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5春季年會 0
2025春季年會 0
嘉義頂尖茶人系列2/伍志庸:拓展阿里山茶魅力!從好茶到風格旅宿,重新詮釋產地茶文化 

嘉義頂尖茶人系列2/伍志庸:拓展阿里山茶魅力!從好茶到風格旅宿,重新詮釋產地茶文化 

伍志庸,與家族共有聖源製茶廠,遵循友善環境的耕種方式,生產烏龍茶、金萱茶和紅茶品項。早年他會參與製茶比賽累積經驗,曾獲得2014年「全國部分發酵茶製茶技術競賽」球形組亞軍、2019年「全國部分發酵茶薪傳獎製茶技術競賽」薪傳獎。近年,他持續鑽研市場喜愛的茶品口味,並考取品茶師證照,與妻子郭千瑜經營「茶日民宿」,從產製到服務打造茶產業的精緻體驗。

以茶為出發點規劃自有品牌時,我的思考不再只是茶農身分。

車隨坡轉,跟隨「茶日民宿」的導航指示,行駛過阿里山公路的彎彎路徑,終於抵達位於海拔1,350公尺的目的地。竹崎石棹山區的茶日民宿由製茶職人伍志庸與妻子郭千瑜共同經營,周圍被家族的茶樹環繞。淺色的茶樹是臺茶12號(金萱),葉片鋸齒形狀明顯;深色且擁有細長形外觀則屬於青心烏龍,四周深淺綠意隨著雲霧的濃淡而篩落的陽光在葉緣上顯得燦亮。

臺茶12 號(金萱)。

延續家傳茶園的環境友善理念

由於父親那代與兄弟共同營運聖源製茶廠,伍志庸從小在旁耳濡目染。2013那年,他考量長輩年事已高,山區的勞動資源日益短缺,決定回到石棹學習茶園管理與製茶技術,面對家中1甲2的茶園,過去由父親照顧二十多年的茶樹同樣邁入高齡,進而開始分批讓茶園輪流休耕。

製茶職人伍志庸。

伍志庸會根據茶樹的健康狀況決定休耕的時間長短,短則一季,長至兩季。例如今年的青心烏龍有夏季收成,但秋茶暫停;而今年夏茶的臺茶12號(金萱),經過評估後一樣選擇暫停採收。僅管整體的年收產量比一年四季採收還要少,但他將比較不怕蟲咬的金萱茶樹,發酵成具有特殊香氣的紅茶,豐富製茶品項。

茶園的輪流休耕並不代表日常庶務的減少。伍志庸表示:「爸爸和伯伯堅持不用除草劑,採用環境友善農法,我也延續上一代必須使用有機肥的理念。雖然辛苦,但這樣能保護土壤的有機質。」他進一步解釋,無論種植何種農作物,田間透過蚯蚓鬆土可以提高土壤水分的滲透性,但除草劑會干擾蚯蚓和微生物的生存,導致土壤逐漸貧瘠。

為了維持地力健康,茶園每個月進行一次地毯式搜索的人工除草,取代除草劑。每個人蹲在茶樹下,一棵棵仔細檢查並拔除多餘的雜草,這也象徵著在大自然面前,保持謙卑的初心。

善用顧客回饋優化茶品風味

聖源製茶廠目前由伍志庸與三個堂哥共同經營,並有五到六位製茶師一同協助。伍志庸是其中資歷較短的製茶師,而每位師傅都有不同的製茶觀點。在堅持上一代信念的基礎下,他同步汲取其他前輩的優勢,並持續至茶改場和阿里山珠露茶茶業產銷班精進茶葉管理課程,以優化原有的製茶流程。

產業課程會分享新時代的製茶工具和觀念,有些可能與傳統做法產生衝突。以露水茶的萎凋方式為例,舊式的處理方式需要不斷翻動茶葉,讓茶持續曬到最乾;但新式的製茶觀念則是延長靜置時間,再去翻動茶葉。伍志庸認為若新的方法能獲得顧客的接受並且銷售成績良好,長輩自然會樂於認同這樣的成果。

伍志庸的蜜香紅茶滋味溫潤青甘,香氣可持續六到七泡茶。

在製茶流程上,伍志庸負責茶園管理與萎凋的前端製程,以掌控成品的味道。他還添置了除濕機和濕度偵測器等新式輔助機器,以精確控制製茶環境的變因。隨著官方提倡高發酵度的高山茶以彰顯其茶香優點,伍志庸也略微調整了發酵程度。相較於家人早期偏向文山包種茶的輕度發酵,如今他推出的茶在保留清香的基礎上,提升了發酵程度,使香氣更加醇厚。至於金萱茶,他一樣增強了發酵度,使濃郁的奶香滲入顧客的五臟六腑,舒坦飽滿的過癮,成為不斷回購的熱門品項。

以茶為題規劃的風格旅宿

在茶產業的事業拓展方面,茶日民宿所在地鄰近頂石棹步道群、雲海與琉璃光的觀光名景。民宿擁有四間房間,包括兩間雙人房和兩間四人房,兩種房型的其中一個單位都是直接面對茶園的觀景房型,邀請旅客與茶樹共眠。以茶為題,茶日民宿設有茶席與茶具,讓人們可以在度假時,直接享受到產地的茶風味。

得以品茶與感受茶園風景的茶日民宿。

得以品茶與感受茶園風景的茶日民宿。

民宿2樓的茶席區旁便是能眺望風景的大片玻璃窗,窗外是開闊茶園。坐在窗前能欣賞雲海,靜看一輪日落的橘黃流瀉在層層山峰。伍志庸分享到,尤其空氣清澈時,曾有客人在民宿拍攝到澎湖花火節的煙火景象。

茶日民宿2樓的茶席區。

伍志庸為了在接待民宿客人時,能更具備解說茶湯的能力,特別在嘉義縣製茶業職業工會完成品茶師初級結業認證。過程經過大量的味蕾訓練,他得在不同的茶種中感受酸甜苦鹹,辨識每一泡茶是否自然回甘,清楚表達茶香之間的細微差異,藉此在生產者的視角擴增服務端視野,用多元的產業面向提升人們親近茶產業的意願。

品茶香也「泡」茶香的五感體驗

談及深受客人喜愛的茶種,伍志庸沖泡起以臺茶12號(金萱)製成的蜜香紅茶。蜜香紅茶的蜜香味是來自茶樹生長過程中,受到小綠葉蟬吸吮而產生的化學反應。為了吸引小綠葉蟬前來,茶樹不得噴灑任何農藥。紅茶屬於全發酵茶,無論是茶園裡的青心烏龍還是臺茶12號(金萱),都能製作成全發酵茶。

「因金萱茶樹生長勢強、茶樹生長期快,較耐病蟲害,因此在夏秋時期,可採收來製作紅茶,增加茶類多樣性。但今年紅茶的產量約只有500斤;有時蟲害過重,葉子被吃得精光,可能還會面臨無法採收的情況。」難得的精華如今成為茶壺中的清雅茶色,清澈透亮,倒進杯中的茶湯又成了鮮明的紅褐色,帶有微微的酸氣,可以持續六到七泡的茶香,溫潤清甘。

為了在接待民宿客人時,能更具備解說茶湯的能力,伍志庸在嘉義縣製茶業工會完成品茶師初級結業認證

除了在民宿提供茶席享受,郭千瑜希望旅客在一踏入茶日民宿時,能沉浸在茶香之中,因此他們與調香師合作,從自家茶葉萃取香氣,製作成民宿限定的烏龍茶香與蜜香紅茶的茶葉擴香。這系列產品使用符合國際香料協會(IFRA)標準的精油和香氛油,是放諸國際皆受認可的安全成分,透明瓶身裡還有自在舒展的葉貌,為住客從細節點滴堆砌出豐富的五感體驗。

為了在新一代族群心中立足茶的一席之地,伍志庸成為生產者與服務端的串連橋樑,而郭千瑜則是強而有力的推廣助力,善用社群與LINE官方帳號的多角經營,讓品茗過的入住旅客都能透過線上回購,再次回味來自石棹風土的茶香。

製茶職人伍志庸與妻子郭千瑜。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楊甯凱 攝影/ 陳婉寧

回到專題:嘉義 台灣高山茶的起源地

VERSE VOL. 28 愛上花蓮的20個理由VERSE VOL. 28 愛上花蓮的20個理由
  • 文字/楊甯凱
  • 攝影/ 陳婉寧

TOP