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藝術家Sarah Jérôme亞洲首展《太古的時間》:探索記憶與情感的詩意時空
法國藝術家Sarah Jérôme的亞洲首個個展《太古的時間》在路易莎象山藝文中心盛大展開,這場由巴黎當代藝廊Galerie Vazieux策劃的展覽,透過藝術家充滿詩意的作品,邀請觀眾步入一個夢境與現實交織的奇幻世界。
「時間是一條直線,還是一場由記憶與情感拼湊而成的夢境?」這是Sarah Jérôme作品中不斷探問的核心命題。
展覽名稱「太古」源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加·朵卡萩的小說《太古和其他的時間》。小說中的虛構村莊「太古」呈現出一種多層次流動的時間觀,每個人與物都擁有獨特的節奏。這種非線性時間觀與Sarah Jérôme作品中呈現的詩意空間完美呼應。
在藝術家的訪談中,她常以「形而上學」(Métaphysique)和「形象時間」(Le temps figural)來闡述她對時間的獨特理解。Sarah Jérôme透過多層次的筆觸與細膩的情感表達,成功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瞬間,模糊了夢境與現實的界線,創造出充滿張力的詩意空間。
法國藝術家Sarah Jérôme
誰是Sarah Jérôme?
Sarah Jérôme是一位從舞者轉型為視覺藝術家的獨特創作者。1979年生於法國,她先後在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與舞蹈學院和巴黎美術學院接受專業訓練,這段跨領域的學習經歷賦予她作品獨特的動態感和空間張力。
在當代藝術市場中,Sarah Jérôme 是一位極具潛力的中生代藝術家。她的作品風格介於具象與超現實之間,結合細膩筆觸與夢幻敘事,營造出詩意且充滿神秘感的氛圍,並蘊含深刻的人文思考。
目前,她的作品價格相對親民,與其藝術價值相比尚有極大的增值空間。她已獲得多個知名收藏機構與藝術獎項的認可,包括:
- 2024年 BNP 巴黎銀行私人銀行藝術獎:該獎項旨在發掘最具潛力的當代藝術家,為她帶來更多展覽機會與高端藏家的關注。
- 羅丹美術館收藏:顯示其作品已被視為當代藝術的重要代表之一。
- Speciwomen 計劃:聚焦女性藝術家的重要收藏項目,確立她在當代女性藝術領域的地位。
- Artothèque d’Annecy 與 Art Collector:分別由安錫當代藝術館及知名私人收藏基金支持,進一步提升其市場價值。
《太古的時間》:三重時空層次的藝術旅程
展覽作品可分為三個相互關聯的層次,引導觀眾深入探索「太古的時間」:
森林的低語:畫布上光影若隱若現,低語著那些未被發現的記憶片段,如同做過卻已遺忘的夢境,引領觀者走進記憶深處。作品《浮光幻境》(Sanctum IV, 2024)即為此類代表作。
《浮光幻境》(Sanctum IV, 2024)
流動的記憶:以水流為象徵,柔和的波紋喚醒情感與時間的交織,讓觀者彷彿置身於記憶的河流中,感受時間的流動與延展。《浪語的呢喃》(En eaux vives X, 2023)完美呈現了這種流動感。
《浪語的呢喃》(En eaux vives X, 2023)
關係的迴響:雙人形象展現情感的張力與曖昧,在夢境與現實的交界處,編織出那些未曾說出口的故事,讓情感迴盪於時間的縫隙中。《夢迴彼岸》(Revoir le ciel, 2024)即為此類作品的代表。
《夢迴彼岸》(Revoir le ciel, 2024)
舞者筆觸:動靜之間的視覺語言
Sarah Jérôme的創作深受其專業舞蹈背景影響,她的筆觸宛如舞者的肢體語言,充滿動態感與節奏,展現動與靜、痕跡與擦除之間的微妙張力。
在《林間迷蹤》(Cavale II, 2023)和《塵囂之外》(Loin du bruit, 2024)等作品中,靜止的森林與流動的水域不僅是自然意象,更是情感與記憶的深刻映射。這些作品讓觀者如同置身於夢境深處,不禁產生共鳴與疑問:「我走進了誰的記憶?是藝術家的?是自己的?還是某段記憶中已模糊的『我們』?」
《塵囂之外》(Loin du bruit, 2024)
《太古的時間》法國藝術家 Sarah Jérôme 亞洲首個展
展覽日期: 2025.3.13 — 2025.4.14
展覽地點:Louisa Art Center 路易莎象山藝術中心
UH財富地產 貴賓導覽預約專線
02-8773-1869 Amber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