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選擇,決定島嶼的未來
台灣海鮮選擇指南與洄遊吧:從海鮮文化到海洋文化,「好好吃魚」推廣永續
潛藏在海面下的生態環境,除了餐桌上的飲食和偶爾見報的新聞,平時不易以肉眼觀察它的變化,比起陸域,也更加難以推動永續行動。台灣作為海島國家,過去受限於傳統大陸思維教育框架,民眾缺乏對海洋的關注和了解。有一群熱愛海洋的人們,從海鮮飲食著手,透過編纂《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和食魚教育,積累民眾對於海洋的知識和情感,推動海洋生態永續發展。
潛藏在海面下的生態環境,除了餐桌上的飲食和偶爾見報的新聞,平時不易以肉眼觀察它的變化,比起陸域,也更加難以推動永續行動。台灣作為海島國家,過去受限於傳統大陸思維教育框架,民眾缺乏對海洋的關注和了解。有一群熱愛海洋的人們,從海鮮飲食著手,透過編纂《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和食魚教育,積累民眾對於海洋的知識和情感,推動海洋生態永續發展。
6月底的七星潭,觀光客湧入海灘,沿弧形海灣拍照散步,或坐在礫石海灘上,就著陽傘休息,享受夏日海洋風光。幾公尺外的海面上,隨著海風帶起波光粼粼,面積有兩個操場大的浮球漁網,在遠方若隱若現,那是存在於花蓮七星潭已有百年歷史的定置漁場。
幾公尺外建築物的2樓陽台,洄遊吧 FISH BAR 創辦人黃紋綺面向七星潭,手拿海灘上撿拾到的釣具假餌作為教具,生動地向民眾介紹海面上定置漁網的運作方式:配合黑潮帶來豐富魚類資源,漁民將網具放置在魚群會經過的魚道上,以漁網發揮攔阻和緩和功能,等待魚群游入箱網中將其困住,漁網設置的出入口開放,魚群可自由進出,漁獲量不定,常常可能一隻魚都沒有,屬於被動捕撈漁法。
其他被動補撈漁法還有一支釣(在礁岩區或定置漁網石碇附近垂釣)或延繩釣(以海灣為起點向外海放置釣鈎)。相較主動式漁法,被動補撈的漁獲數量少,所捕撈到的魚類也多為表水洄遊性魚類,定置漁法可活捉魚群,避免誤捕保育類及身形過小的魚種,對整體海洋環境破壞較小,因此被認為是屬於對海洋生態較友善的捕撈方式。
但是在面對一般民眾的講解時,黃紋綺不會特別強調漁法對環境的正面影響,而是從日常飲食的角度告訴大家:「定置漁法捕獲的魚群,從離水到甲板都是活的,魚身也比較不會有擠壓碰撞,在鮮度、完整度和風味上都會更好喔!」
對於海洋永續的倡議,過去多半是從環境保護層面出發,例如海面上的淨灘和減少塑膠垃圾,使肉眼難以觀察變化的海洋環境,距離民眾更加遙遠。學界和產業界不斷思考,如何從日常生活角度切入,喚醒民眾重視海洋環境的意識——例如海鮮的新鮮度、美味及價格,其實皆與海洋生態息息相關。想為海洋盡一份心力,從下一餐就可以開始。
推廣海鮮選擇指南,「好好吃魚」可以吃更久
來到中央研究院榮譽研究員邵廣昭的研究室,這位年屆71歲的台灣魚類學家權威,即使退休後仍然持續潛心研究台灣魚類多樣性,關注台灣海洋生態。他從成堆的資料和論文中探出身來,精神奕奕地和眾人打招呼,拿出聯合國在2020年發布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報告,細細講述如今全世界無論陸域或海域,都在面臨生物多樣性不斷下降的危機,而海域因為難以實際觀察及缺乏可量化的統計數據,下降的現象與速度更是令人憂心。
邵廣昭表示,台灣海洋生態和漁業資源在1970至1990年間,因過度開發、捕撈和毒魚炸魚等行為,衰退情況最為嚴重,當時正值經濟起飛時期,環保往往是最末端的討論。直到 1990年澎湖沙港漁民圍捕海豚引發國際譁然,以及2010年核三廠排放熱水導致珊瑚白化等事件發生,政府和人民才慢慢開始正視海洋生態問題。
自1970年代就開始從事海洋研究與資料公開的邵廣昭,年輕時曾多次潛入海洋,在水中攝影器材及技術尚不發達的年代,他以雙眼記錄當年水面下豐沛多樣的景色,也在長年研究生涯中看到漁業資源逐年減少的危機。
2009年,講述漁業資源被過度捕撈的紀錄片《魚線的盡頭》上映,海鮮魚類是人類主要攝取的食物來源之一,但在過度補撈、追求漁業經濟繁榮的情況下,魚類資源已越來越枯竭,不僅漁業發展面臨危機,人類也將在 2048年遭遇無魚可吃的情境。
邵廣昭深受這部紀錄片撼動,不僅自掏腰包買下中文版權在國內推廣,也被片中提及的「海鮮選擇指南」啟發。他有感於海洋永續議題和一般民眾之間存在巨大鴻溝,海鮮又與台灣人民飲食習慣密不可分,他決定從日常飲食著手,製作一份屬於台灣的海鮮選擇指南,作為民眾在購買及食用海鮮時的參考依據。
為了製作指南,邵廣昭到世界各地拜訪時,都會收集當地的海鮮選擇指南,並參考農委會出版的漁業統計年報,在2011年正式推出第一版《台灣海鮮選擇指南》。指南根據海洋生態及漁業生物學的專業知識與原則,再針對魚種族群恢復力、漁撈方式對棲地破壞程度等指標,綜合審視海洋物種的評級,以綠、黃、紅燈將魚類分為「建議食用」、「酌量食用」、「避免食用」三類。
指南每三年會根據最新數據資料更新版本,去年發行的第五版更首度納入台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長達八年統計全台60處重要漁港的漁獲調查數據,總計囊括94種海鮮種類。有鑑於台灣相關漁業統計數據過去存在著不精確、難以取得的問題,此次指南根據海漁會以科學調查方式揭露的第一手數據,也首度收入長期具爭議的「魩仔魚」品項,並列為「酌量食用」。
這本指南,讓民眾在消費選購海鮮時有了更明確簡易的依據,既凝聚了邵廣昭過去50年對海洋生態的研究與關懷,更是一張他向大眾發出加入海洋永續行列的邀請函。
實地觀察、真實接觸,從有趣讓海洋議題變有感
在台北出生長大的黃紋綺,碩士畢業後放棄出國留學機會,選擇回到外公家族所在地花蓮,從零開始學習海洋相關知識,並加入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學習導覽技巧。2016年,她結合外公家族在花蓮七星潭經營的定置漁場成立洄遊吧,不僅推出食魚教育行程,也和採用被動漁法的在地漁民採購海鮮,於電商和通路上販售,從「吃」開始推廣海洋永續。
其實,黃紋綺還在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讀書時,便曾經上過邵廣昭的課,當時邵廣昭指出:「台灣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這句話的意思是,台灣民眾常常會關注海鮮是否好吃新鮮,卻鮮少理解孕育出這一切的海洋。
這句話影響黃紋綺深遠,也成為她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她認為,台灣人受限於過去傳統大陸思維的教育框架,即使身在海島,卻對於海洋十分陌生。因此洄遊吧團隊選擇以海鮮為切入點,從食魚教育和體驗出發,帶領民眾認識自己吃的是什麼魚、魚從哪裡來。
「永續是很重要的趨勢,但要和生活結合民眾才會比較有感。」創立洄遊吧之前,黃紋綺曾從事港口環境管理的工作,業主當時一句:「對環境友善可以為我賺多少錢?」激發了她不服氣、進而想創業的念頭。在當年,永續和收益仿佛是兩條平行線,有時候更是企業作為公關形象的一種包裝,黃紋綺決定以創業證明永續與商業模式並存的可行性,她堅定地說:「對環境友善,也可以永續經營。」
洄遊吧收購的海鮮標準,會參考《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所制定的準則,不採購紅色燈號海鮮。並特別設計專屬產品標籤,只要掃描上方的 QR Code,就能知道產品的捕撈日期、漁法以及料理方式,透過公開透明的資訊進行食魚教育,讓民眾對於海鮮的認識不再只有超市賣的鮭魚和鱈魚。
黃紋綺認為洄遊吧的任務不是指導民眾該吃什麼,「而是公開可供參考的資訊,讓民眾自己做決定。」她舉魚種正名為例,俗名為「土魠」的魚類其實有不同品種,在花蓮是「棘鰆」、在台南則是「康氏馬加鰆」,不同品種的土魠,價格相差三倍之多,公開這些資訊,才能幫助消費者判斷,「我們不會告訴你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好壞沒有定論,會有很多變因在裡頭——包括漁法、季節、魚類數量變化等等。」
回到對民眾的食魚教育上,「教育的根本是先有興趣,有興趣之後才會想要認識,認識之後才會產生保護和愛護的情感。」黃紋綺解釋。洄遊吧以行動證明,即使海洋永續仍離我們的生活有段距離,但其實餐桌上每一道海鮮料理,都可以是海洋永續的一堂課。
海鮮文化再定義
屏東黑鮪魚文化觀光季、萬里蟹祭、南方澳鯖魚節⋯⋯台灣「海鮮文化」根深蒂固,且素來以「吃」為導向,黃紋綺希望進一步翻轉其中內涵,「海鮮文化不應該僅是吃海鮮的美味及新鮮度而已,其實還含括了地方文化、人文風情,但過去我們只把目光停留在海鮮本身,忽略海鮮背後所蘊藏的文化知識,這也是食魚教育最難的地方。」在回到花蓮的初期,黃紋綺不只是重新學習各種魚類及魚法,也實際拜訪在地漁民,田野調查地方資料,尋找海洋與地方發展的交集,將這些素材轉化為洄遊吧生動活潑的導覽資料。
不論是七星潭以鰹魚製作柴魚片的歷史、秋天北海岸的萬里蟹,或是屏東每年6月的黑鮪魚季,如果只將認知停留在「好吃」,忽略了黑鮪魚其實屬於紅燈魚種,或是北海岸因為萬里蟹數量不足,而必須從中南部運送到北部的現況,就無法真正了解台灣這座島嶼與海洋之間的關係。
早在20年前,金曲歌王陳建年在〈海洋〉一曲中便唱道:「我背著釣竿獨自走到了東海岸/徜徉在海邊享受大自然的氣息」,以悠揚歌聲描繪日常生活的漁釣場景,呈現海鮮文化如何融入台灣海洋文化精神。身為海洋孕育的子民,不僅要深入了解環繞在島嶼四周的蔚藍海洋,認識其所帶來的豐饒資源,更要藉由實踐「好好吃魚」這件事,讓台灣豐富的海鮮文化,進一步蛻變成為廣納百川的海洋文化。
▎許島嶼一個永續的未來 The Future of the Island
延續《VERSE》第13期「我們的選擇,決定島嶼的未來」主題,9/17(六)、9/18(日)兩日將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辦「 VERSE 永續文化節 」,請來見證永續文化如何成為最有趣的跨界活動!請跟著我們一起上路,以不同的視角認識「永續」。
點擊更多VERSE 永續文化節。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13封面故事「我們的選擇,決定島嶼的未來」,更多關於島嶼永續的故事請見雜誌。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致力於挖掘台灣文化,請支持我們正在進行的第三年訂閱計畫,一起記錄與參與台灣的文化改變。
回到專題:我們的選擇,決定島嶼的未來
陳湘瑾
畢業於台灣大學新聞所。寫文章、做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