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橫跨三個時代的基隆地景:海門天險步道
Promotion

從山、海到漁村,⑤條基隆必走步道

橫跨三個時代的基隆地景:海門天險步道

從清領、日治至戰後,三個時代不同的城市治理,讓基隆的市街地景幾經更迭。清國與英、法二國交戰之後於基隆所建的軍事設施,日治時期的基隆港築港工事與市街改正,戰後對基隆城市的再詮釋,在基隆文史工作者陳世一的帶路下,從基隆港畔的城隍廟出發,走上港岸邊的山稜至二沙灣砲台及大沙灣砲台遺構,將三個時代所經歷的戰事與城市治理一次看盡。

從清領、日治至戰後,三個時代不同的城市治理,讓基隆的市街地景幾經更迭。清國與英、法二國交戰之後於基隆所建的軍事設施,日治時期的基隆港築港工事與市街改正,戰後對基隆城市的再詮釋,在基隆文史工作者陳世一的帶路下,從基隆港畔的城隍廟出發,走上港岸邊的山稜至二沙灣砲台及大沙灣砲台遺構,將三個時代所經歷的戰事與城市治理一次看盡。

所謂的海門天險步道,其實嚴格說來並不是一條步道,而更像是一條深入認識基隆歷史的城市走讀路線。長年研究基隆文史的陳世一梳理隱藏市街之中的文史脈絡,定下了海門天險這一條路線──從基隆護國城隍廟出發,經基隆港的海洋廣場來到日治時代台灣最繁華的商業街「義重町」,沿途一覽幾座最具代表性的日治歷史建築;再經原基隆神社的忠烈祠至象徵漳泉和解的「主普壇」,展望基隆的港岸市街;沿山稜一側的公路行走,經大佛禪寺、役政公園、二二八紀念碑抵達國定古蹟「二沙灣砲台」以及清法戰爭紀念園區,閱讀清法戰爭的歷史,路線終點為大沙灣砲台遺構。這一條橫跨三個時代的路線,讓人看盡基隆曾歷經的動盪更迭。

港灣東岸的城市地景

位於基隆火車站附近的「基隆護國城隍廟」,不僅是在地的重要信仰中心,也標誌了清國的台灣治理政策轉變。基隆城隍廟創建於與台灣建省同年的1887年(光緒13年),清國在1874年日本出兵爭討瑯嶠的牡丹社事件之後,對台灣改採積極治理,將台灣正式建省,基隆也在建省後升格為重要城市。當時台灣在重要城鎮皆設城隍廟,基隆城隍廟的出現正象徵了清國對基隆軍防地位的看重。

基隆城隍廟後來成為北管福祿派的活動據點,隔旭川河與奠濟宮的西皮派分庭抗禮。北管福祿、西皮二個流派過去在基隆也像漳泉一樣不時械鬥,而在1853年(清咸豐三年)的魴頂大械鬥之後,漳泉以融合「宗親血緣」取代祖籍地的概念輪值主普,以拼陣頭、拼北管樂取代械鬥。所以基隆城隍廟也隱含了這樣一段族群和解的歷史。

城隍廟正對的是「基隆港」。1906年(明治39年)台灣總督府進行的第二期築港工事,徹底改變了基隆的地貌──原本基隆海岸的沙灘沼地被挖填成深水港與碼頭,與築港同期進行的是「基隆市街改正」,將新造的海埔地與東岸聚落一起改造成平整的棋盤式街廓,並將流經市區的石硬港與蚵殼港二河整併為運河「旭川」。東岸街區中以日本人住宅、商鋪與娛樂場所為主的「義重町」(今名義二路)最是繁華,因而有「基隆銀座」之稱。

包括義重町到基隆港一帶,沿途可見多座登錄基隆市歷史建築的日治時代建物:進駐有基隆稅關與台北州港務部等航運機關的「基隆港合同廳舍」(今海港大樓)、主辦連結神戶與基隆內台航線的「日本郵船株式會社基隆出張所」(今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展現現代主義風格的「基隆市役所廳舍」(今基隆市政府)。義二路上以一棟紅磚白飾帶的「辰野式風格」建築最是亮眼,這座建築過去是現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曾祖父岸田幾太郎所經營的「岸田吳服店」所在,在現任屋主自立書店老闆的用心保留下得以維持良好屋況。

義重町最重要的日治遺址是「基隆神社」,前身是供奉航海守護身的「基隆金刀比羅神社」,於1915年(大正4年)完工並更名「基隆神社」,主祀曾駐守基隆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與天照大神,並在1936年社格升格為縣社。二戰後,基隆神社遭拆毀,改建中國北方宮殿式的忠烈祠,神社參道口的大鳥居亦改造為中正公園牌樓,只餘下狛犬、參道、石燈籠等神社遺構,見證基隆的城市變遷。

基隆的百年動盪與和平

自忠烈祠一側的山徑,經中正公園通向標誌了基隆漳泉和解的「主普壇」。以獅球嶺為界分據基隆海山的漳、泉移民,在咸豐年間死傷慘重的大械鬥之後,將雙方死難者合葬建廟祭祀並尊為「老大公」,1855年(咸豐五年)開始由基隆的十一字姓宗親會輪值主辦中元普渡(今為十五字姓),此為「雞籠中元祭」的由來。陳世一說:「主普壇是基隆漳泉和解非常重要的象徵,以宗親血緣的融合跨越了祖籍地域之分。」

舊主普壇原坐落在獅球嶺「三姓公廟」一帶,在1971年開闢國道一號時遷移至現址。主普壇的雙塔建築與上方大佛禪寺的白色觀音大士像都是基隆港最醒目的地標建物,自海洋廣場就可以展望到山稜上的紅白相望,為基隆的城市天際線增添有趣景致。而主普壇一側的展望台與觀音像下方的廣場,是展望基隆港的最佳地點,也可清楚一覽西岸地貌。陳世一細數其中的幾座山嶺,像是清法戰爭古戰場的「火號山」及「白米甕山」,或是今日基隆地標所在的「虎仔山」,港岸的工業設施與歷史建築亦一覽無遺。

自大佛禪寺往上至無線電山,這一帶的山稜曾是清法戰爭中法軍地圖所載「東方防線A點」,今日被阻隔在高牆之後,只能自牆頭從無線電塔的位置判斷A點所在。續行往上,還會經過一座展示了陸海空三軍除役武器的「役政公園」,其中有一座藏身於植物圍籬後方的「8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最具歷史價值,陳世一笑說這座砲的來歷顛沛流離堪比台灣,它原是清光緒年間推行洋務運動時向英國購入的武器,於日俄戰爭期間為日軍俘往東京,又渡海鎮座在基隆神社,今日則成為役政公園的展示之一。此外,曾參與韓戰的「F-104星式戰鬥機」、八二三砲戰中美軍運來協防台灣的「勝利女神飛彈」也十分值得一看。

役政公園盡頭是「基隆二二八紀念碑」,以「圓」為概念設計的黑色銅鑄紀念碑有著對稱而圓融的造型,象徵撫平事件傷痛、期待社會和諧,也象徵了歷經三個時代的權力更迭與戰爭動盪的基隆與台灣,在今日終於迎來了和平的年代。

見證清法戰爭的海門天險

自二二八紀念碑一側的公園,接向前往「二沙灣砲台」的步道,是見證了清法戰爭的步道主題「海門天險」的所在。

二沙灣砲台的修築年代最早可追溯至清道光年間,在清英兩國的貿易戰爭後,台灣兵備道姚瑩為防英軍進犯而修建;清法戰爭期間,台灣巡撫劉銘傳為鞏固海防而再次修建;法軍退出基隆後,劉銘傳有感於基隆海防的重要性,1886年(光緒12年)再聘德國技師將二沙灣砲台擴建至今日規模,並為清軍營盤一側的城門題字「海門天險」。

二沙灣砲台遺址格局為抱山式砲台,分為東砲台、北砲台及古城門所在的營盤區,境內可見彈藥庫、礮臺、碉堡、古井等遺跡,大多是就地取用基隆產的砂岩砌成。兩座砲台所展示的二架大砲則是展示教育用的複製品,砲口對向基隆港,今日所見是港內貨櫃裝運的繁忙景象,自港岸市街可一路眺望和平島與基隆嶼,可以遙想當年清法戰爭時的戰況激烈。

自二沙灣砲台過去運砲的路徑下至市區,山腳下設有「清法戰爭紀念園區」,分別是法、清二軍的墓地所在。登錄為市定古蹟的「法國公墓」建於1885年(光緒11年),為紀念死於清法戰爭的法軍海陸官兵七百餘人,境內的紀念碑、墓碑與墓碑多為1909年(明治42年)日本總督府重修之後所設。清軍墓地亦設於日治時期,在地方仕紳的號召下,將開馬路所挖出的清軍骨骸收斂合葬並設「清國人之墓」(今民族英雄墓)。

此行的終點在歷史建築「大沙灣砲台遺構」(*註),此遺構疑似是毀於清法戰爭的大沙灣砲台,2021年與清法戰爭紀念園區一起歸於「沙灣歷史文化園區」。若是意猶未盡,也可順遊沙灣歷史文化園區的其他景點:象徵日本總督府將基隆建構為軍事要塞地的「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又稱基隆流水巴士社宅)、「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以及戰後曾是海巡隊駐紮地的「基隆要塞司令部」,這些軍事相關的建築都在整修後對民眾開放,展示基隆與軍防相關的歷史故事。

*註:大沙灣砲台遺構於民國96年由基隆市政府文化局以「大沙灣石圍遺構」申請登錄為歷史建築。唯近年在地文史工作者陳世一、清法戰爭史料研究夥伴及文化局資深志工,歷經史料調查、實地考證探勘後,證實此遺構並非石圍,應為砲台本身遺構,故本文以「大沙灣砲台遺構」稱之。

步道情報
難易度 ★ ☆ ☆
距離 2km
時間 2hr

路線指南
城隍廟→海洋廣場→基隆市政府→忠烈祠→主普壇→大佛禪寺→役政公園→二二八紀念園區→國定古蹟二沙灣砲台→海門天險→役政公園→豐稔街→中正區行政大樓

順遊亮點
語水工作室
基隆市中正區正豐街35號2樓
沙灣歷史文化園區
基隆市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111號

交通站點
基隆客運 二信循環站
基隆市區公車 中正區行政大樓
台鐵 基隆火車站

受眾
喜歡軍事歷史
適合拍照取景

|延伸閱讀|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VERSE 攝影/林蔚靜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李尤
文字/VERSE 攝影/林蔚靜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李尤
文字/VERSE 攝影/林蔚靜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李尤
文字/林蔚靜 攝影/林蔚靜 編輯/許羽君、郭璈 核稿/郭璈、李尤
文字/林蔚靜 攝影/林蔚靜 編輯/許羽君、郭璈 核稿/郭璈、李尤
文字/林蔚靜 攝影/林蔚靜 編輯/許羽君、郭璈 核稿/郭璈、李尤

回到專題:從山、海到漁村,⑤條基隆必走步道

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
  • 文字/林蔚靜
  • 攝影/林蔚靜
  • 編輯/許羽君、郭璈
  • 核稿/郭璈、李尤
林蔚靜

林蔚靜

喜歡山、攝影、台灣茶,以及用文字說故事。曾任《VERSE》資深採訪編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