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而立」規和陳的家:落腳嘉義小城的老屋慢生活
不論是身處小套房還是三層樓老屋透天厝,規和陳總能找到與空間相處的方法,他們以木製老家具、植物、陽光、手作物,實踐對理想生活的想像,並透過甜點和影像,傳遞他們用心生活的熱情。
PROFILE|三十而立
情侶檔規和陳,共同經營甜點店「餘」和YouTube頻道「30而立」。「餘」每周營業三天,每個時段僅服務兩組客人,甜點菜單隨四季調整;「30而立」的內容以生活風格為主,包括穿搭、旅遊和飲食等主題。2021年,他們從民雄搬到嘉義市區一棟三層樓老屋,將其重新裝潢為居住和營業的複合式空間。
情侶檔規和陳住在嘉義市民樂街上一棟三層樓的透天厝。一樓是一周營業三天的預約制甜點店「餘」,二樓是臥房和烘焙工作室,頂樓則是陳的工作室,收納攝影器材和為製作衣服而蒐集的布料。
推開一樓木製的子母門,第一眼會望見接待區的長型木製櫃檯,和左邊一座在古董家具店買的法國木製層架——早年用途是放剛出爐的麵包,後來改為擺放餐具選物和嘉義市藝文活動文宣。右側的走廊貫通1樓,沿途會經過內用甜點的空間,店內每個時段僅服務兩組客人,房子底端的廚房則改為後花園。
屋子的細節很多,既保留部分原始裝潢,也處處是兩人以木製老家具和手作物重新裝飾的細節:洗手間的燈罩是一只小巧的木碗,戶外禁止停車的看板是到木材廠選購的,並搭配上規的手寫字,而臥房一株植物彎身垂在雙人床一側,規說,雖然偶爾掉葉有些不便,「但沒辦法,我喜歡房間裡有一點綠意,這是我的任性。」
外面的世界是家的延伸
兩年前,他們還無法這樣任性隨心地布置房子,當時規和陳住在一個小小的五坪套房。對大學或剛出社會的情侶來說,在城市生活,這有時是一種必要的生活方法,既能擁有一方空間,也能節省租金。
不過當時他們並不是在大城市生活,而是在嘉義民雄,距離嘉義市區騎車需要30分鐘,房租則是便宜得不可思議的2000元。彼時陳因為休學和家裡產生摩擦,頓失生活費的他和規在離學校稍遠的地方覓得這處空間。這個小套房除了能滿足日常生活所需,還塞進規做甜點的大冰箱、工作和中型烤箱,以及陳的拍攝器材。
規在高中畢業後曾在台南老屋咖啡廳a Room打工半年多,過去沒有相關餐飲經驗的她,在那裡開始練習製作甜點,再由陳為這些甜點拍照,上傳到社群媒體累積成為作品集,意外收到網友詢問是否有販售的訊息,兩人便一步步做起甜點事業。
「30而立」最初的頻道規劃是拍攝穿搭影片,目的是為了推廣陳自創的服飾品牌。不過自製服飾品牌的成本高,加上穿插其中的幾支生活風格短片受到好評,他們便暫緩原本的計畫,在搬到小套房後轉型頻道定位,以旅遊、飲食、生活雜記成為延續至今的內容。
即使住在小套房,他們仍盡可能維持居住的舒適度。當房間因透不進光線而顯得閉塞,他們便向外尋找建築物的其他可用空間。房東用白色油漆重新粉刷的頂樓天台,成為他們生活空間的延伸,既能拍攝穿搭影片和甜點照片,還能一眼望盡民雄一望無際的鳳梨田和寬闊景色。
兩人也會騎車到田間,穿梭於民雄大學路,尋找適合拍攝的空景。小套房不適合面交甜點,他們便請客人相約民雄的星巴克前—若早個一兩年造訪民雄,有時可以看見四、五台車在建國路上排隊,都是為了和他們面交甜點。
以老屋實踐理想生活
到嘉義市區找房子的動機,是因為想要過得更符合他們心中的理想生活。
「我們拍生活風格的影片,每次看到觀眾留言生活很有質感,但實際上我們卻生活在小套房,那種反差會讓我覺得這樣很做作。」影像傳遞的生活是經過精心編排的,兩人更希望真實生活能貼近自己所塑造出來的形象。
嘉義的步調對他們來說剛剛好,陳是台北人,直到上大學才離家到嘉義,他在這裡自在地探索喜好,發現能透過自學習得拍攝和剪輯影片的技巧,並以此接案賺錢,是一種掌握生活主動權的方法。規是台南人,在嘉義小城過日子適合以機車和腳踏車代步,與她在台南的生活相去不遠。
大學時期兩人就時常從民雄騎車到嘉義市區,到「屋子裡有甜點」或「Daisy的雜貨店」等老屋甜點、咖啡店消費,加上規曾在「a Room」和「小花麵包店」等店家累積了四、五年的打工經驗,開啟她對於用老家具妝點老屋的興趣。
他們陸陸續續找了幾間老房,最後落腳於這棟透天厝,因為相比於其他幾間木造房屋,水泥建築較好整理,而最吸引他們的地方是陽光,那是過去小套房時期沒有的奢侈品。座落於街角的這棟老房子,陽光會從四面八方穿透素色窗簾布,光影隨風擺盪,白天時不用開燈也能享有一方明亮。
為了節省經費,除了粉刷、鋪設木地板、排除漏水問題和更換洗手間的硬體,他們基本維持了這棟房子的原始樣貌。不過作為住商合一的空間,老屋還是有些無可避免的小缺點,像是1樓浴室改為客人的洗手間,但沒有抽水馬達能將水送到2樓的臥房——他們便妥協,每天到附近的健身房洗澡。
和過去的生活環境相反,屋子變大,戶外的空間則因為生活在市區而有所縮減,鄰里關係也變得比較緊密。原本規劃為全預約制的內用甜點店,在開始營業後不時有鄰居推門詢問是否可以購買,為了照顧街坊和臨時造訪的客人,他們也開始開放每周六外帶。
更完整地分享對生活的熱愛
雖說頻道名稱叫做「30而立」,但規和陳離30歲其實還有段距離,20歲中段的他們認為,現在的生活不用整天被工作追著跑,能住在喜歡的屋子裡,其實已經很接近他們對於理想生活的想像。
兩人並未因此停下腳步,終極目標是開一間民宿,讓客人不只是在用餐的一、兩個小時內感受他們用心布置的空間,而是能花更長的時間感受有老屋和老家具作伴的生活。
開民宿的計畫目前雖因預算考量而暫緩,但仍會一直在兩人的願望清單上。從做甜點到設計衣服,從拍片到經營實體空間,規和陳期待的始終相同—能在某一天敞開大門,迎接人們親身體驗他們投注熱情和喜愛所營造的生活。
規和陳在老屋生活的四個角路
➊ 接待區
1樓接待區的植物蔓延在牆面,和木製老家具相互搭配。規說,自己不是特別擅長照顧植物的人,但這裡通風好、日照舒服,植物們自顧自地生長著。
➋ 陳的工作室
工作室布置了兩人到各地逛市集買的小物。其中一面牆,放置一落收納各種布料的置物架,布料從日本、中國等地出產,作為陳設計衣服的素材和靈感來源。
➌ 規的工作室
搬到透天厝之後,便有空間擺放更多製作甜點所需的用品,包括右側的櫃體,是他們從淡水購買的中藥櫃,提供許多收納空間。
➍ 花園
原本是作為廚房的空間,規和陳保留灶台和壁櫥等硬體設施,擺上各種常綠的觀葉植物,客人只要打開窗戶,就能看見一方綠意。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陳湘瑾
畢業於台灣大學新聞所。寫文章、做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