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守護港灣的都市之肺:紅淡山步道
Promotion

從山、海到漁村,⑤條基隆必走步道

守護港灣的都市之肺:紅淡山步道

基隆紅淡山步道不僅是一條適合大眾的城市遊憩路線,整座山也是一座守護基隆港的土砂捍止保安林,更是擁有豐富自然生態的都市之肺。走紅淡山步道最好放慢腳步,沿途入微觀察山林中充滿蓬勃生機的萬物,再登上開闊視野的觀景塔360度環望「五基」,方知基隆不只有雨霧,在晴日時也有氣勢恢宏的天高地闊。

基隆人最熟知的步道,除了獅球嶺,莫過於坐落港岸東南方仁愛區的「紅淡山步道」。紅淡山步道不僅僅是一條適合大眾的城市遊憩路線,整座山也是一座守護基隆港的土砂捍止保安林,更是擁有豐富自然生態的都市之肺。走紅淡山步道最好放慢腳步,沿途入微觀察山林中充滿蓬勃生機的萬物,再登上開闊視野的觀景塔360度環望「五基」,方知基隆不只有雨霧,在晴日時也有氣勢恢宏的天高地闊。

看等高線地形圖即知,南北走向的紅淡山地形是基隆典型的「單面山」(單斜脊)──硬砂岩和軟頁岩相間的沉積岩層因造山運動而傾斜隆起,南面是順向平行岩層的傾斜坡,地勢較平緩;北面則是與岩層反插斜交的陡峭崖坡。紅淡山步道特色是設有四通八達的路網,可以自由探索,但帶路導覽的基隆文史工作者李正仁推薦不妨自南面的緩坡入山,由南而北的路線不分老少都可以輕鬆走完。

李正仁為第一次走紅淡山步道的初心者梳理了一條簡明易懂的路線:自近三坑車站的「寶明寺」起登,一路經砩光洞、佛心觀音殿上至紅淡山的次稜線,先至扶輪觀景塔,再前往主稜線上標高208公尺的三角點,折返後從北面陡坡下至步道終點「銘傳國中」即可接往市區。從緩坡起登可以節省體力,才能愜意慢慢觀賞沿路的自然生態。

「這條路線有地形、地景、植物相、鳥類、昆蟲,自然生態豐富,不同季節可以看到不同風景。走這條路線的目的不在攻頂,而是要慢慢走、慢慢看,才能看到箇中精采之處。」李正仁說。

森氏紅淡比與冰河孑遺鐘萼木

紅淡山名列台灣小百岳之一,除了設有三等三角點,也可見林務局保安林基石。基隆一年平均有三分之二的日子是雨天,多雨沖蝕造成的土砂流失、淤積會影響基隆港的運作,而紅淡山是一座可減少沖蝕並涵養水源的「土砂捍止保安林」,說它是基隆港的守護者亦不為過。此外紅淡山亦為基隆帶來好空氣,因此又被當地人稱為「都市之肺」。

古名雙龍山的紅淡山,因滿山都是「森氏紅淡比」而更名,與日本自古使用於神事作為神祇憑依的「榊」(サカキ)為同屬植物,日本人稱其為「丸葉榊」(マルバサカキ),因而有日治期間住基隆的日本人因思鄉情切而廣植紅淡比的說法,「事實上這是訛傳,森氏紅淡比是台灣特有植物。」李正仁說。台灣共有四種特有亞種紅淡比,其中一種由日治時期活躍於台灣的人類與博物家森丑之助研究發表,故名森氏紅淡比。

森氏紅淡比常見於台灣北部中、低海拔山區,樹形和葉形與榕樹相仿。李正仁教導如何辨識其特徵:森氏紅淡比的樹形較榕樹筆挺、無氣根,革質倒卵形的葉片無乳汁,新葉是橙紅色,枝頭的錐形頂芽生有層層芽鱗,夏季盛開五瓣小白花是重要的蜜源,葉腋入秋滿結的漿果則是鳥類的最愛。紅淡山因森氏紅淡比而得名。

紅淡山另一種必看的重要植物是冰河孑遺的落葉喬木「鐘萼木」,「它的特色是單棵、單屬、單種,分布區域只在北部,在人工繁衍成功以前是文資法登錄的珍貴稀有植物,紅淡山只有範圍極小的三個群落。」李正仁解釋。鐘萼木春夏開花,因花形似吊鐘、花萼長而得名,與其共生的有專食鐘萼木嫩葉的「輕海紋白蝶」,因有自然史的重要價值而代表基隆入選台灣十大美麗蝴蝶。在小溪頭山莊一側的峭壁可見與山林投混生的小叢鐘萼木,其富有特色的錐形頂芽也成為步道路標設計的主元素。

除了森氏紅淡比與鐘萼木,沿途植物看上去一片綠,其中卻也有諸多值得一看的細節,像是因基隆多雨而形成板根的「榕樹」、基隆市樹「楓香」、野生的「包籜矢竹」、暱稱「九層仔」的青剛櫟、無患子、山櫻花、木油桐、芒萁、大明橘等植物。蜜源植物多,也伴生了各式各樣的蟲鳥,一年四季都非常熱鬧。只是走紅淡山步道時須得多注意腳下,不要踩到棲身無患子、時常落在路面的台灣洒灰蝶的綠色幼蟲。

展望「五基」的壯闊山海

紅淡山步道上的「扶輪塔」是360度全景環望「五基」的最佳地點,所謂的五基指的是基隆嶼、基隆港、基隆市、基隆河與基隆山。「最先喊出五基的就是我!知道五基的才是基隆囝仔。」李正仁笑說。

天氣晴朗、展望佳的時候,從扶輪塔向北眺望,首先可以見到孤立於蔚藍東海之上的「基隆嶼」,再逆時針方向移動,其次入眼的是繁忙的基隆港與基隆市街,「基隆港東岸街區可以見到一條特別筆直的長路,那是日本時代的『義重町』,現在叫義二路,基隆人叫這一區是大賣所在的『小基隆』。」李正仁解釋。

從扶輪塔還可以清楚展望到海門天險步道所在的山稜,以及盤踞環抱基隆市街的獅球嶺,嶺後遠方的高聳連峰是台北的七星山及大屯山;獅球嶺至紅淡山間是三坑車站,可見長長火車不時駛進駛出,這裡也是連結台灣礦業史的礦業基地之一;再往南是基隆河谷,南榮公墓所在的丘陵古稱「魴頂」,層疊山勢接向台北盆地,最遠可展望到矗立在其中的101大樓;東側一面則是重重山巒,紅淡山的濃綠樹冠一直綿延向東,最高點是五分山的氣象雷達站,基隆山則隱於靠海一側的山稜之後。

李正仁說,紅淡山主稜的三等三角點是台灣島最北的第一座三角點,但可惜只有北向的展望,視野反而不若扶輪塔好,但可以更近距離地觀察到基隆港與港岸市街的樣貌。

遺落紅淡山的文史故事

紅淡山不只有自然生態,也可見遺落在其中的台灣故事。

自寶明寺牌樓起登,就會先經過一座日治時期熱心捐款造路人名錄的石碑;寶明寺的山門,其砂岩材質與砌法與海門天險的城門相似,紅淡山曾在清法戰爭期間設有規模較小的砲台,亦屬抗衡法軍的防線一部份,可能是當時遺留下的堡門,惜無史料記載。

寶明寺的涼亭供奉了兩尊石觀音,觀音基座分別鐫刻了「第卅番本業寺千手觀世音」及「第十三番石山寺二臂如意輪觀世音」──約在1929年(昭和9年),台灣亦隨日本興起信徒參拜巡禮的「遍路」風潮,當時基隆的興國山久寶寺住持仿效台北兩座靈場,發起基隆的「新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信徒可巡禮基隆寺廟的33座石觀音──寶明寺的兩尊石觀音便是當時遺留下來的文物。

而紅淡山備受歡迎的日治時代文物,莫過於駐守三角點的一對「狛狐」,名為彌佳、彌習,原是紅淡山腳下「末廣稻荷神社」的守護獸及神使。末廣稻荷神社於1899年(明治32年)鎮座於田寮河畔,奉祀祈求五穀豐收的豐受大神。在田寮運河「新旭川」完工及港岸的末廣新地開發後也出現藝旦花街,因藝旦拜稻荷神社而又名「狐狸廟」。戰後神社被拆毀,僅一對狛狐保留在紅淡山。



依日治時代繪製的《台灣堡圖》看來,紅淡山亦有許多軍事設施,像是清法戰爭相關的「竹堡遺址」,當時也可能有清軍的戰壕與營寨,惜今日已不復見。1960年代台灣教育廳推登山健行,位於淺山又親民的紅淡山、獅球嶺步道亦名列其中,所以山中到處可見當地團體自建的涼亭、山莊及花圃等遊憩設施,清法戰爭遺跡也可能因而消失。

當年對山林的觀念不若今日,但李正仁認為,未來如果能善加活化利用這些人工設施,讓紅淡山成為基隆自然生態教育的場域亦是好事,「讓紅淡山成為認識基隆自然生態的第一站!」李正仁笑說。

步道情報
難易度 ★ ☆ ☆
距離 1.4km
時間 50min

路線指南
寶明寺→小溪頭→扶輪塔→三角點→長壽亭→銘傳國中

順遊亮點
基隆廟口夜市
赫米斯咖啡
基隆市仁愛區劉銘傳路18號

交通站點
基隆市區公車 義六路口站、寶明寺站

受眾
喜歡自然生態
想在林蔭中漫步享受森林浴

|延伸閱讀|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林蔚靜 攝影/林蔚靜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李尤
文字/林蔚靜 攝影/林蔚靜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李尤
文字/林蔚靜 攝影/林蔚靜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李尤
文字/林蔚靜 攝影/林蔚靜 編輯/郭璈、許羽君 核稿/郭璈、李尤
文字/林蔚靜 攝影/林蔚靜 編輯/郭璈、許羽君 核稿/郭璈、李尤
文字/林蔚靜 攝影/林蔚靜 編輯/郭璈、許羽君 核稿/郭璈、李尤

回到專題:從山、海到漁村,⑤條基隆必走步道

大亞能為明日鏈結大亞能為明日鏈結
  • 文字/林蔚靜
  • 攝影/林蔚靜
  • 編輯/郭璈、許羽君
  • 核稿/郭璈、李尤
林蔚靜

林蔚靜

喜歡山、攝影、台灣茶,以及用文字說故事。曾任《VERSE》資深採訪編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