集結抗議油管運輸的修建,當政府與開發商只在乎石油產量與成本時,油管路線卻對保護區的遺址和水源地造成嚴重破壞;夏威夷的天文台事件,是人類秉持「脫逃星球」觀點而嘗試以科學天文破解宇宙奧秘的野心,卻建立在破壞夏威夷原住民聖山Mauna Kea的神聖性之上。

同樣的,台灣蘭嶼核廢料的置放,也正是殖民暴力作用在殖民者以自身中心劃設的「邊緣」、「邊界」之上的例證。殖民、現代性、資本主義界定了中心/邊陲,確立了陸地中心的邏輯,用政治邊界和市場經濟設下人為的虛擬界線,讓彼此為了競爭搶奪而產生暴力衝突的「國界」,將連成一體的世界和海洋恣意切割。那張將太平洋一分為二的地圖,具體而微地說明了殖民強權以自我為中心的「區域分配」和概念。

斐濟的詩人、小說家暨人類學者Epeli Hauʻofa也在他的短論裡提及,現在太平洋領域上的盛行的各種區域主義,就是過去殖民主義的產物,不斷隨著歷史、政治情境變動的區域名稱,也一再只讓太平洋各島嶼陷入另一種新殖民的依賴關係裡,並成為其他強權進行危險實驗、武器試爆、丟棄現代社會廢棄物的最佳選擇,成為逐漸被迫放棄土地和海洋的邊緣島嶼。

能不能有一個擺脫資源掠奪和殖民支配的視角呢?「我們如何從海洋的角度與海洋共同思考?」是展覽中「變動中的海洋」創作者約翰.帕爾曼西諾 & 安-蘇菲.瑢絲克提出的反思。

然諷刺的是,人類居住的美麗地球所擁有的獨特藍色光彩,正是由海洋所給予,賴以生存的陸地也被廣袤的海洋緊緊擁抱,但從海洋出發的聲音卻是如此邊緣而稀薄。這個展覽獨缺了一個海洋星球,但海洋民族的作家們透過書寫,讓我們看到了這個海洋星球的可能。

約翰·帕爾曼西諾 & 安-蘇菲·瑢絲克,「變動中的海洋」系列作品局部(林怡秀攝影)

夏曼.藍波安用身體寫海,帶領讀者潛入海平面之下,體會海潮的呼吸、海洋的脾氣、洋流的變換,魚群的波動游移,在自然之前,人類只是必須謙卑知足的配角,這樣的環境哲學,是達悟族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

夏曼表示:「海洋是我們共同祖先追尋太陽升起的地方的捷徑,是海洋讓我們認識這個星球。」唯有回到海洋,建立以海洋為臍帶的連結,太平洋上的南島民族才有擺脫殖民霸權邊緣化的可能。

劉窗,《鋰礦湖與複音孤島》(影像截圖),2020,三頻道錄像,彩色、有聲,35分55秒。(藝術家及天線空間提供)

斐濟的Epeli Hauʻofa更提出一個更為寬闊的「海洋認同」,他指出,一整片環繞著人類生命的海洋,並不只是科學知識和經濟利益,對於大洋洲的島民而言,是「海洋在定義我們是什麼」,海洋就是生命的一部分。

也因此他使用了「大洋洲」這個以海洋為核心的稱呼,呼籲將大洋洲視為包含有著同樣傳統和同等奉獻的人們,是一個人們能夠互相關聯的世界,以海洋出發,邀請所有願意認同這個理念的人們加入,建立起一個強大的、以「海洋作為共同遺產」的信念之上的區域認同,共同防禦強權國家在太平洋島嶼上的恣意妄為。

這些海洋文學家敘說著的每一則和海洋一同呼吸著的故事和呼籲,就像是岸邊波動的浪花拍打島嶼邊界,提醒人們豐饒海洋帶來的生命力。這不只是美術館中被數位科技呈現在巨大LED面板上的空拍影像,而是海洋能夠教會我們的事。這些由海洋說出的故事,正是思考與意識型態的「濱線運動」,讓我們在觀點對立的世界裡,能夠有更多省思,更多協商——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但其實我們住在同一片海洋。

|展覽資訊|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蔡佩含
  • 圖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 責任編輯/游千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