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陳亞蘭——當(女)演員演活了(男)主角

VERSE封面人物

陳亞蘭——當(女)演員演活了(男)主角

陳亞蘭在20歲那年拜入歌仔戲國寶楊麗花門下,師父對她說:「小生要練到40歲後才穩定。」57歲時,她摘下影帝頭銜,獎項背後承載更多意義,對這位傳統戲曲演員而言,這是個了不起的時刻,而對歌仔戲與性別議題來說,也是如此。

歌仔戲演員、第57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得獎者陳亞蘭。

當今(2022)年第57屆金鐘獎入圍名單一公布,歌仔戲小生出身的演員陳亞蘭成為演員獎項中的最大焦點,果然,她憑藉《嘉慶君遊臺灣》中的嘉慶君(愛新覺羅永琰)入圍並拿下「戲劇節目男主角獎」。作為演員,陳亞蘭的精湛演出,不僅象徵性別流動的自由真諦,也傳承台灣歌仔戲(kua-á-hì)的榮光。

她在20歲那年拜入歌仔戲國寶楊麗花門下,師父對她說:「小生要練到40歲後才穩定。」57歲時,她摘下影帝頭銜,獎項背後承載更多意義,對這位傳統戲曲演員而言,這是個了不起的時刻,而對歌仔戲與性別議題來說,也是如此。

拿下第57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的那刻,陳亞蘭哭得淚流滿面,她滿腦子想的只有一件事:這個獎能讓更多人看見歌仔戲的美好。

當時陳亞蘭還尚未意識到,這是非常具有意義的一幕——生理女性演員因為飾演男性角色獲得主流演技獎項,放諸全球影視產業都會是歷史性事件。

金鐘獎那晚,她一襲黑西裝look走紅毯,紅襯衫開襟至肚臍處,猶如大衛.鮑伊(David Bowie)或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的中性瀟灑氣場;觀禮時又換上大器典雅的平肩低胸禮服,盡顯雍容。

這位57歲的歌仔戲演員仍處於顛峰狀態,她能演能唱、能舞能武,憑藉在《嘉慶君遊臺灣》女扮男飾演24歲的嘉慶君,陳亞蘭拿下金鐘影帝,評審團稱她演技極具說服力,唱腔、身段、聲線皆少年,顰笑嗔怒都是戲。

領獎時,陳亞蘭一手拿著獎座、一手拿著小抄(手機),哭著把致詞講完,那是她前一晚親自寫的,字裡行間盡顯對歌仔戲的熱愛,以及傳承台灣在地文化的使命感,惹哭許多戲迷與現場觀眾。

得獎感言,是一定要好好準備的。在她的觀念裡,這是身為入圍者該做的功課。陳亞蘭很在意工作裡的小細節,她說,自己從不在舞台上與公眾場合失準,只有兩次。一次就是這次「影帝」致詞(如此真情流露對亞蘭姐來說是失準),「我很會背台詞,有次我跟太保(張嘉年)對戲,兩台機器對著我,我可以一邊演哭戲、一邊偷偷提醒攝影師某台機器沒電了,都不會分神。怎麼那天短短的致詞都背不好?」

由左至右:(U Seng-io)流蘇網布手工縫珠外套、流蘇網布直筒長褲 by SHIATZY CHEN;(陳亞蘭)羊毛長版大衣、白色高領長袖內搭、西裝長褲 by Prada;(U Seng-I)流蘇拼接西裝外套、彈性高領上衣、直筒西裝褲 by SHIATZY CHEN。

還有一次,是拍攝《新西江月》期間,陳亞蘭遭逢父親離世,她幾乎每天都是壓抑著悲傷上戲,她是主角,劇本裡又得一人分飾兩角,得不斷切換人設性格,直到某場戲,角色正參與劇中父親的喪禮,拍完的瞬間,陳亞蘭隨即躲到布幕後大哭,某種程度來說她還是忍住了,不讓屬於戲外的淚水在鏡頭前決堤,但這對她而言,也是失準。

她想起1995年演出《香帥傳奇》(陳亞蘭飾演高亞男)與鄭少秋對戲的事:這位迷人港星前一秒還在插科打諢,下一秒就馬上進入楚留香的狀態,上戲、下戲的狀態分得清楚,「演員能夠在演出現場做到這種程度,表示他事前功課做很足。我覺得這才是專業。」陳亞蘭說。

上台前一定得準備好,成為了陳亞蘭的某種堅持與倔強,這或許是從小養成的習慣,傳統歌仔戲重視野台現場演出,無法NG,也沒有過多時間醞釀情緒,因此演員習慣快速入戲。歌仔戲建構了陳亞蘭的人格——她在媽媽肚裡時就在聽歌仔戲了,父親陳斑昌為高雄歌仔戲團寶銀社(藝月園)團長;母親吳水月為劇團演員,以淨角聞名,是台灣最有名的女關公,素有「關公月」之稱。

陳亞蘭是在國中畢業後被迫加入家族劇團,原本志向是美容業的她百般不願,在家中蹲了半年龍套,卻也發現到父母親經營劇團的辛苦。某次劇團當家小生罷工,陳亞蘭二話不說隨即頂替上台,展現極高的演藝天分,這一頂,也頂下了台灣歌仔戲的半邊天。

從影四十多年,這是陳亞蘭第一座個人演技獎項,致詞時她以「傳統戲曲演員」自稱,當這位女性演員成為最佳男主角的那一刻,象徵的不只是進步價值與多元認同,也代表台灣歌仔戲獨有的坤生文化受到現代影視殿堂的肯定。

「我入圍的是『男主角獎』,不是『男演員獎』,這很合乎我在歌仔戲裡的角色。」她知曉這個獎前無古人,但希望後有來者,因為台灣社會充滿多元性與可能性。況且,女扮男,在歌仔戲的宇宙裡,是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了。

歌仔戲、楊阿姨,與我

討論陳亞蘭時,一定離不開她的師父楊麗花。

楊麗花對歌仔戲的推廣前無古人,就像普羅米修斯把火帶進人類的世界般,60年代末的台灣,電視畫面還不是彩色的,楊麗花承接在廖瓊枝、何鳳珠之後,成了史上第三位在電視上演出歌仔戲的表演者。1971年,無線電視從黑白變成彩色的時刻,羅伯特.皮特曼(Robert Pittman,MTV創辦人)還沒想到要靠電視吸引年輕人聽流行音樂,楊麗花就開啟了「電視歌仔戲」的浪潮。

這股浪潮到了80年代大放異彩。1984年,歌仔戲名團明華園首次在電視演出,因為人手不足,從而向其他劇團調度演員。如今的明華園台柱孫翠鳳回憶當時,自己那時還在學奴婢、奴才怎麼演的階段,一位從藝月園調借來、年紀稍小的演員——陳亞蘭(當時藝名為陳美如)卻已經能夠在他們劇團客串小生了,扮相更令同儕與前輩感到驚艷,孫翠鳳說:「我就在旁邊欣賞她的演出,覺得亞蘭演的小生,真好看。高度夠、尪仔頭(ang-á-thâu)又美。這個小生,以後一定會出頭。」

流蘇網布多層次蕾絲領斗篷式外套、運動風立領洋裝 by SHIATZY CHEN。

孫翠鳳說的這場戲,是陳亞蘭在《父子情深》裡演出的宋仁宗,這也是陳亞蘭的電視初登台,雖然只是短短的客串,但不只這位明華園當家小生都為其迷戀,還吸引到一代宗師楊麗花的目光。因為這場戲,楊麗花一通電話找到陳亞蘭家,希望將這位女孩收入麾下為徒。

加入楊麗花門下時,師父就告誡20歲的陳亞蘭——演小生,要練到40歲才穩定。聽聞師父的這番話,雙十芳華的少女此刻心底想的是:「照阿姨這樣講,那豈不是還要練20年,演戲有這麼難嗎?」

這對師徒從不以師徒相稱,陳亞蘭稱楊麗花「阿姨」;楊麗花則用自己最欣賞的法國演員亞蘭.德倫(Alain Delon)為徒兒取藝名。

雖然才20歲,但當時的陳亞蘭已是業界小有名氣的小生。藝月園時期,陳亞蘭有樣學樣,從母親身上看見各種行當(編按:戲曲的角色設定)的基本功,而在加入楊麗花歌仔戲團後,她再從阿姨身上領悟到歌仔戲的精髓。

1993年,楊麗花主演《順治與康熙》(一人分飾順治與康熙),某天某場在後宮的戲,楊麗花與女旦上演調情的浪漫戲碼,那一年,楊麗花49歲,28歲的陳亞蘭看著自己的師父表演,心中像是開啟了某個宇宙,第一次體會到歌仔戲的藝術感。

她想起師父那句叮嚀:演小生,要練到40歲才穩定。「光是表現風流倜儻,阿姨的眼神與詮釋,比男人還男人。」陳亞蘭道。

那些歌仔戲教我的事

使用本嗓演唱是台灣歌仔戲的重要特色之一,這表示演員的身段與唱腔都強調個人化特性,女性因為天生音頻偏高,在角色選擇上更有發揮空間,陳亞蘭說,在歌仔戲的宇宙裡,演戲,不只要演出一個角色的內外,從身段、唱腔、講話的方式、用字遣詞等,都要有鉅細靡遺的表現與詮釋,「歌仔戲有太多鋩角 (mê-kak)要顧。」那是一個演員可以跨越年齡與性別的限制,純粹用藝術對話的世界。

作為歌仔戲出身的演員,陳亞蘭演藝生涯的多元跨域可說是台灣藝界的史無前例,她跨足時裝劇,出過的唱片入圍金曲獎肯定,也在主持領域大放光芒,與她搭檔過的秀場天王豬哥亮、彭恰恰等資深前輩都稱陳亞蘭是「天才」,彭恰恰曾說,陳亞蘭主持節奏極好,尤其「適度笑場」的帶動笑時機,沒有多少人能夠比肩。

「我一直覺得我比別人強的,就是我會『歌仔戲』。」那些外界給予她在演藝圈的肯定,陳亞蘭認為都是歌仔戲所賦予她的本事,每一種演藝表演與工作,就是不同的人設轉換,例如當年出唱片時,她的人物設定就是能與施文彬對唱情歌的「純情小百合」,她樂於挑戰、遊走在這些不同的角色設定裡。

陳亞蘭樂於挑戰、遊走在不同角色設定;但她揣摩最久的人設,永遠是師父楊麗花。

而楊麗花是她揣摩最久的人設,因為她就是陳亞蘭永恆的榜樣,她跟著這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學演戲、觀人生,「我們常說看歌仔戲的小孩不會變壞,因為歌仔戲講的,都是勸人為善、忠孝節義的道理。」阿姨總告誡劇團成員,一切以品德為先,「她常提醒我,我們可以羨慕別人的成就,那會驅使我們進步,但絕對不能存有嫉妒的心。」

現在師徒還是經常聚在一起小酌、追劇,交換心得,聊天聊地都會回到歌仔戲——如果這部戲或角色是用歌仔戲呈現,楊麗花會怎麼做?陳亞蘭會怎麼做?「最重要的是要變成自己的想法,然後將它成為一種自己創作的可能。」

陳亞蘭說,那些好看的戲,她通常會看兩遍以上(《麥迪遜之橋》她就看了好幾遍),享受從各種演員身上獲取養分。但有很長一段時間,她覺得自己都在模仿著楊麗花,一直到《嘉慶君遊臺灣》時,陳亞蘭才有感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

我想說的是台灣的戲劇與故事

2011年,陳亞蘭將事業重心專注在歌仔戲上,成立「陳亞蘭歌仔戲團」,持續創作電視歌仔戲與全台巡演的舞台歌仔戲,並建立圖書館,從事俚俗語書籍的出版與整理。她常說,義大利有歌劇、美國有百老匯、日本有寶塚、印度有寶萊塢⋯⋯每個國家地區都對本土孕育出的戲劇文化非常重視,「歌仔戲是台灣土生土長的獨有文化,當我在演出歌仔戲時,我知道我不能只是個演員。我不希望有一天我們只能從紀錄片或歷史影像裡知道歌仔戲的樣子。」

陳亞蘭認為歌仔戲是台灣土生土長的獨有文化,不希望有一天人們只能從紀錄片或歷史影像才知道歌仔戲的樣子。

她與文化單位合作歷史考據,也搜羅充滿童話色彩的稗官野史,從Pantone年度代表色再到動漫元素,只要能夠讓歌仔戲更好看、更多人看,陳亞蘭都不會放過,同時她也清楚,所謂的傳承,一些基礎事物絕不能被移除更改,例如行當的身段、唱腔等,這些攸關台灣歌仔戲的基本要素,絕對不能被誤用。

《嘉慶君遊臺灣》片頭曲〈嘉慶君〉由金曲歌后曹雅雯譜曲、演唱,體現五聲音階的蕩氣回腸,歌曲開頭的定場詩口白也由陳亞蘭親自演繹,這首歌表面上寫的是嘉慶君,但金曲詞人武雄也巧妙地將陳亞蘭寫進歌詞裡,一句「看世事如雲∕離合悲歡∕謹記人情義理」盡顯其人生哲學;片尾曲〈遊臺灣〉也是陳亞蘭對台灣的念想,她請武雄將台灣地景與道地小吃寫進歌詞,甚至將全台地方腔調巧妙呈現,「推動歌仔戲也是發揚台灣文化。」陳亞蘭說,「重點是讓更多人看到、讓世界看到。」

即便已越過那個練小生求穩的階段,但陳亞蘭知道,只要是關於歌仔戲的事,她終其一生都練不完。

小生,指的是戲劇裡的青年男子,在歌仔戲領域裡常為男一擔當,「生」字意為生疏,是故意取反義,意指生角的演技與身段必須老練嫻熟、唱作俱佳。陳亞蘭深知這個「生」字的箇中道理:要永遠提醒自己的生疏與不足、虛懷若谷。歌仔戲構築了陳亞蘭的世界觀,這個宇宙仍在持續擴張,她不只是演員、更像領航員,歌仔戲的傳承沒有終點,只會不斷前往更好的地方。

MODEL by U Seng-io、U Seng I
ART DIRECTOR by Jun Su
GRAPHIC DESIGN by Yoi Sie
STYLING by Saem Xu、Kris Lin
HAIR by Miley shen
MAKEUP by Wini Chen
MAKEUP ASSISTANT by Kimy Cheng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15封面故事「是男生,是女生,是流動與多元」,更多關於性別流動的故事請見雜誌。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郭璈 攝影/Tory Wang 編輯/Mion、梁雯晶 核稿/郭振宇
文字/郭璈 攝影/Tory Wang 編輯/Mion、梁雯晶 核稿/郭振宇
文字/郭璈 攝影/Tory Wang 編輯/Mion、梁雯晶 核稿/郭振宇
文字/郭璈 攝影/Tory Wang 編輯/Mion、梁雯晶 核稿/郭振宇
文字/郭璈 攝影/Tory Wang 編輯/Mion、梁雯晶 核稿/郭振宇
文字/郭璈 攝影/Tory Wang 編輯/Mion、梁雯晶 核稿/郭振宇
文字/郭璈 攝影/Tory Wang 編輯/梁雯晶、Mion 核稿/郭振宇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郭璈
  • 攝影/Tory Wang
  • 編輯/梁雯晶、Mion
  • 核稿/郭振宇
郭璈

郭璈

在《VERSE》上班、寫作和當編輯;在搖滾樂團裡彈吉他、寫歌和唱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