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邁向第五代劇院:全速航行的衛武營
Promotion

邁向第五代劇院:全速航行的衛武營

一座劇場要從節目、教育、社區關係到創新等各方面都推向最大能量、不斷創造事件,才能轉化我們的生活。

2021圓劇團《手路》台法共製作品階段性呈現。

2006年,英國劇場技術協會舉辦了為期三天的劇場工程與建築的研討會,現場大約有三百位專家一同共襄盛舉。當時,主辦單位也趁機進行了一場問卷調查,希望能摸索出劇院成功的要素。投票結果出來後,讓大家都跌破了眼鏡。即使這些人很多是建築方面的專家,但是劇院外觀的吸引力,卻只排到了第12名,其重要性甚至低於第11名的周遭環境。

劇院是一種展演性建築 (performing architecture),是依賴它的活動與內容來創造價值。所以劇院成功要素的票選第一名,是節目策畫。畢竟劇院設計的主要功能,就是支持節目演出。

知名學術出版社羅特里奇(Routledge),甫於2021年5月出版的《現代劇院 1950-2020》(Modern Theatre 1950-2020)一書,將衛武營列入當代全球五十棟最具代表性的劇場建築,而且是唯一入選的台灣劇院。但是它策畫了甚麼節目,以及是否創造與轉化了在地的文化面貌,才是一棟劇院的價值所在。

擔任愛丁堡藝術節藝術總監長達15年的Sir Brian McMaster說:「藝術節是創造一個人們可以準備去冒險的環境,讓他們看到一些自己從來沒想過的事物。」不論是馬戲平台與當代舞蹈平台,或是國際音樂節與衛武營管風琴音樂節,這些藝術節都呈現了大量而多樣的在地與國際化節目。

2021當代音樂平台《開幕音樂會》。

曾任卡塞爾文件展、諾威世界博覽會的戲劇節目策展人Tom Stromberg認為:「新時代的藝術節需要一個能讓藝術節保持當代、永續、創新、積極面對未來的網絡管理者或策展人。」衛武營對藝術節創立並非出自任意,都邀請了專業策展人來策畫。我們可以發現,平台是在創造新價值,鼓勵創新、經營國際網絡,而國際音樂節則是試圖發揮場館空間的永續特色,並積極與當代對話。

目前國際上對表演藝術中心的經營管理趨勢,已經到了第四代。第一代的表演藝術中心,是將劇院當作藝術家的家,讓演出可以順利進行,這是傳統上,劇場與音樂廳最重要的功能。第二代於1970年代後開始出現,如同雪梨歌劇院於1973年落成,國際上開始盛行將表演藝術中心打造一個城市地標,衛武營的設計亦有這樣的功能。

到了1990年代初,第三代的觀念出現,人們開始意識到,一個表演藝術中心必須與在地社區互動,要讓它保有親近性,高高在上的藝術殿堂,已不再是主流。就這方面來說,衛武營很有自覺地在經營這一塊,簡文彬總監提出「眾人的藝術中心」,就是在呼應這個趨勢,像是藝企學、青少年劇場藝術體驗教育計劃等,都是為了經營這個空間的可親性。

無巧不巧,前面提到的問卷調查,這些專家都認為「親近性」是劇院成功要素的第二名。表演藝術中心不能只是服務那些能買票來花錢看演出的觀眾,還必須意識到,不論是因為審美品味還是經濟原因,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想進劇院看演出,場館依舊得主動想辦法與大眾發生關聯。衛武營的出版計畫,多少可看作透過不同媒介觸及更多不同階層與地理區域受眾的嘗試。

衛武營戲劇顧問、本文作者耿一偉。

第四代表演藝術中心的管理趨勢,在千禧年後開始流行,這時劇院變得更多角化經營,將自己變成一個節點(nexus)。依據美國劇院管理顧問Steven A. Wollf的分析,節點是以下八種角色的匯集,分別是家(home)、地標(place)、教育者(educator)、孵化者(incubator)、展示(showcase)、思想領航(thought leader)、夥伴(partner)與創新者(innovator)。

像衛武營這麼大的表演藝術中心,應該要能更積極地發揮自己對社會的文化功能,不但要舉辦演出,也要孵化新節目,提供藝術家創作資源,積極與其它場館或機構合作,主動倡議各種教育課程,讓民眾可以親近未來的創新趨勢。

衛武營戲劇院內部。

擔任英國國家劇院第一任藝術總監(1963-73)的英國知名演員Lawrence Olivier,他認為至少得花二十年的光陰,一個國家劇院才可能真的成為國家劇院。在各種社交軟體、線上影片、手機遊戲佔據生活的當代,表演藝術要能成為一個社會的關注焦點,所要面對的嚴峻挑戰,更勝於五十年前。優質的節目已不是觀眾會來造訪劇院的唯一因素,如何貫徹第四代的節點精神,甚至發展出第五代表演藝術中心的經營策略,勢必是衛武營接下來需要努力的方向。

當代劇場必須將自己變成一個事件,才有辦法繼續生存下去。-劇場導演 Robert Lepage

衛武營在高雄的興建,的確是台灣表演藝術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但是光有傲人的建築還不夠,這座藝術的航空母艦從節目、教育、社區關係到創新等各方面,都必須推向最大能量,不斷創造事件,領航在時代前面,才能轉化我們的生活。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收錄於VERSE 010隨刊附贈衛武營別冊《The Show Must Go On》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回到專題:大船出港,進擊的高雄三部曲

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
  • 文字/耿一偉
  • 圖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 編輯/林穎宣
  • 核稿/梁雯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