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君悅首位亞裔總主廚陳萬欽:我用料理與藝術,說一個關於堅持的故事
上班拿廚刀,下班拿畫刀,君悅酒店總主廚陳萬欽把料理視為美學結合美味的多元創作,一如他的亞洲主廚之路,鋪滿不同城市的精彩風味。
一張泛黃的舊報紙凝結了時光,1995年11月7日,戴著高帽子的陳萬欽拿下了人生第一個廚藝冠軍——新加坡青年廚師的金色廚師帽獎,那年他26歲。
把時光再往回撥九年,陳萬欽還在念高中,第一次在家嘗試煮炒泡麵加菜脯蛋,你以為會聽到一個典型名廚啟蒙的故事——他像一道閃電,手起刀落展現天賦⋯⋯「結果,整鍋都倒進垃圾桶。」被家人狠批難吃,笑鬧一場,這段插曲並沒有阻止他繼續做菜,他用九年時間證明自己真心愛料理,同齡人在玩耍遊樂,他天天泡在學校廚房裡鍛鍊手藝,比天才花更多時間苦學,師承歐陽慶龍——一位新加坡出身的傳奇人物,曾擔任10年北京柏悅行政總廚,現為上海荷唐餐廳創辦人,歐陽慶龍在19歲進入新加坡烹飪學校學習西餐,朝七晚八苦苦勤學,「每日三刀」是他的基本傷況,他對料理的堅定意志,深深影響著弟子陳萬欽的廚師生涯。
「得獎那天,我媽媽終於承認我煮得比她好。」1995年的老照片裡,拍不到他手上許多刀傷和小燒傷,只拍出他青澀臉孔中的專注與榮耀。
28年前,參與那場決賽的廚師共有12人,必須在短短三小時內,以包括前菜、主菜和點心一套四份的美食贏得評審青睞。陳萬欽以柑橘鬆餅搭配鮭魚和魚子醬、開心果烤羊排、榛果布丁佐香草冰淇淋,共三道料理的總分贏得了冠軍,亞太區威斯汀酒店廚藝總監Otto Weibel(現被譽為新加坡烹飪界「教父」)擔任評審長,「噢,他的那道甜點⋯⋯太精緻了!」指出陳萬欽之所以卓越,是因為點心是多數年輕廚師的弱項——他們通常在事業後期才開始攻甜點。
吃得苦中苦,方為廚上廚
他做的菜不僅好吃,更是好看;陳萬欽對料理的細膩刻畫,讓他30年廚藝人生累積卓越的聲譽,包括主導君悅酒店餐廳從0到100的品牌誕生、推出品牌精品店與各種異業餐會策畫,2013年7月晉升為台北君悅酒店近25年來首位亞裔總主廚,十年來,帶領館內八間餐廳、宴會及外燴活動創下餐飲佳績。
一步又一步,從料理苦手到廚藝高手,從小學徒成為大總廚,世上沒有一條主廚之路是輕鬆的。
陳萬欽回憶1993年畢業後受訓於新加坡酒店協會教育培訓中心,爾後加入新加坡君悅酒店,他說,在君悅這段經歷是打磨自己的最重要歷程,因為每兩年就會有一位來自歐陸的新主廚上任。「剛開始,一天整整八小時都在切洋蔥,很多人適用期三個月還沒到就放棄了。」眼淚濕了又乾、乾了又濕,累積在手上的刀傷燒傷也不計其數,熱愛烹飪的陳萬欽從不喊苦,更積極跟著當時的主廚不停學手工菜,造就他紮實穩健的西菜廚藝。
「我是學西餐的,從前不會主動做東南亞菜。」陳萬欽還告解一段故事,如何找到自己的根,「2007年去北京工作時,大家都說你一定很會煮海南雞飯、叻沙,當時我很心虛。」他開始思考異鄉人對自己家鄉風味的印象,又如何透過精準的料理傳遞文化味覺,後來2010年他再度加入新加坡君悅酒店擔任行政副主廚,當時團隊有馬來人、印度人、華人等人才,他積極探討家鄉「南洋味」的地道文化,例如新加坡正統海南雞飯,米飯一定要鬆又軟,一定得用雞油先炒過備用,調味香料如乾蔥、香蒜、香茅、斑蘭葉也要爆香再加雞湯煮出風味,再把雞放進去煮到完熟嫩香。私心問,台灣哪裡的海南雞最好吃?「文慶雞,它最接近我家鄉的味道。」
台灣是南洋大熔爐的廚房,是異鄉,是家鄉,是陳萬欽近十年來的燦爛生涯。他為台北君悅定調如萬花筒般華麗的各系料理,「凱菲屋」十大主題區塊能吃全世界,樣樣經典,滿滿人氣,每個月要用掉牛肋眼和白蝦各1200公斤;新蔬食打卡熱點「茶苑」以青辣椒辣根、煙燻番茄茄子醬、烤堅果油醋、松露芥末、酪梨泥與檸檬汁、鳳梨莎莎醬六種獨門醬料,搭配爐烤清蒸的原型蔬菜,還有手工繁複的烤物、種類多樣的純素飲品與精緻甜點,還有精緻和風「彩日本料理」、米其林餐盤推薦「寶艾西餐廳」、道地港式料理「漂亮廣式海鮮餐廳」、融合大中華精髓的「雲錦中餐廳」與摩登義式風味「 Ziga Zaga義大利餐廳」,供應精緻簡餐與調酒飲品的「歡飲廊」,八間餐飲品牌足足是其他五星飯店的兩倍之多。
以餐盤作為畫布,以畫布回映思路
今日陳萬欽帶我們探入台北君悅的神秘廚房,宛如五星料理舞台劇的後台,沒有大聲喧譁,只有刀鏟火爐的聲響節奏,他用橄欖油、油醋、蛋黃等食材乳化製成白色醬汁,點綴在餐盤上,再以刮刀當成畫刀,沾取竹炭調色的黑色醬汁,揮灑出一幅美味的蟹肉餅沙拉花園。在他的學徒生涯中,蟹肉餅是最鮮明的早期記憶,「當年我還是助廚,做早班一班要做150個蟹肉餅。」超過一千次的練習,練就大師級美味,秘訣是簡單的新鮮食材,不簡單的嚴選青蟹、蟹黃、麵包粉與蔬菜泥比例,讓洋蔥、甜椒與香菇與蟹肉甜味完美交融,一口咬下有鬆、軟、脆、酥多重享受。另一道料理帶有更多新加坡的思鄉情懷,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馬來人常吃的馬來馬鈴薯餅Begedil,是當地「湯」的滋味靈魂,將把平凡的馬鈴薯湯變成宴客小料理,陳萬欽製作迷人辛香的馬鈴薯餅帶有開胃解鬱的薑黃氣息,外酥裡嫩,擺盤以荷葉與文心蘭做成立體的藝術。
褪下白色廚師袍的陳萬欽,在家會穿著簡單黑色素T,拿起刮刀,繼續他腦海裡的藝術靈感。
鳳梨、牛大骨⋯陳萬欽甚至把中央廚房裡的風乾食材融進畫布,成為具有深意的浮雕,作品掛了滿滿整面牆,令人想起2021年光州雙年展藝術家Vaginal Davi將乾燥麵包融入作品,模擬公元前40年的馬利亞輪廓,近年來食物、科學和藝術的對話持續進展,陳萬欽以未受傳統美術教育的背景,投身藝術創作並曾在罕見疾病病友慈善畫展捐出作品義賣,展現老饕沒見過的另一面才華。
牆上幾幅繪畫技巧的筆觸,快意活潑,多是運用刮刀來畫出簡約線條、斑駁感與豐富色彩,對陳萬欽來說作畫是與回憶的自我觀照,是極療癒的過程,也讓他在飯店執行總主廚的壓力中獲得解放。
正是一個創作者的靈魂,讓他可以在這座歷史悠久、享譽已久的五星美食殿堂,讓眾人找回深深感動自己的滋味。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