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在蔡健雅演唱會之前——從格格不入,到拿下最多金曲獎最佳女歌手

在蔡健雅演唱會之前——從格格不入,到拿下最多金曲獎最佳女歌手

蔡健雅高雄演唱會創下驚人紀錄,短短三分鐘售罄!回望千禧年的前一年,世界還混雜著新舊時代交替的歡欣、躁動與未知,24歲的蔡健雅從新加坡來到台灣,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呼吸》。她側頭輕彈著吉他,特殊的「新式」口音加上慵懶而率性的聲線,哼唱著民謠搖滾。當時的我們沒想到,這位酷女生會成為接下來二十年台灣流行樂壇最有代表性的聲音。

2000年的台灣,正以一種驕傲、奔放的姿態爆發,周杰倫、五月天、和同樣來自新加坡的孫燕姿等人,一字排開耀眼地主導整個樂壇,當蔡健雅帶著一把木吉他前仆后繼來到台灣發展時,卻彷彿覺得一切迷了航。

原來我是台灣音樂圈的邊緣人

用小白兔誤入叢林這樣形容可能有些誇張,但對當時的蔡健雅來說,自己的音樂風格和個性在台灣樂壇非常「格格不入」。

蔡健雅說:「當時我真的不太懂台灣音樂圈,特別是為什麼大家都要唱情歌?我的母語是英文,音樂養成也非常西洋,一開始很排斥唱所謂的芭樂歌(Ballad,抒情歌)。」在崇尚個人風格的現在,很難想像「獨特」在當時主流市場下竟然成為「找不到特色」,事實上就連唱片公司也不知道該如何包裝蔡健雅。

除了流行情歌, 2000年之後,音樂市場開始擁抱更多元的音樂類型,即便當時有周杰倫和陶喆這樣的創作歌手躍上主流,也僅限於男性,像蔡健雅這樣的「創作女聲」,卻被市場定位為「小眾」。「可能外面世界是這樣看待我們,我們就被影響,心裡也覺得我們就是小品、非主流,也就越來越找不到自己。」音樂市場成為一個無形的框架。

那些年,我不喜歡你們喜歡的我

在樂壇幾年還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蔡健雅被說服開始唱起商業情歌。2003年的《陌生人》、2005年的《雙棲動物》,成功地唱出失戀女子的傷痛與悲苦,大眾知道她是誰、記得她的歌,甚至還拿下了第一座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獎。

但她內心想說的還是:「這首歌為何要那麼悲?我為什麼要那麼悲?這根本不是我啊。」真的很諷刺,音樂生涯中最紅的時候,卻是她最不喜歡自己的時候。「我好像被我的歌框住,因為我是失戀代言人,所以不能太開心,大家看到我就覺得我是『 resting bitch face』(天生臭臉)。」

那幾年的迷失到後來被經紀與唱片公司拋棄,這些經歷蔡健雅在許多訪談都說過,現在的她不是很想再提,卻感謝有那段「不舒服」的時光。「因為你學會了在不舒服的狀態生存,過程中就會體會到很多事,知道不要什麼或想要什麼,也是那時候我下定決心,如果我要繼續做音樂,就要做我想要的音樂,成為全創作的歌手。」

也是那時她遇到了伯樂。

蔡健雅簽進亞神音樂,擁有高度自由可以重新規畫、摸索自己,甚至重新認識、接受自己。「我開始寫中文歌,雖然一開始還是焦慮,怕寫得不夠好,但慶幸的是遇到很棒的合作夥伴,像小寒、葛大(葛大為),我們之間產生很棒的chemistry,讓我在音樂的感性跟理性之間找到一個很好的平衡,穩穩抓出屬於自己的音樂路線。」

《Goodbye & Hello》這張專輯就是這樣誕生的,也成為蔡健雅音樂生命的分水嶺。蔡式情歌中帶著「理性邏輯」去回應感性的情感課題,讓她走出一條不同的台灣流行情歌的新流派。

從情歌中重新長出新的本我

蔡健雅說:「這些歌可以真正代表我的個性、我會說的話,我希望我的歌也能成為他人的人生指引。因為我們不管多堅強,但是我們內心的那種脆弱,還是會渴望被撫慰、被聽見、被理解,如果有一首歌可以讓你去發洩,我覺得這就很珍貴。你要說這樣的歌是芭樂或drama也好,但我們就愛這種東西。」

用後見之明的眼光回頭看音樂市場,蔡健雅才知道原來這就是台灣流行情歌的魅力。

就像谷底反彈,2006年後是她的創作爆發期,從《Goodbye & Hello》宣告找回自己的自由,她不斷透過音樂剖析自己,一路到《失語者》突然跳躍到實驗電音,思考人類與科技的矛盾,對現在的蔡健雅來說,她的音樂不再只想關注感情,而是擴大到社會、環境甚至地球,想透過音樂做得更多、或是紀錄更多。

今年大放異彩的《DEPART》就是她在疫情期間的所思所想。這張回歸初心的專輯,對她來說有很多的突破,蔡健雅一手包辦了編曲、譜曲及錄音等工作,希望用簡單純粹的音樂,帶給大家安定的力量。「但我做這張專輯其實是很怕的,怕丟臉啊,怕我這張專輯一出來會被其他音樂人說,Tanya怎麼敢自己錄、自己編?」所以當《DEPART》在2022年金曲獎入圍八項提名,一舉拿下年度專輯、最佳華語專輯、最佳演唱錄音專輯、最佳華語女歌手四項大獎時,蔡健雅很開心地對自己說:「看吧,我就說你可以的,他們有聽懂,你不要那麼小看自己。」

一度迷航,終究回到本質的自我,音樂讓蔡健雅成長,幫她記下某個時間的模樣、姿態與變化,並且更肯定自己。「過去我會追求因為我內心的完美,或是在意他人的想法,但我現在想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想要越來越接近自己。」她開玩笑說:「就是只想活在自己美好的泡泡裡啦。」

本篇蔡健雅專訪出自 VIBES 創刊號(2023.1)封面人物之一,想看更多關於Tanya精彩影像,以及封面故事完整專題,馬上購買雜誌保存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游姿穎 攝影/陳詠華 核稿/高麗音
VERSE VOL. 23 台灣當代時尚文化考VERSE VOL. 23 台灣當代時尚文化考
  • 文字/游姿穎
  • 攝影/陳詠華
  • 核稿/高麗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