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文學覺醒》作者張志龍:從歌德到村上春樹,帶人們重新回到青春與文學

《文學覺醒》作者張志龍:從歌德到村上春樹,帶人們重新回到青春與文學

想認識經典文學作品但無從入門,抑或讀了名作卻無法體會字裡行間流動的情感與文化?敦南藝術講壇創辦人張志龍有感於此,今年以文學導覽人身份推出新書《文學覺醒》,從德國最偉大詩人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德國文豪赫曼赫塞《鄉愁》、《徬徨少年時》到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等三位偉大作家的共七本名著,深入淺出引領讀者認識世界文學的時代脈絡與核心意涵。從企業管理者成功轉型為藝術史講師和美術館顧問的張志龍,再次轉身,成為一位經典文學的導讀人。

「我們都有一個看不見的自我,稱之為靈魂。我們如何喚醒他,適當的培養澆灌,讓自己和他對話,活出自己的生命,至關重要。」張志龍在《文學覺醒》的自序裡如此說道。而其實,「培養」這件事,他從小就相當感興趣。

小時候,張志龍有兩個夢想——成為作家或老師。

求學過程中,他鍾情於詩和小說,但成績不好,總羨慕課堂上的老師擁有豐富學識與培育能力。然而,生長在台灣經濟快速發展的年代,比理想更能餵飽肚子的是財富,張志龍大學選擇經濟系,時常讀財經雜誌關注全球脈動,朝專業經理人邁進。後來踏入職場,待過知名日用品大廠聯合利華(Unilever),也曾是台灣雀巢(Nestlé)最年輕行銷處長,如何用故事帶人認識品牌或產品,是他再熟悉不過的事。

打滾職場20多年,張志龍開始思考工作之外,自己還能為世界帶來何種貢獻。

45歲那年,同學(林義傑經紀人)帶著徒步橫越撒哈拉沙漠締造世界紀錄、家喻戶曉的超級馬拉松好手林義傑找上門,希望討論比這段北非極地長征更大規模的長跑計畫,讓當時在籌劃人生下半場的張志龍,有了向世界證明自己的機會。

2011年,他與林義傑發起「擁抱絲路」活動,為帶人去看這條古代串連東西貿易的要道,並喚醒人們對大自然的重視,即便從未參與體育活動,他也毅然決然辭掉人人稱羨的薪水與職務,與團隊展開歷時150天橫跨6國、跑上萬里的極限馬拉松計畫。

相較於申請簽證困難、處理團隊歧見,這段從土耳其伊斯坦堡到中國西安的路程,更重要的是募款一億經費的重任。

出發前一年,他先自掏腰包成立工作室,並接連拜訪企業家、政府官員,跑了無數場活動,口袋收了上千張名片後,計畫雖備受媒體和政府重視,甚至得到時任總統馬英九幫助,但抵達伊斯坦堡的那一天仍差4500萬,最後為給各界捐助者交代,還是硬著頭皮上路。

20幾人的長征團隊,每走一步路都在燒錢,張志龍只能途中奔波經費,沒想到的是,受傷、身陷險境、惡劣氣候等問題卻接踵而至,讓他每天都想放棄,直到後來學會改變。改變,不只有計畫,還有面對現實生活挑戰的態度,「先解決今天問題,然後晚上好好睡覺。」

「很大的學習,是要把以前的專業拋棄。學行銷最多就是規劃,但想太多規劃,思緒會變得混亂。」張志龍說,「明天的問題,明天再來煩惱,運用太多的理性,反而會造成更多問題。」

抵達終點西安前15天,一億元的募款目標才達成,讓跑者跑完了這趟艱辛路程,他也終於能回到家——台灣。從被賦予高額預算的行銷高層,到得自己籌措資金的募款人,如同背著夢想的業務員,他四處以中華地球探索保護協會(又稱探索‧家)執行長身份,向人說理念、說故事,好不容易才完成人類史上首次以長跑穿越絲路的壯舉,證明自己之餘,同時告訴世界,台灣也有能力去辦這樣的大型國際活動。

初登作家

2012年,張志龍將這趟旅程的體驗寫成《擁抱絲路:斯人斯土與征途》,字裡行間描繪各國歷史不為常人所知的一面,也實現了他想當作家的夢想。

當時社群並不普及,網路甚少有這段萬里長征的照片,擁有多頁精彩圖文的書更顯珍貴,推出即登上書店暢銷,甚至9刷,就像投手初登板便取得勝投,出版社於是鼓勵再寫,主題由他決定。

早年,張志龍受油畫大師陳澄波影響,因為作品描繪曾經生長的嘉義,進而拓展對西洋藝術產生興趣,後來偶爾會在部落格發表對藝術家的觀點。秉著對藝術的熱忱,他將部落格文章轉移到紙面,決定撰寫藝術史專書《繁星巨浪》。那一年,他還擔起台灣Volkswagen鉅賦福斯汽車執行長的責任重返職場。

同樣是在述說歷史與文化,《擁抱絲路:斯人斯土與征途》的寫作經歷,讓張志龍有把握帶領讀者深入藝術家身處的時空,了解時代下所產生的藝術作品,並剖析創作技法,用故事讓不得及門而入的人們身歷其境。

《繁星巨浪》最後成書厚達600多頁,他走遍歐洲舊時代的經濟重鎮:羅馬、佛羅倫斯等數十座城市,介紹十幾位藝術史重要畫家及上百幅畫作。研究現代西洋藝術發展的過程,張志龍其實也在理解藝術。「我發現藝術也能帶領人去關照生命,對藝術有影響的還包括政治、時代、歷史、人際關係、心理狀態、個性,還有文學跟哲學,即使是千年前的古希臘藝術,到今天仍具有意義。」張志龍說道。

二度離開商界,致力培養藝文

2018年,看著文化創意產業興盛,張志龍再度離開熟悉的商業環境,毅然決然成立敦南藝術講堂,希望透過機構的力量培養藝術文化發展。

他圓了另一個心願——老師。

張志龍知道,香港每年舉辦的藝術盛典《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台灣藏家購藏的數量與價值時常是亞洲前三名。在科技、社會與財富達到一定程度後,這群高質量的藏家讓他有信心台灣可以成為第二個佛羅倫斯或雅典,「當一小群人開始從事藝術,產生蝴蝶效應,我們的文化素質與藝術涵養也與其他同一高度後,對台灣均衡發展也都很有幫助。」

這門藝術課學生的年紀多是50至70歲,是一群財富與幸福取得平衡後,將寶貴時間投入喜歡事務上的藝術愛好者。張志龍不想按著一般課堂教育模式,除了口述,他還帶領學生前往法國、義大利等地,實際身處享負盛名的美術館與經典畫作,且從味蕾探索歷史與文化。

年輕人出現在這門課的機會甚少,甚至可以說沒有,但他不是沒想過要收,只是在財富至上的世界,年輕人面臨高競爭力的社會環境,更崇尚學外語、電腦或管理技能,成了講堂的缺憾。

閱讀的重要性

除了收集資料,準備一堂又一堂的藝術課,他還要與時間奮戰寫新書,並於疫情期間完成線上課程《走進世界百大名畫 張志龍的殿堂級藝術鑑賞課》,讓藝術愛好者們能不受時間、地域限制,理解藝術、培養美學。

在寫作藝術史美的過程中,張志龍蒐羅眾多文化、文學與哲學資料,一邊思考如何讓人重視閱讀並重新喜歡文學。

他也是在40歲後重新閱讀文學的。先是邱妙津的小說《鱷魚手記》,再來是駱以軍的《遣悲懷》,吸引張志龍是它們描寫的青春情節就像自己的成長歷程,其後,又讀了赫曼赫瑟、歌德、村上春樹等人的書。

赫曼赫瑟的《知識與愛情》對他有極大影響。書本描述兩個進入神學院的年輕人,一個不受拘束,過著酒神式的享樂生活,後來還翻牆出去遍歷人生;另一個則是好學生,最後成為院長。從小成績不好的張志龍,從《知識與愛情》看見自己,「即便是放牛班,最後依然可以得到一個非常豐盛的人生。」這件事激發成了他後來去做絲路、探索人生的動因之一。

重新閱讀後,他發現,「成長文學是一個很好的入門,即使40歲、50歲都能閱讀。」

今年,耗時4年撰寫、以青少年成長文學為主軸的《文學覺醒》推出。他說,這主題「不只是比較容易懂,還能讓讀者回顧成長歷程,並發現文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覺醒」兩個字,是訴求提升心靈,期望藉由這部作品提高讀者眼界。為讓閱讀情緒能投入文本,張志龍少用華麗辭藻,擇以精準的文字措辭鋪陳敘事節奏。

書中從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歌德自傳:詩與真實》到赫曼赫塞《鄉愁》、《徬徨少年時》、《知識與愛情》,最後再介紹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等7本名著。

他認為,導讀也是導航,由古希臘時代出發,最後抵達近代。帶領讀者認識世界文學脈絡其實環環相扣,深入了解這個領域的趣味與豐富。

「但丁寫了一本《神曲》,遊歷地獄、煉獄與天堂,一開頭的篇章說:『我都不明白自己是如何置身彼處的。』其實就是人生自動導航到了地獄。他是受到大環境影響,最後喪失自己的靈魂。」

如何不喪失靈魂?張志龍接著說:「閱讀是與靈魂溝通最好的工具。」

成長過程,他總是被教育閱讀的重要性。如今科技發達,人類閱讀能力卻逐漸減弱,他坦言,以前聽到別人在讀《約翰·克利斯朵夫》或是《罪與罰》等名著,會相當景仰,很慚愧沒有讀那樣的書,「但如果現在去問,只會得到『讀那個有用嗎?』的答案。所以我們現在的庸俗化程度比三、四十年前要高很多。」

書中最後推薦的80本經典文學名著,從青少年橫跨到壯年,是他為讀者介紹最影響人類文明、思想的著作,讓人們從文字了解生命的有限、人生的無限,藉此提升靈魂的層次。

「生命就是一團欲望,欲望得到了滿足就會無聊,欲望得不到滿足就會痛苦,人生就像鐘擺一樣,在痛苦和無聊之間左右搖擺。」哲學家叔本華的名言一直牢記在張志龍心裡。

人們總先努力達成學業目標,出了社會又以大量財富為終極目的,張志龍也是這樣過來的,在設定目標與完成間無限循環,要想跳脫遊戲規則,他相信,藝術和文學是最好的救贖。

相對在痛苦與無聊搖擺,文化與土地才是張志龍人生下半場最關心的事——辭職做絲路計畫、開敦南藝術講堂又或是寫作出書。

今年張志龍60歲,問他是否還會出書,他笑說,有可能再導讀莎士比亞或但丁等人的經典著作,但寫書很累,現在更專心培養人們的藝術美學——這也是他從小到大最有興趣的事。接下來不設定目標,只期待講堂能成為藝術、美學和文學的種子,經由學員的影響力吸引人們參與,為台灣培養更多的藝文愛好者。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葉聖博 攝影/徐偉哲 核稿/高麗音
VERSE VOL. 27 和移工做朋友VERSE VOL. 27 和移工做朋友
  • 文字/葉聖博
  • 攝影/徐偉哲
  • 核稿/高麗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