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BES PAPER 06 - BAR
采子× 製作人游政豪:脆弱與堅韌,讓音樂展露真實
人生走到某些階段,「對頻」成為讓誰留在生活裡的優先條件,懂得不再強求。去年才相識的歌手采子和製作人游政豪(Roger Yo),在音樂上宛如彼此的最佳夥伴,激盪出豐富性更高的音樂,也讓采子堅定地說出:「我很喜歡自己現在的狀態。」
對談這天,台北13度,下雨讓這座城市顯得更加冰冷,但眼前的采子和製作人游政豪,時而大剌剌地笑到抱肚、時而展現屬於彼此的默契,整個攝影棚都暖和了起來。
現在的音樂很「采子」
素未謀面的兩人,在采子經歷一段長長的風波後,睽違兩年多於 IG 發布翻唱而認識。游政豪回憶:「當時一位經紀人拿她的影片和我討論,認為采子是值得合作的對象,才與她聯繫、一起做音樂到現在。」2023 年兩人攜手迎來采子復出,一連出了三首歌曲,但那股氣勢很快地戛然而止 ── 他們有共識地認為,應該要調整歌曲方向,讓音樂成為更「采子」的模樣。
「大概再過了半年,到今年四月才因微電影《最幸運的一天》推出主題曲〈大可以〉,這首歌算是滿重要的轉捩點,表達更深層的我自己。」采子說,以前做歌曲鮮少參與編曲的討論,多半只負責寫歌、錄音,但從〈大可以〉開始,她主動和游政豪及另一位夥伴童心積極討論,在專業與天馬行空的想法之間,為歌曲建立更紮實且多元的層次。
游政豪表示,采子為編曲提出的想法,總能帶來實際幫助,因為她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相對於製作出方方面面都完美的曲目,不如讓歌曲長出靈魂,破碎或圓潤都是美麗,「配唱時,小豪老師也會鼓勵我用講故事的方式唱歌,讓情感傳遞出去。他們一直告訴我,比起技巧,這是最重要的事。」
於是〈大可以〉成為嶄新采子的起點,再進而回溯製作這兩年她累積的創作,人生階段不同了,對歌唱和自我的體悟也不同了,采子的歌聲裡,聽得見昇華。
深入淺出的反差
近期連番釋出的單曲裡,〈好好晚安〉是采子這兩年最早的創作。2023年便將demo上傳至StreetVoice街聲,時隔一年正式發佈為單曲,延續了原曲風格,再添上更具象的細節。
「我因為 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關係,長期做同一個惡夢,導致日夜顛倒,習慣讓自己累到沒電了才睡。」在被睡眠障礙糾纏時,有個人曾出現在采子身旁,讓她能稍微安穩地睡去。擁有陪伴者的平靜,便成為〈好好晚安〉的創作靈感,即便如今關係不再,仍能美好回味。
「采子希望延續demo裡濃烈的吉他,我想加強空靈的韻味,便運用帶粗糙感的復古電子編曲,使音色較混濁,就像欣賞老電影那樣。」游政豪消化采子期盼形塑的歌曲氛圍,完整傳遞半夢半醒的迷濛,讓她第一次聽到編曲即因被理解而落淚。
游政豪說,采子現在的音樂會讓人愈聽愈感動,已與過往的她截然不同,這些歌曲有血有肉,是采子將結痂傷口撥開探究自我的證明。〈討厭自己〉一曲,便深刻呈現走過對人間的厭惡後,希冀療癒自我與眾人的心情。
因風波曾百般厭惡自身,走過挫敗後急於成為平穩且正向的人,反而是種揠苗助長。現在的采子知道她仍舊多愁善感,便將這些情緒起落轉化成歌曲裡的符號,深深的話淺淺地說,「若要說很『采子』的音樂是什麼,我想就是這股反差,讓沉重的內容輕巧呈現,然後浮誇詮釋柔情的詞。」游政豪分享,以〈討厭自己〉為例,最終版本一改柔和可愛的唱腔,採用較為個性的唱法,加入些許呢喃囈語,並在末段背景音放上尖銳吼叫聲,呈現穿越憤恨後的自我和解。
這般對比不僅落實於音樂裡,也可從〈討厭自己〉的單曲封面中窺見。由兩張照片組成,一邊是剛出道時最純粹的樣子,一邊是最痛苦時剪成短髮的她,「當時我因為嚴重的恐慌症不能出門,哭到耳膜破裂也不敢去看醫生,後來決定把長髮剪掉,化各種妝來掩蓋五官,大家認不出來我才踏出家門。」
現在講來雲淡風輕,是因為采子已漸漸學會與情緒共處,也奇妙地發現過去竟能治癒未來,「走過這麼多,我發現比起討厭自己,更應該感謝曾遇過的人事物。」今年初,采子聽聞初戀突然過世的噩耗,崩潰之際,這首歌拯救了她 ── 生命不可能預測,在世界相遇就是難得。走過的,都有其意義。
別急著向消極說掰掰
采子說,現在多數時間依然沒有自信,所幸和游政豪一起做音樂時,能夠全然放心做自己,照著舒適的節奏往前,「剛復出時,我很害怕創作、害怕不被接受,也知道我有很多不足。現在我學會去面對這些不足,並和小豪老師一起,把這些東西變成我喜歡的樣子。」
每次錄音前,采子、游政豪還有一起創作的夥伴童心,都會先暢聊一小時以上,分享彼此最近有感的事物、想嘗試的音樂風格,在難得放鬆的時光裡,彼此沒有任何隔閡,游政豪舉例:「像我分享較冷門的電影如大衛柯能堡、柯恩兄弟等等,原本只是隨口說,沒想到采子竟真的看了,也很認真想和我討論。」或許電影並不直接與正在製作的音樂相關,但共同話題讓兩人默契變佳,無論錄音、製作都更有共鳴。
製作單曲〈當我想起你〉敘說幸福的離別時,游政豪認為這首歌適合民謠曲風,起初采子半信半疑,但開始錄音後便知道感覺對了,旋即進入氛圍裡;講述結束生命議題的單曲〈會不會〉,采子譜寫時便已採用圓舞曲的拍子,再度呈現其一貫的反差感,「內容明明如此複雜沉重,卻用簡單輕快的方式呈現。有時她本人甚至沒有意識到這些,但我都能理解。」游政豪笑著看向采子說:「妳都不知道自己這麼酷對不對?」
在游政豪眼裡,采子是個擁有許多神奇能力,同時又真誠且直爽的人,「比如從第一次錄音開始,她就會毫不遮掩地打嗝,我戴著耳麥很大聲赤裸,被嚇到好幾次。」兩人笑得上氣不接下氣,采子更加碼分享,偶爾游政豪不在錄音室時,她和童心會模仿其他歌手和動物的聲音,舉凡狗、貓、海豚都難不倒采子,現場示範後讓眾人目瞪口呆,也使游政豪驚呼,「這就是口技的一種呀,我又對你刮目相看了。」
眼前爽朗的采子,有著經歷過風波的坦然,和找到節奏後的釋懷,「一開始復出時,我著急地想隱藏不好的一面、展現完美的自己,畢竟哪個粉絲會想看到偶像很慘?」但現時的她,已經可以接納所有陰晴圓缺,讓音樂回歸療癒的本質,透過一首首單曲,以最真實的自我示眾。
比起過往一碰就碎,采子形容如今她是脆弱與堅韌的集合體,挫折曾使她墮落亦帶她成長,「現在狀態還是起伏不定,但只要幅度是往上的就好了,鴨子划水也沒關係。」藉由音樂,采子想讓經歷同樣情緒的聽者明白 ── 遙遠的一方有人懂你,慢慢來沒關係,我們不急。是對著聽者說,也是對著自己說。
本文同時收錄於音樂報《VIBES PAPER》 06 期,隨《VERSE》雜誌 028 期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