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海到漁村,⑤條基隆必走步道
基隆三百年故事的起點:獅球嶺步道
坐落基隆港南端、制高俯瞰市街全景的「獅球嶺」,是基隆八景之一「獅球匝雲」的所在,綿亙在山嶺之中的「獅球嶺步道」,看似是平凡的郊山步道,卻曾是往來台北和基隆的交通要道,也是見證了18世紀以來各方勢力爭逐台灣的古戰場之一。跟著基隆文史工作者李正仁走一趟獅球嶺步道,探尋今日低調沉埋在長草野樹之中的歷史現場。
坐落基隆港南端、制高俯瞰市街全景的「獅球嶺」,是基隆八景之一「獅球匝雲」的所在,綿亙在山嶺之中的「獅球嶺步道」,看似是平凡的郊山步道,卻曾是往來台北和基隆的交通要道,也是見證了18世紀以來各方勢力爭逐台灣的古戰場之一。跟著基隆文史工作者李正仁走一趟獅球嶺步道,探尋今日低調沉埋在長草野樹之中的歷史現場。
獅球嶺步道以南北向曲折盤踞在獅球嶺的山稜,南端步道口起於八堵的「港仔口開基五十人公祠」,行經登錄基隆市定古蹟的「獅球嶺砲台」、兩百年歷史的「平安宮」至近北端步道口的「三姓公廟」。帶路的基隆文史工作者李正仁說,若體力足夠,建議可順道一探被當地人稱為小吳哥窟的東砲台支線,或往北續行至鄰接基隆車站的西砲台及獅球嶺隧道。
分界漳泉勢力的山稜線
在1908年(明治41年)基隆至高雄的台灣縱貫鐵路完工通車以前,獅球嶺步道曾是往來基隆和台北必經的交通要道──自基隆經此道越過獅球嶺至八堵渡,再經基隆河的舟運水路或基隆河谷的陸路而行,便可直抵台北。但回溯至18世紀的清領初期,獅球嶺步道所在的山稜線除了作為行路之用,也是區隔漳、泉勢力的重要分界。
1723年(雍正元年)來自福建漳州和泉州的清國移民入墾基隆(時稱「雞籠」),漳州人自淡水八里經海路先至,劃定獅球嶺以北的海灣地區為勢力範圍;經基隆河谷的陸路後至的泉州人,則在獅球嶺以南的暖暖一帶山谷地活動。而即使有山嶺為界,漳、泉兩方依然不時械鬥,因而留下泉州人信仰的「尪公」不過獅球嶺、以及描述戰況激烈以致殃及壓陣神像的「尪公無頭殼,聖公無手骨」(Ang-kong bô thâu-khak, sèng-kong bô chhiú-kut)等俗諺。
漳泉對立一直持續到了清領後期,1853年(咸豐3年)更發生死傷慘重的大規模械鬥,經頭人調解後,將死難者合葬、建廟祭祀並尊為「老大公」,1855年開始以融合漳泉的「字姓宗親」輪值主辦中元普渡,此即「雞籠中元祭」的由來,而獅球嶺也堪稱是漳、泉移民從對立到和解的最佳見證者。
獅球嶺步道南北兩端的「港仔口開基五十人公祠」和「三姓公廟」,則述說了開墾基隆的險惡與艱難,李正仁感嘆道:「這兩座廟可以說是基隆地區開發的起點。」五十人公祠祭祀因疫病而歿的泉州移民,三姓公廟則供奉了眾多不幸客死異鄉的無名骨骸,為紀念其開基之功,雞籠中元祭的祭祀行事便從三姓公廟開始,主普宗親會先於農曆6月30日子時至三姓公廟開龕門祭拜後,才前往老大公廟。
扼守基隆港的獅球嶺砲台
除了民間的漳泉械鬥,獅球嶺因地理位置和地勢成為軍事戰略要地,亦見證了台灣史上的兩場重要戰役:清法戰爭與乙未戰爭。
1883年(光緒9年)清法為爭奪越南宗主權而爆發了「清法戰爭」,基隆亦為主戰場之一。受命抵台督戰的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為鞏固基隆海防,聘請英國技師在基隆港灣建多處西式防禦砲台,其中位於最南端的「獅球嶺砲台」為駐守台北盆地的最後防線,東、中、西三座砲台分設在獅球嶺的山稜上,制高監控基隆港與市街地,中砲台更設有一座堅固的石造指揮所,由劉銘傳坐鎮。雖然法軍最終以強大火力奪下獅球嶺砲台,一度將清軍逼退至水返腳(今汐止),但因不欲久戰,1885年6月即與清國講和並退出基隆。
獅球嶺砲台經歷的第二場戰役,則是1895年台灣民主國發起的「乙未戰爭」。清日戰爭後,不滿台灣主權歸於日本,台灣官紳即發表〈台灣民主國自主宣言〉並成立軍隊,進駐基隆各砲台對抗日軍登陸。然而日軍為避開攻擊而於貢寮登陸,獅球嶺砲台便成為唯一發揮戰力並成功轟擊日軍往台北推進的砲台。然而最終日軍攻克了獅球嶺砲台,結束乙未一役。
獅球嶺砲台的中砲台於1984年公告為基隆市定古蹟,今日僅餘砲台基座和石造指揮所各一,並有一座建造年代不明的小碉堡。攀上小碉堡,可制高一覽基隆港及繁華的基隆市街,天氣好時甚至可遠眺基隆嶼,獅球嶺下方則有國道一號基隆端貫穿,往來車輛川流不息。
「獅球嶺可以說是『台灣第一嶺』,自基隆港登陸台灣,眼前所見的第一座山就是獅球嶺。」李正仁笑道,並說起已消失的基隆名景──過去基隆海岸都是沙灣濕地,棲息了許多今日被稱為活化石的「鱟」,故基隆除了雞籠之外還有一個少為人知的古名「鱟港」,海灣內名為鱟公、鱟母的一對小島嶼以絕景「鱟嶼凝煙」知名,與同列基隆八景的「獅球匝雲」一起展現了基隆多雲霧的氣候特徵。惜鱟公嶼於日治時期的基隆港築港工程中剷除,鱟母嶼則填海造陸成為市街地,鱟嶼凝煙如今只存在於史料之中,海港中鱟亦絕跡。
下了獅球嶺砲台,經一處視野開闊的觀景平台後,來到供奉土地公的「平安宮」。平安宮創建於1796年(嘉慶元年),相傳此間的土地公曾在清法戰爭顯靈擊退法軍,早期的小廟因毀於1919年(大正8年)的大地震,在基隆地方仕紳和商號的支持下於大正10年重建,今日所見的堂皇廟宇則是1990年拆除年久失修的日治時代古殿後所新建,並請來國寶級交趾陶大師林洸沂創作了一面以清法戰爭為題的巨幅交趾陶壁。而寺內依然保留了古殿雕藝精湛的木構件、可見日治痕跡的狛犬及石燈籠,以及記錄了建廟捐款者的石碑,基隆仕紳許梓桑亦名列其中。
出了平安宮,沿參道拾階而下,途經一座頹圯的「平安亭」,李正仁笑道:「以前來參拜的婆婆媽媽信徒都在這裡歇腳閒聊,然後為自家的兒孫指腹為婚!」至參道口可見遺留的一柱「龍柱」,再往下坡方向走,路口即是鄰接國道一號的步道終點「三姓公廟」。
隱藏故事的山嶺風景
自八堵的五十人公祠出發,步道唯有一開始接向稜線路的一段陡長階梯最是累人,但李正仁說若是五月木油桐盛開的時節來走,整條長階鋪滿雪白桐花,景致優美得讓人忘卻疲累。沿途行經名為「包籜矢竹」的天然竹林、一條通往祕境堰塞湖「獅球湖」的支線後,來到標高115公尺的「三角洲嶺北峰」,此地建有一座供奉濟公的小廟,廟前可眺望紅淡山及暖暖金山寺。
接入稜線路後,沿途是低海拔山區常見的雜木林,受水氣豐沛的海風影響,處處苔蕨叢生。李正仁一路細數其間的隱藏故事,像是曬乾後可售予船公司為倉庫煙燻驅蟲的芒萁、作為礦坑坑木的相思樹、製木屐的鴨腳木等與早期生活息息相關的民俗植物;自獅球公園一隅展望的山稜,看似平凡無奇,卻是清法戰爭中法軍的戰壕所在。
自五十人公祠至三姓公廟的這一段獅球嶺步道,僅約兩公里的路程平緩好走,是老少咸宜的大眾健行路線。濃縮在沿途山景之中、橫跨清領和日治至今的三百年故事,讓這段步道成為深入認識基隆的最佳起點。
李正仁說:「獅球嶺步道是基隆人或想認識基隆的外地人一定要走的一條步道!愛鄉愛土,莫過於親身走訪歷史現場。」
步道情報
難易度 ★ ★ ☆
距離 2.5km
時間 3hr
路線指南
五十人公祠→三角洲嶺北峰→獅球嶺砲台→平安宮→三姓公
順遊亮點
Bad Mama keelung
基隆市仁愛區孝一路34巷5號
交通站點
基隆市公車 鶯歌里站、富景天下社區站
台鐵 基隆火車站
受眾
喜歡宗教文化與寺廟美學
適合三代同堂走廟
|延伸閱讀|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回到專題:從山、海到漁村,⑤條基隆必走步道
林蔚靜
喜歡山、攝影、台灣茶,以及用文字說故事。曾任《VERSE》資深採訪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