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不只是嗆爆譚德塞的女孩:「小紅帽」林薇以「月經議題」讓台灣發光

不只是嗆爆譚德塞的女孩:「小紅帽」林薇以「月經議題」讓台灣發光

以「嗆爆譚德塞的女孩」而家喻戶曉的林薇,年方23歲的她是NGO「小紅帽」創辦人,該組織甫獲英國「2021黛安娜人道主義獎」之榮譽。

5月下旬後的台北,疫情蔓延,城市無聲,一群年輕人卻從沒停下手中的行動——堆疊如山的衛生棉讓辦公室顯得促狹,在口罩的窒悶下,揀選、分裝、搬運,送到了近千名有需求女孩的手中。這個團隊是非營利組織「小紅帽 Little Red Hood」,其中一位嬌小的指揮者,便是創辦人林薇,那位曾因嗆譚德塞而爆紅的女孩。

打開搜尋引擎、輸入林薇的名字,「嗆爆譚德塞(Tedros)的女孩」、「兒童、性別與人權關懷類十大傑出青年」、「小紅帽創辦人」是這位23歲女孩近兩年來掛在各大媒體及新聞標題上的頭銜。而如今,又一個最新的閃亮稱謂浮上版面——台灣首位「英國黛安娜人道主義獎(The Diana Award)」得主。

2020年4月8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在記者會上,公開指責台灣人民及外交部針對其個人種族身分施以人身攻擊。此爭議性指控發出的當日,正在英國留學的林薇熬了一夜,趕著即時於個人臉書上傳「一封致予譚德塞博士的公開信」,四分半鐘的影片,一口明朗、流利的英文,溫柔卻堅定地訴求世衛秘書長對台灣的致歉。

按下上傳鍵、林薇眼睛一閉,幾小時後醒來,貼文下湧出破千的留言、掀起破萬的分享——從此,社群的聚光燈齊齊轉向、打在這年輕女孩的頭頂上。

而這非林薇故事的制高點、甚至也並非開端,畢竟「參與社會議題、投入倡議行動」這件事在她的生命中,早在多數人認識她前就開始了。高中畢業,趕上世界聯合書院首次對台招生,林薇抱著在「小小聯合國」般的校園中認識世界、也讓世界各地年輕人更認識台灣的想法,轉身走出了海關。

落地荷蘭後,恰逢歐洲難民危機最水深火熱之時,課業之外的林薇和一群人一齊串連在地、國際和難民社群,試圖縫補異文化間交流機會的缺失、消弭因不瞭解而衍生的猜忌;也在國際組織「真人圖書館」(The Human Library Organization)開放各國授權時,成立馬斯垂克的當地組織,並在離開荷蘭後交由後人持續營運至今。上述這段經歷,是她致力於非營利組織的起點。

回到她現正全神貫注的「小紅帽」協會組織,林薇對於自己被讚為「台灣獲黛安娜獎『第一人』」的說法,大概不會全然認同,畢竟提到團隊時,「我們」永遠是她的主詞。

她口中的「我們」,是18位25歲上下的年輕人,包含三位正職、五位實習生、五名專職講師和數名志工,從媒體、公衛、醫學、教育等多元科系而來,組成「教育社福」、「品牌行銷」和「合作業務」三部門,透過講座、展覽與教育課程等多元媒介進行議題倡議、權益推廣,把長久以來「月經」被消音的聲音,播送到城市與鄉鎮的各個角落。

攜帶著成長過程中種種和婦科問題交手的沈重記憶:初經來潮時媽媽不知所措又語帶保留的示範、國中藏在外套袖口的衛生棉不慎掉落地上時旁人的哄笑、種種言語難以形容的經期不適,外加17歲意外闖進她體內的卵巢瘤⋯⋯一次又一次體察到婦科議題在社會中的噤聲後,林薇逐步開啟對月經知識與生理教育的研究,選定了自己要前往的方向,是一條對月經執著的路。

2020年初,還在愛丁堡大學醫學院傳染病學系就讀的林薇正式註冊「社團法人全球小紅帽協會」,在小紅帽臉書粉專中寫下: 「我們深耕解決月經貧窮、月經不平等、月經污名化等三大月經問題」——這場以月經為名的運動就此啟動。

林薇「小紅帽」團隊的分租辦公室位於「北一女」昔日的學生宿舍,現今成為各單位搶著進駐的工作空間。

作為首個且唯一在台推動月經議題的非營利組織,他們不停歇地企劃五花八門的行動,從各場域填補社會對月經權益關注的缺口——開設「月經故事信箱」承接女性生命中的月經故事;和店家合作「月經友善咖啡廳」,讓民眾在原本的生活場域便能自然(無痛)地接觸到議題、拓寬對月經友善空間的想像;在各大學系所設置生理用品共享盒,促進團隊不在場時、也能運轉的月經資源循環共享⋯⋯

也是因為「首個且唯一在台推動月經議題組織」的身分,讓小紅帽在最初要花大把時間挨家挨戶拜訪全台的社福機構、兒少據點和其他安置團體,「因為許多人從來沒有想過要去關心手中個案的月經情況,我們得到的反應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好奇,一種是『關我什麼事?』被拒絕是常有的事。」

但團隊總還是鍥而不捨地溝通,讓社工等助人工作者們看到,「原來這群人是真的想做這件事,也真的在乎我的個案」。由此,一個個因無法負擔生理用品費用而深陷「月經貧窮」處境中的10-18歲青少女的名字,逐漸被小紅帽握在手中。

至今,他們累積的長期陪伴個案已逾200人,散佈全台除苗栗以外的所有縣市。其中以台北市人數最多,固定每一個半月寄送生理用品物資,同時也會確保其使用狀況、持續教導她們自我照護的方式,接住藏在繁華市景背面、因高物價而陷入經濟限縮困境的少女們。

5月疫情爆發以來,在原有的200名長期支援個案基礎上,小紅帽加碼發送千餘份生理物資包,以最實際的方式協助了800名因疫情影響而受困於月經資源取得的女性。

https://www.facebook.com/littleredhoodtw/posts/550556076369922

「小紅帽」團隊也會在進到學校授課時,把還沒有被社福機構看見、卻同樣有需求的女孩承攬進懷中,成為協助個案。至於走進相對封閉的體制內校園的決定,林薇說,是因爲實在不想錯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能即時撕掉「月經污名化」標籤的階段,以及與之溝通的時刻。

從國小一路到大學的醫學、護理學院,小紅帽陸續推出包括親子/師生共學工作坊等各種形式的月經教育課程,邊說明,林薇又回想起孩子與家長在短短幾小時的課程中便對月經認知出現的明顯翻轉,也正是這些時刻讓她與團隊不斷確認其行動的初衷,「在教育現場收到回饋時,總是一句話就可以讓我再做半年。」難怪,總是忍不住抱著電腦工作到半夜的她,臉上還是掛著滿滿的元氣。

而早在今年初,小紅帽整年的課程報名就已爆滿,後續疫情的加重也沒讓授課停下腳步,團隊趁此時機加速推動數位轉型,讓從今往後的課程都能跨越地理位置與實體接觸的限制、接觸更多的人。新課程也在不斷開設中,下學期,台大就將出現一門名為「月經」的全新通識課,開放全校學生修習,邀請各領域專家結合自身專業探索月經議題,林薇也將參與授課。

「沒錯,」林薇說,「課名即『月經』兩個字,簡潔有力。月經不需要被其他詞彙修飾和代言。」

今年3月,小紅帽在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舉行了以「End Period Poverty #終結月經貧窮」為題的線上論壇,邀請亞洲各地的一線工作者分享亞洲月經貧窮現況。對比其他國家,林薇觀察,台灣的月經現場是議題起步得很晚、但發酵得很快,「雖然讓人們跨出第一步還是要花費好一番力氣,但一旦『願意了解』的開關被轉開,一切就會快速且持續地擴散!」

接下來,在林薇眼中這個很熱情、人們願意呼朋引伴一起行動的島嶼上,小紅帽計畫持續透過接觸更多體制內的學校消解月經污名化,下半年也確實將要從更高的行政層走入國中,「未來也希望能走入國小,並且與政府合作,創造更多公共政策上的改變。」

在20出頭的年紀,領導著一群20出頭的團隊,林薇認為自己歸屬一個幸福的世代。過往世代的困苦和勤奮打拼讓如今更加多元的選擇成為可能,輕易便可取得的科技,設備、網路、社群媒體平台,也讓如小紅帽一般的社會創新行動者們都能用新穎的方式,讓很基本的議題被看見。

「我們都在解決早就存在於社會中的事了,但過往可能是沒有被看見、提起,抑或解決方式太過單一,現在就交由我們來持續尋覓不一樣的解決路徑——我常想像,若是在上個時代推動月經的議題會跟今天走一樣的路、發生一樣的故事嗎?或許不是。」林薇給出的答案,不帶遲疑。

對這個年輕的團隊來說,此次獲頒黛安娜人道主義獎,比起對內部彼此的鼓舞,林薇笑說,更是對成員家長們的說服,「每次團隊上新聞,夥伴都是先傳給家長然後低頭繼續工作。國際獎項的認可讓原本對月經議題一頭霧水的爸媽們看到『哦!原來我的孩子在從事一件有意義的事』,慢慢更相信我們投身非營利組織、為議題倡議獻身的選擇。」

得獎後,做為首個獲獎的台灣團隊,林薇也發現獲獎者資料的國籍一欄沒有「台灣」,而歷經一番友善溝通後,「台灣」已成為未來得獎者可直接勾選的新選項。遙想當初出國留學的初衷,林薇的唯一想法是「至少讓各國同學在兩年結束後知道Taiwan怎麼拼、在哪裡,想到台灣時腦袋可以浮現人的臉,而不是一片陌生的空白。」

現在,從出國留學到《致譚德塞的一封信》時,林薇想讓世界看見台灣的願望,透過月經權益的深耕再一次達成了。而當然,這也不會是林薇及小紅帽團隊故事的制高點或開端,畢竟一切早就開始了,且將持續下去——直到林薇總掛在嘴邊的,「不再有人為月經所困、世界不再需要小紅帽的那一天。」

林薇(Vivi Lin)|倡議家、作家、講師、小紅帽創辦人。願每個台灣人都能驕傲自己的出身,在不同的土地上,開出自己的花。

|延伸閱讀|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李尤
  • 攝影/吳哲夫
  • 編輯/游千慧
  • 核稿/蘇曉凡
李尤

李尤

1999。張開眼睛打開心,邊寫字邊看世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