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藝術與社會價值的追尋,沒有退休的一天——專訪鄭家鐘《一個人的活法》
今(2024)年1月,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的新作《一個人的活法》在他的古稀之年出版,將三十載媒體閱歷,及自2009年跨入當代藝術文化領域至今的人生經驗整合、歸納。他在這個訪談中特別分享這些年的活法:一位「麻瓜」如何努力與藝術對話,以及不論年歲始終不變的、對人生新奇體驗的追尋。
鄭家鐘的前半生,其實和藝術沾不大上邊——甚至離得有點遠。
他依循菁英的脈絡長大,從建中讀到台大經濟所,畢業前,適逢《中國時報》為1978年創刊的《工商時報》招募籌備人員,想兼差的研究生跑去應徵編譯,卻意外被分發到採訪組,就此開啟往後30年的媒體生涯。
他從基層的經濟新聞記者、編輯,一路當上《工商時報》總編輯、《中國時報》業務總經理,直到1989年轉任甫創立的「時報資訊」董事長,成為台灣第一批擁抱網路業的人;2007年,他再轉戰電視市場,負責管理中天及中視兩家公司⋯⋯平面紙媒、網路和電視媒體的世界都走了一趟,如今回看,鄭家鐘這樣形容前半輩子的事業:「我經常換工作,從編務到業務,管過發行部、廣告部、印刷廠,做過網路新創事業的『資訊長』,甚至在營建工程業蓋過房子⋯⋯其實我就是不斷在做一些從來沒做過的事情,所以我對新的事物完全不排斥。」
但當時的他還想不到,會有一件如此「新」的事情找上自己——2009年,台新銀行、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正熱切地想搭起藝術與社會大眾的連結,看見這位資深媒體人的豐富閱歷與溝通經驗,鄭重邀請他來接替自己的位子,擔任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走向藝術
一向樂於迎接挑戰的鄭家鐘當然一口答應了。但開始思考如何推廣當代藝術之前,他卻發現面對這個陌生的領域,自己是失語的。
「我剛進來的時候,同仁好心叮囑我,最好不要在藝術家面前隨便講話,因為我念的是經濟,有時候看問題的角度都是商業性的,可是很多藝術家是不談商業的。」鄭家鐘真的聽進去了,「大概有一年,我很少講話,除了開董事會講些行政事務,對藝術是不表示意見的。」
尤其,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致力於推廣的藝術領域,是最多元、難以定義、並且正時時演化的「當代藝術」,鄭家鐘不諱言,對自己來說,當代藝術真的很難懂,藝術評論在他讀來也真的艱深。如何連結藝術和大眾?他知道自己就是自己的第一個受眾。
於是,他開始聽各種演講、看很多展覽,從藝術史到藝術評論的書一本接一本地翻。更多時候,他用最土法煉鋼的方法培養和藝術的連結:「在一幅畫面前站三秒鐘沒感覺,但如果站三分鐘呢?我開始會在一個藝術作品前面想很久,從意境、技法、作者的背景、表現形式的歷史意義,慢慢開始揣摩他的靈感從哪來?背後有什麼生命故事?越好奇就找越多資料,從中又遇到觸動自己的事,就再研究下去⋯⋯。」
2017年,鄭家鐘以全旅行團年紀最長之姿去看「歐洲四大展」,在明斯特十年雕塑展上,他被雕塑的雋永觸動,提醒自己也要以更高的時間跨度、格局思考世事與人生;看見吳瑪俐的「人在江湖——淡水河溯河行動」、龔卓軍「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他被藝術家努力與自然環境對話的實踐感動;台新藝術大獎二十週年展,在展場面對面與觀眾對話36天的行動藝術家湯皇珍身旁,他近距離被藝術家的精神世界感染,督促自己也要有同樣的生命高度;2023年備受爭議的卡塞爾文獻展上,社會運動推手印尼藝術團體Taring Padi則激勵他持續相信藝術不只存在於殿堂、不該和社會脫節,呼應著他一直以來帶領基金會的信念⋯⋯
慢慢地,學會找到藝術與個人生命經驗的連結後,「藝術」對鄭家鐘而言不再只是過往負責開幕致詞後帶領貴賓匆匆繞一圈就經過的「行政程序」,也不再只是一個有距離感的「領域」:「日本森美術館前館長南條史生和我同樣是經濟系出身,我很認同他所說——不要問藝術『是』什麼,而是藝術應該是『關於』什麼:關於自己跟自己、自己與別人,以及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鄭家鐘形容,獲得這些領悟的過程,有點像「又自學念了一次大學」。那現在畢業了嗎?他搖搖頭,「到目前為止,我也不敢說我懂什麼是藝術,只能說是懂一些藝術家在做什麼。」
而他觀察到,目前大部分藝評或作家,還是都在服務藝術圈群體,做圈內的刊物、引領圈內的討論,面對大眾的部分相比之下則沒有太多人願意做,而身為最身體力行的「麻瓜」,加上媒體出身的本能,「扮演當代藝術和生活間的解說員、一個通俗的轉譯者,是我現在的興趣、也是使命。」
還給世界
某次,有鹿文化社長許悔之,見離開媒體後還是熱愛寫作的鄭家鐘,三天兩頭在臉書發布看展感悟、生活反思、工作哲學,主動邀請也鼓勵他,「這些心情故事都對人很有幫助,要不要試著整合一下?」於是,以上這些年來和藝術交手的養分、學習審美的經驗,都被鄭家鐘揉 / 理成一條重要但隱形的軸線,貫穿進新書《一個人的活法》。
這是一本格外輕巧的作品,記載23則鄭家鐘主題式的生活雜感,讀來彷彿在閱讀一位思考者的札記。但片段式的簡短文風並非偷懶,恰恰是用心的展現:「我寫文稿其實都可以到幾十萬字,可是那樣的話大家吃不下呀!寫作前也研究很多資料做為基礎,但不想太艱深,所以決定把所有理論論述全部拿掉,有時說明一堆,用到很多道理,其實那些東西都不是你——我想要保持它的純潔性,接近我的原始狀態,只做必要的解釋,這樣才會比較接近民眾一點。」
這次的文章多在他喝咖啡、晨跑時醞釀而成,透過手機備忘錄誕生,能如此信手拈來,也是因為他寫的都是最真實的生命經驗,比起高深,他更期許交出來的東西不要搽粉,要絕對的真。「裡面寫到的藝術家大部分都是我有親身見面談話過的,我很怕人家的詮釋過頭。」鄭家鐘將這本書定義為工具書,「把我的親身經驗歸納、濃縮成一些生命哲學,和大家分享目前活到70歲,是什麼一直以來在支持、驅動我進行改變,克服困難,持續做對自己、別人和社會環境都好的事。」
而這般歸納式的寫作,被詩人羅智成在推薦序中形容為一種出自他經濟學本行與本能的「鄭記風格」:「不論主題大小、篇幅長短,他都有一種衝動要去歸納、整理出一些模式或概念結構出來⋯⋯努力要把他發現的意義整理成某種普遍的法則,成爲可以依循、可以複製的知識結構。」
問鄭家鐘是否有意識為之?他說自己的企圖其實更大,希望這次不只有做到「歸納」,還有更高層次的「整合」和「升維」,如同書中一整個以「方法論」為主題的章節,從旅行、看展、NFT,談論到跑步、編輯與經濟學⋯⋯用人生不同面向的體悟相互詮釋、參照,而他認為如此以多種角度看事情的習慣,是曾經跨領域的豐富職場經驗帶給自己的禮物。
對鄭家鐘來說,在古稀之年把自己的人生經驗以文字梳理成可以依循的方法,背後的動力早已不是野心,而是一種對社會的回饋:「我相信把『好』放在別人身上很重要 ,那是你唯一的價值和存款,書裡也有提到,人生終極的圓滿是怎麼樣?就是你所有的『好』都在別人身上,所以你走的時候是沒有什麼遺憾的,你該留下都留下了⋯⋯就還給世界。」
或許更深一層,這也是鄭家鐘某種回應自身老去的焦慮與恐懼的方式:「老人家喔,常常被這個世界擠出去,這個世界是不要老人的。」他的語氣難得透出一絲落寞,舉例經濟部的創業課程年齡上限45歲,或者70歲以上便不再能捐血⋯⋯但隨即話鋒一轉,「那至少還可以做志工號召人家捐血吧?為什麼這樣就放棄呢?很多人問我為什麼70歲還是這麼積極?做這個做那個的。但我告訴自己,做對人家有幫助的事是沒有退休期的。」
於是書稿付印、回過頭來,鄭家鐘又馬上把目光從已逝去的時光拉回眼前,他的日常,是和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和當代藝術一起往前看:「最近正在焦慮藝術可以如何有助於「永續」?去(2023)年剛辦完基金會30周年的回顧展,但現在又抱著頭在燒了,想未來30年藝術又要扮演什麼角色?新興的NFT、AIGC,到底會如何和藝術的競爭或融合?這一塊我們也正在努力研究。」
回到個人生命,鄭家鐘則坦言,還不確知未來有什麼計畫,「就像這次出這本書,能不能大賣、出名、成為作家?對我來講都不重要,我現在花很多時間跟出版社、媒體互動,只要有人邀請我就來者不拒,大小不拘——因為這是一種生活方式嘛,讓自己碰撞一些新的場合,呼吸新的空氣,接觸新的人。」說著還想繼續「玩」下去,那一瞬間的眼神,讓人真的忘記了他的年歲。
有鹿文化|鄭家鐘《一個人的活法》新書分享會
時間|2/25(日)15:00-16:30
地點|北藝青鳥書店(台北市士林區劍潭路1號2樓,台北表演藝術中心2樓)
主講|鄭家鐘(本書作者)
對談|郝旭烈(企業知名財務顧問)
入場方式| ▻ 預先報名,免費入場!
更多詳細資訊與報名連結請見此連結。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李尤
1999。張開眼睛打開心,邊寫字邊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