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在臺南古都重探臺灣故事——1624講堂:上一堂給臺灣的歷史課

在臺南古都重探臺灣故事——1624講堂:上一堂給臺灣的歷史課

當世界迎向大航海時代,臺南也在 1624 年成為東、西方貿易的匯合點,與世界產生更深刻的互動,這座古老城市可說是臺灣文化的匯聚點,足以作為人們探討「臺灣學」的起點。臺南市政府文化局企劃出「1624 講堂:上一堂給臺灣的歷史課」,以一座城市為藍本,既微觀又宏觀地,沉浸式解讀臺灣歷史,引領人們回看來時路,理解今日臺南如何塑成,一同激盪共生共榮的未來面貌。

在 17 世紀全球貿易體系發展的關鍵時刻,臺灣從大陸的邊陲位置轉身面向海洋,成為荷蘭東印度公司設點的貿易基地,世界給予了這座城市不同的定義,原住民與來自四方的不同人群在此相遇,多元族群為這片土地交織出豐厚的文化故事。

當臺南走到 400 年的當刻,臺南市政府文化局以「一起臺南世界交陪」的精神,發起多元企劃向世界分享臺南文化。從今年 5 月至 10 月的「1624 講堂」,由各界歷史學者與眾人齊聚一堂,回望臺南 400 年來的歷史文化風華,適逢臺灣文化創意博覽會將於 8 月 23 日至 9 月 1 日在臺南舉辦,透過講堂內容其多元的視角、別出心裁的論述重新梳理城市的發展脈絡,成為思考未來走向的另一個起點。

以全城為教室開講臺灣的歷史

以「上一堂給臺灣的歷史課」為主題策劃的「1624 講堂」,邀請到來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等重磅史學家,提出 9 個子題、共 30 場精彩的講座,揭露課本未載的新史觀。

半年以來接力不停的文化講堂,橫跨歷史、考古、建築、民俗、文學等領域,並延伸出 9 個講座子題分別是:從荷治海貿與爭霸、明鄭的東寧王朝、製糖的甜蜜身世、城市開發與擘畫、港口城市的開展、環境與文化流變、多元族群的交會、民俗祭儀與宗教、公眾歷史與創作,不僅切合臺灣史學研究的熱點,也展現出多元族群在這片土地的互動與交流。

1624 講座透過宏觀的歷史演變到微觀的在地文化,慢慢重建出臺南的歷史。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張隆志以〈國姓爺在臺南〉,為人們導讀府城公共歷史記憶中的鄭成功。臺史博副研究員石文誠解密臺南書信史料,從 1665 年鄭經寫給荷蘭人的一封信帶領大家走入東寧王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林玉茹從歷史人物施琅,切入談 17 世紀末臺灣最大的地主和海商。成功大學博物館館長吳秉聲以建築歷史與文化資產保存的研究專業,探討臺南這座歷史城市的空間構成與文化蘊含,而副館長陳文松則從臺灣圍棋的微觀角度切入,探討近代臺南室內社交娛樂。

臺南藝術大藝術史學系教授盧泰康用不同角度看《全糖市的甜度演化:探尋明清時期臺南製糖技術與糖漏》、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謝國興《急水溪流域的遊巡王爺信仰》、臺史博助理研究員林孟欣講述《二十世紀初期臺灣南部製糖業的商業大冒險》、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所長曾品滄《鹹甜皆真味:臺南的味覺社會史》等多角度的主題式講座,展現出臺南豐饒的文化內涵。

從熱蘭遮堡看見臺灣與世界的連結

在城市開發與擘畫主題講座裡,由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黃恩宇所授課的《17 世紀熱蘭遮堡的設計、營造與思維》,分享研究團隊以一張〈1643 年熱蘭遮市地籍登錄簿〉來解密安平古堡的過程。

他指出,一座歷史建築所乘載的訊息,不亞於紙上記載的文獻,從建築史學家的角度來探討歷史,所留下的「非文字」紀錄包含了遺構、圖像、速寫、鳥瞰、工程圖等等都隱藏了大量的訊息。他表示,一座建築的設計不只有考慮到機能,也必須滿足各種心理層面上的需求,從揣測一座建築最終形成的式樣,回推出當時的社會氛圍、基地條件、構造材料等,甚至可以得知設計者的想法。

熱蘭遮堡的形成反映了歐洲在文藝復興時期之後誕生的建築新觀念,而在八十年戰爭之後荷蘭脫離西班牙帝國獨立,全力發展海上國際貿易而成為強國,並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遠征當中,把逐步轉化的建築觀念帶到了世界另一端的臺灣。他說:「長久以來大家對於熱蘭遮堡的認識都是從臺灣史的角度去看,但從建築史的角度切入,從文獻、圖資、歷史紀錄當中,卻清晰看見臺灣與世界的連結,顯現出『海洋』的觀點。」

比方說,熱蘭遮堡的誕生是個有趣且複雜的過程,建造這座城堡需要大量人力,除了仰賴從中國移民來的漢人工匠之外,荷蘭東印度公司也從印尼班達群島引進不少奴隸來參與建設,遺留在鎮北坊文化園區的古蹟「烏鬼井」所指的烏鬼,便是這群來自班達群島的土人。此外,解讀城堡所用的建築材料,有來自中國、澎湖、印尼、日本以及臺灣本地的磚、瓦、石、木頭、石灰、鐵件等,混合荷蘭的磚造砌法與臺灣早期木建築形式,早期營建技術交流的證據,切確顯示在這座建築上。

分析熱蘭遮堡的建設過程,那是從最高處往下慢慢擴建形成三層的結構,最初第一層是扁長方形,設有火砲駐軍的稜堡,後來圍著四周加蓋的第二層,再增加炮台數量,加強鞏固建築的安全性,而最下方的第三層則為狀似羊角的 Horn work,稱為角堡,也叫外堡,設有倉庫與宿舍,是處理行政治理與商業貿易工作的核心。「這座城堡與同時期歐洲城堡以陸地攻城戰為主的設計思考很不同,而是反映出 17 世紀海戰時代的堡壘設計奧秘,可以看見荷蘭人在分散島嶼建設多座要塞堡壘,點與點之間採用船隻來連結的要塞形式。」

以400年為切點聽見消失的族群之聲

從海洋回到陸地看臺灣歷史,西拉雅族跨地部落聯盟召集人段洪坤所帶來的《穿越臺南 400 年的西拉雅族歷史文化》,回歸本地原生視角,闡述「1624」這個年份對於原住民族的意義,是外來文化對於本土文化的嚴重衝擊。

「1624這個時間點,對應臺灣有文字記載的最早歷史,是當今主流的歷史解讀,但對已經居住在臺灣數千年的西拉雅族(Siraya)來說,這並非是臺灣歷史的開端。」段洪坤娓娓道述,「甚至,在人們口中所謂的建城,卻是原住民族顛沛流離的開始。」不論是荷蘭東印度公司佔領上鯤鯓興建熱蘭遮堡,或是鄭成功攻臺之役結束荷治時期,展開下一階段的明鄭時期,乃至於清領時期、日治時期,臺灣深陷「外來民族」的爭奪之戰,歷史卻從未站在原住民族的角度來書寫,而是以一詞「漢化」輕輕帶過。他所要講述的是:西拉雅族是「1624 被消失的聲音」,少了原住民族的歷史觀點與聲音來談 400 年將是「不足」的缺憾。

「臺灣不是只有 400 年歷史。」根據考古遺址發現,臺灣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約西元前五萬年至七千年間)已有人類居住,這原住民族的先啟祖先一直延續到三千年前,在島嶼長出遍地的不同族群,西拉雅人的祖先居住在臺南這片土地超過 4000 年了。但在殖民統治過程裡,西拉雅族被主流社會視為漢化、消失的民族,一直到「19 世紀人類學研究裡,臺灣有高達 24 個族群,而非現在的 16 族,但在長期殖民文化的入侵之下,許多族群逐漸融入消失,加上推崇漢文化的主流教育,對於族群的歷史更有許多錯誤地描述。」最常聞是「平埔族」一詞,籠統地把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凱達格蘭族、噶瑪蘭族、道卡斯族等十個族群歸納在一起,顯示出族群教育的薄弱與欠缺。

1624 講堂首場由旅荷臺灣史學者江樹生為講題「荷治海貿與爭霸」揭開序幕。

瞭解傳統才能重新定義傳統

回看一直生活在臺南這塊土地上的西拉雅族,有傳統文化的承續與斷裂,並非一般人認知的「漢化」而已,當重新認真認識西拉雅族後,啟發了人們重新思考在歷史演化當中,族群與族群之間的關係,段洪坤更提出大哉問:當部分傳統文化面貌已然斷裂,西拉雅族這 20 年來是如何追尋並且復興文化?

他指出多數人對於「傳統」一詞的解讀太偏執與狹隘,「其實文化並非一成不變,比如說大眾媒體所認為的英國皇室傳統,也不過是近代所創發出來的,傳統會因社會、環境、政策等因素,幾乎是 50 年一變。」原住民族的文化如此,漢人的文化也如此。

「我們不能用保育動物的眼光去看少數族群的文化保存工作,文化保存不該只是維繫傳統,而是要在不僭越祖先留下的基底,使用傳統文化元素去創發。」這幾年在族人及學者鍥而不捨地爬梳文獻、田野調查採集,族語和古調歌謠的復育有所進展,陸續把 1722 年清巡臺御史黃叔璥所著《臺海使槎錄》的番俗六考發現使用漢擬音寫下的西拉雅歌謠,日治時代留下的少數古調錄音,以及耆老口中還在傳唱的西拉雅等地方歌謠蒐羅後,分析出西拉雅音樂獨特元素,進一步推動以此為基礎,再創造新的西拉雅歌謠,呈現出文化的當代面貌,使族群產生獨特性與區辨性,他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族群文化復興。此外,西拉雅族的服飾文化、飲食文化、狩獵文化、信仰文化,也透過這樣復振的途徑及方法,有了好的成果,將在台南 400 年系列活動中的「原原不止 400 年」原住民族文化展中呈現在大家面前。

臺南文化局長謝仕淵表示,1624 年的歷史機遇讓原住民與來自四方的不同人群在臺南這塊土地相遇,族群間的激盪、衝突與協調,堆疊混合成為當代臺南多元的文化面貌,同時也形塑出相互尊重與包容的歷史記憶。「1624 講堂」以多面向的視角轉譯臺南文化,使人們更加真切感受到這塊土地的歷史地景風貌。

1624講堂講座資訊
活動日期:即日起至113年10月26日
活動地點:臺南市立圖書館永康總館、總爺藝文中心、臺南市立美術館2館、許石音樂圖書館
活動網頁:https://gov.tw/jnK

文字/FunnyLi 圖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提供 編輯/許羽君
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
  • 文字/FunnyLi
  • 圖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提供
  • 編輯/許羽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