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專訪/見本生物創辦人盧翊軒:設計音樂視覺,找回創作初心

VIBES PAPER 05 - OFFICE

專訪/見本生物創辦人盧翊軒:設計音樂視覺,找回創作初心

近年音樂圈裡,從大型活動至音樂專輯,都很難忽略見本生物的參與;而每一回參與對盧翊軒而言,都是個重拾創作者意識的過程。「做音樂類型的作品,會讓我更覺得自己維持在創作者的角色。」他這麼認為。

回顧《VIBESPAPER》首兩期封面人物的專輯視覺——一張以airbrush插畫風格,描繪游離在宇宙中的機器人,奇幻浪漫又帶點復古質地,正如歌迷們熟悉的溫蒂漫步;另一張以3D手法將天空、海洋、植物融入特寫的瞳孔,大膽而簡鍊的畫面,傳達陳芳語探討的共生議題。這兩張專輯不只音樂精彩,視覺記憶點也相當濃烈,處處埋著細究後多一層意會的驚喜。負責視覺設計的見本生物,有時是設計師盧翊軒,有時是盧翊軒與他的小團隊。

Wendy Wander 溫蒂漫步 《Midnight Blue》

Kimberley 陳芳語《kiki》

身份的切換

關注盧翊軒的人,多少聽過他大學時期到The Wall打工,藉此「入行」積累音樂圈人脈的故事。雖然也不過十年時間,但過去接音樂設計案的途徑,跟現在已有顯著區別,盧翊軒比喻,「以前狀況類似玩音樂的人,想到自己有個唸設計的高中同學,就去問那位同學有沒有興趣設計海報,或做個Logo。可能因為2015年左右,設計相關的資源、資訊相對還沒那麼流通。」如今設計師們習慣在社群平台分享作品,加上演算法幫助,有需要的業主比以前容易找到人,「像是多點開花的感覺,好處是能看到的風格類型變多,但相對的,這個業界天花板會變低一些些,年輕設計師裡,再難出現名字辨識度高的人。」其實這和現在音樂圈情景相似,天王天后的年代已無法複製,分眾趨勢使得各類創作者都佔市場一隅,卻少有人像過去那般,握有大量資源與關注度來發展。盧翊軒謙虛地自認「吃到了FB最後一波紅利」,讓他案源穩定且享有聲量,因此當前只要有機會,他總希望盡量宣傳、引薦自己喜歡的年輕設計師。

今年見本生物有個主要轉變——名稱背後正式有了團隊。對於成為老闆,沒有待過公司體制的盧翊軒,想了好些年才決定,「如果一加一等於二,那沒有什麼意義。在我明確知道如何創造『大於二』的價值後,才決定把見本生物從個人工作室變成小型團隊。」現在的他更常擔任藝術指導(art director),逐漸將重心放在專案統籌,心思於Notion、Slack、Figma、Google Calendar之間穿梭調度,手邊備有長長的名單,平面設計、3D動畫、攝影、造型、美術、妝髮師羅列其中;從設計師(designer)到藝術指導的心態切換,他發覺自己是持續且不自覺地練習,「我向來想嘗試別人還沒做過的事,或許一種風格,或一種字體、動態效果。為了讓業主理解,以及找到合適的人一同完成,我得向很多人溝通、說服,來實現自己腦中的期待。」他笑稱自己不擅社交,都是工作緣故才不斷與人保持互動。

帶動美學的底氣

左:Osean 吳獻《一起跳著跳著》/ 右:Everydaze《Serious Addiction》——皆為見本生物今年負責視覺的作品。

雖說音樂類型的作品,是盧翊軒在商業與創作之間,重視且珍惜的平衡點,但他直爽地說:「我的角色之於音樂產業沒有太大意義。」乍聽還挺意外,而他進一步解釋,「如果在串流平台點開一首歌,可能半秒受專輯封面吸引,但大部分原因,還是你本來就想聽這首歌、本來就喜歡這個藝人。開始聽歌後,你也不會一直盯著畫面啊。」

訪談日前,新銳製作人Everydaze剛預告要推出英文創作專輯;從年底到明年初,還有好幾組萬眾期待的作品即將發表。盧翊軒雀躍地、偷偷地透露這些有他參與的案子,工作多年,他依舊是個喜愛音樂的人,並擅長藉由視覺來滿足自身對音樂的期待,他認為音樂最終還是回到核心,「只要音樂人專注把音樂做好,自然有底氣去影響其他領域,帶動市場的美學。」

本文同時收錄於音樂報《VIBES PAPER》 05 期,隨《VERSE》雜誌 027 期發行。

文字、攝影、編輯/Annie 專輯圖片提供/見本生物 核稿/高麗音
VERSE VOL. 27 和移工做朋友VERSE VOL. 27 和移工做朋友
  • 文字、攝影、編輯/Annie
  • 專輯圖片提供/見本生物
  • 核稿/高麗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